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介绍了ASME B31G、DNV RP-F101、PCORRC 3种常用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并对3种评价方法的安全准则等项目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靖边气田集气站天然气工艺管道为研究对象,选用ASME B31G作为工艺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标准,对含弯头、三通的工艺管道进行剩余强度预测并通过静水压爆破试验进行验证,认为ASME B31G评价标准可适用于集气站工艺管道剩余强度评价。在评价中建议采用基于修正后的最小屈服强度的流变应力为安全准则,同时对集气站工艺管道的安全系数按照不同直径分别评价。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油气管道常用无损检测方法的特点,结合多年以来工作经验,提出了油气管道无损检测的选择方法。指出,应根据施工及质量验收及规范、无损检测标准适用范围、被检焊缝型式和检测部位、可能产生的缺陷种类等方面,选择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管道内检测开挖定位是检验管道缺陷评价是否有效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开挖验证过程中,检测开挖的准确率始终困扰着检测企业,缺陷定位QC小组就导致管道缺陷定位准对率低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管线定位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并总结了提高定位准确率的方法。1小组概况小组概况(表1、表2)。  相似文献   

4.
管道环焊缝缺陷是影响管道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国际上常用的焊缝缺陷安全评定规范和方法的对比分析,选择《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GB/T 19624-2004)这一符合我国管道使用情况的规范:采用其中的失效评定图法和U因子工程评定法对某X80管道环焊缝进行安全评定,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适合评价此管道的方法为U因子法。根据评定结果确定是否有必要对管道进行维修或更换,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内检测器是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中精确可信的内检测器,其在管线中行走并采集数据,进行在线管道内检测。使用ASME B31G—2009、RSTRENG 0.85d L和DNV-RP-F101标准,根据超声波内检测器的检测数据,对管道金属损失缺陷进行剩余强度计算,分析了管道的安全输送压力,对比3个标准的差异,为管道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描述了大型水轮机材料缺陷的验收准则。这些验收准则是以水轮机的疲劳使用年限、材料选择及基本设计原理为基础的。文中讨论了大型水轮机的承载部件在压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前未能满足其重要的渗漏安全要求的风险性。还讨论了为建立正确的效率换算公式,使大型高水头水轮机保持小间隙和刚性的必要条件。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讨论缩尺效应尺寸影响的部分作者的著作。  相似文献   

7.
施工中机械损伤造成的凹陷缺陷是管道失效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长输管道实施完整性管理,因此应针对复合凹陷进行安全评价并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目前腐蚀缺陷机理及评价方法较成熟,但对凹陷缺陷可接受准则还不统一.介绍了基于凹陷深度与应变的评价准则,探讨了国内外标准中复合凹陷安全评价的规定以及复合凹陷可接受准则的研究进展.对...  相似文献   

8.
徐卓 《化工管理》2023,(31):113-115
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压力管道开展质量检测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通过分析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的各自特点、工作原理以及适用范围,便于在压力管道检测中综合利用、正确选择无损检测方法,确保对压力管道内部损伤与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分析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管道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保证压力管道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对受附加载荷管道局部腐蚀现象进行调研,阐述了受附加载荷管道局部腐蚀机理、原因及影响。通过对比ASME B31G、DNV RPF101、PCORRC及API 579-1-2007等腐蚀规范发现,API 579-1-2007的受附加载荷管道局部腐蚀评价可靠性最高,符合我国对管道安全运行的要求。详细列出了受附加载荷管道局部腐蚀评价过程,为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油气管道评价规范提供参考。并利用Visual Studio2012编制开发软件,通过工程实例计算验证,该软件有效地节省了评价时间,提高了评价规范的可操作性,具有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1小组概况管道施工技术研究QC小组(表1)成立于2001年3月,成员10人,小组成立至今,持续不断地针对管道施工技术开展QC活动,先后开展多项创新型课题和问题解决型课题,成功解决了施工生产难题。2选择课题GB 50369-2014《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在戈壁地区进行管道下沟、回填作业过程中,应在管道下方和上方分别铺设200mm和100mm厚的细土,细土粒径≤20mm。而戈壁地区土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工程中,管道的各项参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基于可靠性理论的设计方法能充分考虑参数的随机性,分析结果更为客观。对比分析了基于可靠性和应力2种设计方法计算出的输气管道壁厚。结果表明:基于应力设计方法计算的壁厚差异原因主要是各标准设计系数不同;通过对缺陷尺寸及内压等敏感因素的分析,认为对管道可靠度影响最大的是缺陷深度和管道内压;在一级地区,若管道的使用年限为50年,基于可靠性设计方法计算的输气管道壁厚设计系数比基于应力设计方法计算结果理论上可减小6.56%。  相似文献   

12.
以重物冲击含缺陷埋地管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建立重物冲击埋地管道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重物以不同速度冲击含不同尺寸类型缺陷的埋地管道,冲击后管道的动力学响应,同时与仅受内压的含缺陷埋地管道剩余强度进行对比,发现重物的冲击速度对管道的剩余强度影响较大;随着冲击速度增加,管道的等效应力增加,当冲击速度增加到一定值,对管道的剩余强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3.
由原能源部批准从1991年12月1日起实行的SYJ4048—90《油田用钢制压力容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经认真阅读后,笔者认为有下列问题需提出讨论。 一、与现行国家标准相抵触的条文内容 1.《规范》中表2.2.2“容器基础的允许偏差”有3项指标数据与GBJ301—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表5.3.10"混凝土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相应指标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各种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控阵超声波检测(PAUT)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但在应用中缺少明确的PAUT检测标准,直接按照行业标准SY/T 4109—201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中常规超声检测验收评定或企业标准验收评定,往往出现检测合格率低、焊口过量返修。在对问题原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耦合补偿、补充原标准PAUT验收附加条款等角度提出了改进措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PAUT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提高,环焊缝返修数量有效降低,管道环焊缝焊接质量得到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15.
长输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质量控制过程和关键环节,并通过实例表明,长输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是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的共同责任;长输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主要有确定需求、施工质量计划、实施施工质量控制、质量验收和质量总结。控制的关键环节包括质量责任制、设置质量控制点、实施质量绩效考核和施工质量验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如何依据管道焊缝缺陷评定规范对缺陷进行判定以及分析处理。通过此管道超声波检测的工艺和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管道直管与弯头对接焊缝中存在大量线性缺陷和点状缺陷,外观检测中发现了严重错边、坡口形式选用不当、不等厚对接焊接等问题。基于上述缺陷和问题结合文献、标准对缺陷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了母材为10Cr Mo的蒸汽管道焊接方法与工艺,以及超声波检测中发现线性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长输管道已全面实施完整性管理,通过预防和控制腐蚀、制造缺陷、管体变形、机械损伤等风险保障管道安全。目前国内外管道行业已形成基于直接评价、内检测和压力试验的完整性评价标准体系,但缺少选择应用管道完整性评价方法的指导原则。NACE SP 0113—2013规定了气体和危险液体管道完整性评价方法选择指南,以及后续评价仍使用首次评价方法或者使用其他评价方法的优势分析和注意事项,综合考虑运行压力、管道长度管径、清管通过性、屏蔽、腐蚀风险、管道可接近性、干扰腐蚀、环焊缝风险和经济成本等因素,最后提出该标准的采标建议,以期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完整性评价方法选择准则,提升我国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内某核电站盐酸系统衬胶管道安装后短期内频繁出现管道腐蚀泄漏和堵塞问题,通过对腐蚀形貌和盐酸成分分析,确定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后,从根本上解决了衬胶管道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9.
C12-3.43/0.49型汽轮机发生3次前轴封套磨损,查找与分析原因,确定是由于角销及回油管道存在缺陷。在机组启动过程中引导前轴承座及转子向左侧偏移,导致动静汽封之间磨擦,造成前轴封套严重磨损。  相似文献   

20.
埕港天然气管道是大港滩海油田第一条长输管道,起点为埕海1—1平台,经埕海1-1岛及埕海联合站至大港天然气分输站,全长52km。本文对天然气管道氮气置换方案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及相关推导和计算,导出了注氮温度,注氮压力、注氮量、注氮施工时间以及氮气和天然气的推进速度等参数的定量计算式,并依据确定工艺参数进行管道氮气置换投产工作。结果表明:通过预计算天然气管道氮气置换工艺参数及确定其控制方法,确保管道投产一次性成功,提高了管道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