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随着行为公司财务学的不断成熟和发展,非理性行为假设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这使得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财务决策研究逐渐成为了现代财务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文章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综述了有关公司投资、并购、融资和利润分配决策方面的研究,并就其对传统公司财务理论的挑战展开了讨论。同时对当前研究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信息追随、管理者从众行为与报酬合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委托代理框架下分析管理者代理行为,忽视了管理者在既定的激励安排下还会表现出一些不以侵害股东利益为代价的消极的机会主义动机,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动机。本文侧重于其中一种行为,即管理者从众行为的分析。主要结论是,管理者从众行为实际上是信息追随,目的是建立自身的信誉。管理者支付结构变化是改变管理者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避免管理者从众行为的报酬合约,应采取由一笔固定报酬、根据企业绩效分享较多的剩余收益和根据决策质量(创新决策还是信息追随)确定较高的惩罚金三种支付组成的报酬形式。  相似文献   

3.
经典的公司金融理论建立在决策主体完全理性、有效资本市场的假设基础上。隐含地假定企业经理人与市场投资者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决策者。但是,越来越多的资本市场异象和公司异常财务行为表明,决策主体的认知偏差及市场的非理性会直接影响决策过程和结果,而这很难被生硬地框入传统的经济理性范畴。现实中,企业经理人与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深刻影响着公司的财务战略决策,如公司融资、投资、股利政策以及收购兼并等。行为公司金融将市场投资者和企业经理人的非理性引入到企业财务行为研究中,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给出了更为符合现实、也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起源于管理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决策,价格波动是产生牛鞭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价格波动常常是由零售商周期性地采取一些特殊促销行为引起的.本文通过考虑在动态需求环境下,存在一个包含有一个供应商与一个零售商的简单供应链,当下游零售商有促销行为时与无促销行为时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并分析基于促销行为的零售商收益大于库存成本时的牛鞭效应,结果表明,零售商的促销行为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牛鞭效应,只有当产品价格比较稳定时,才能尽量避免和减少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包装工业》2007,(11):22-23
企业提高效率从换句话说就是降低成本。有效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但成本管理控制绝对不仅仅是单纯的压缩成本费用,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系统,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经典权衡理论, 构建了过度自信管理者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理论模型。 在此基础上, 利用年龄、 性别、 学历等个人特征数据构建了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评价指标, 并使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过程中倾向于使用债务融资, 从而改变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提高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 (2) 对于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 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不尽相同: 在能源、 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行业中,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 (3)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资本结构越高的公司绩效越差。  相似文献   

7.
管理决策传统理论的辨析和进化范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决策理论是随着决策焦点的变化而发展的,传统决策理论提供了量化方法和行为分析技能,但缺乏对动态环境的适应性,决策的进化范式有利于动态复杂环境下的正确决策 ,并提供了相应的决策框架。  相似文献   

8.
经济迅速腾飞发展,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等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发展之路并不顺畅。"市场异象"不断出现,而原有的经济相关理论,不能充分而有效的解释这些"市场异象",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长期发展,然而,心理学、认知学的出现,并融入到金融学理论和财务理论,随之出现的"行为金融"和"行为财务"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方向。这篇文献则是在阅读大量的关于"行为金融"和"行为财务"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主要基于行为财务理论探究财务主体"心理博弈"决策这一过程的理论性框架并潜在分析财务主体因"自我心理"所做出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代的财务理论基于代理理论的考虑,认为债务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即债务的相机治理作用和债务的代理成本效应。为了研究债务融资到底是如何影响我国企业的投资行为,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债务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投融资行为的对立统一关系着手,通过数量分析,提出了投融资行为的收益-成本平衡点的基本理论,并从宏观层面上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投融资行为进行收益-成本平衡分析,指出政府应当合理使用税收和利率两大经济杠杆,使税收政策和利率政策处于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组织创新的一般理论 (一)组织结构小型化 企业多角经营,大多是大中企业的行为,而大中企业由于组织庞大,容易引起组织结构僵化和官僚化,这是历代的管理者和组织理论工作者碰到的最头痛的问题。克服与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上,使决策尽可能的分散化,把权力尽可能下放到基层,把大公司尽可能分散成若干小的相对独立的公司、分公司或部门,使组织的基层充满活力。任何一个组织,只要基层是充满活力,能应付各种突变和适应各种环境,那么这个组织就是健全灵  相似文献   

12.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其目的就是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员工与管理者持续、动态的沟通,明确员工的工作任务及绩效目标,并确定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衡量办法,在过程中影响员工的行为,并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实现公司的目标,并使员工和公司得到发展,实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对使用不精确成本估计数据进行计划和控制决策所引起的损失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一、成本估计的不确定性成本估计的不确定性即为估计成本与实际发生成本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性程度。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前都要对成本进行估计。成本估计的精确程度影响着决策和决策执行的结果。工资率、原材料价格、人工或原材料的耗费、制造费用或生产工艺的变动等,都会引起实际成本与估计成本的差异。这种成本估计的不确定性对决策执行结果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也可能影响甚微。二、机会损失管理者若采取最佳决策所能得到的企业的最大报酬与实际采取…  相似文献   

14.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战略成本管理”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高度对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战略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为战略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监督公司内部利害关系各方的行为,有效降低基于各种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成本,在阐述国内外盈余管理文献的基础上,假设拥有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管理者更愿意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通过构建合理的并可度量的信息性盈余管理衡量方法,使用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4—2016年公司季度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性盈余管理视角下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需要关注两种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投机性盈余管理更倾向于误导投资者,信息性盈余管理则是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向投资者传递有用的内部信息。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性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促使管理层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就要优化股权结构,形成产权多样化的股东制衡机制,实现股权结构的合理优化。拥有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管理者更愿意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结构对管理者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和盈余信息含量。因此,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信息性盈余管理为动机探究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华强 《董事会》2011,(10):78-79
无论实际情况怎样复杂,在公司治理中,监管者都应当在原则问题上尽到约束、制衡之责。管理者对既定管理原则的执行情况是衡量其是否尽职尽责的重要表现,监管者如果在这方面失察,满足于业绩达标,是对败德行为的放纵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我主体价值的行为公司治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并用实验检验了经济主体自我主体价值理论。实验结果显示,经济主体对自己有本能的认同和欣赏,具有自我主体价值感,从而表现出违反完全理性假定的行为特征。进而,本文创立了基于自我主体价值的行为公司治理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主体意识)、外部董事制度(主体无涉)、高管持股(主体融合)、家族企业治理(主体同一)、控制权之争(主体互斥)和政府控制(主体错位)等重要问题进行了一以贯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作业成本动因理论出发,将传统产品组合决策模型中的固定成本进一步分解为批次作业成本、品种维持成本、车间管理成本和公司管理成本,运用多层成本动因分析和简化的多层贡献毛益法,提出了改进的多品种作业基础贡献毛益分析模型和产品组合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19.
条件极值在生产者行为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生产者(厂商)的生产函数进行了研究,利用条件极值揭示了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等问题的经济意义,并且讨论了厂商供需函数及其性质。从而为生产者行为决策提供了定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102,自引:0,他引:102  
公司制这处关于企业委托-代理制的制度安排有可能会诱发代理人以额外津贴的方式占有公司资源,由于代理人的收益不直接与股权收益相联系或很少联系,从而引致了所有者与管理者的目标存在分歧,所有者通常以利益最大化(或股东价值)为目标,而管理者则有其他的利益目标(比如高报酬、较低的努力程度、豪华的办公条件等)。因此,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监督是必然的。一般认为,小股东是广泛分散且不干预公司运营的缺位所有者的同质集团。考虑到成本与效益的匹配,大股东会比小股东更有动机去监督管理者作出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因此,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公司的股权结构越分散,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有效监督程度越低,对公司绩效可能越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