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王坤 《董事会》2011,(8):25
国企董事会负担过重,其本质是公司治理架构问题重重,董事会越来越多地承担了股东会、董事会、党委、经营层的职能针对国企董事会建设,坊间有这样的比喻:主管部门好比政治局,董事会好比人大,经营层好比政府,监事会类似政协。就笔者切身担任过董事会秘书工作经历来看,国企董事会负担过重有其深层次原因,为国企董事会减负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对燃气行业中的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两种国家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认为中国燃气行业应从从政企分离,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方面进行公司治理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改制和重组,我国电力行业出现了一大批公司制的发电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的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有的则步履艰难,不尽人意。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中电联火电分会《法人治理结构课题组》结合浙江嘉兴、安徽平圩等9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将调研的情况综述如下:一、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企业改制后建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大致可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家族主导型和法人主导型三种模式。电力企业大都由国家投资,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政府多头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的比较与改善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对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比较,并指出我国企业改善治理结构的方向,第一部分给出我们关于公司治理和治理模式的基本观点,为下面比较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基于对公司治理的理论认识和对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状况的基本判断,比较分析了我国企业存在的政府主导型、家族主导型和法人主导型三类治理模式,第三部分指出了我国企业治理结构改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种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公司利益相关者,即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实现公平和效率。一、国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国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尽管形式多种,但从总体上分析,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东南亚的家族监管型。东南亚大多数公司由家庭控制。导致生成这种模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1)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2)政府主导型经济和政府扶植;(3)不完全的市场体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家族成员会竭尽全力去经营,以公司长远目标为重,激励机制较为完善且作用直接、有效…  相似文献   

6.
建筑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框架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涵盖的内容很多,与激励约束机制直接相关的是"三会一层"的治理架构、内部授权体系以及议事规则.虽然不少企业已经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治理架构,但多数企业只是有"形"而缺"神",最突出的表现是企业内部存在着大量的不受约束的权力.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遵循"充分授权与权力约束并重"的原则,实现权力的有效制衡.这就要求企业进一步明晰职责权限,包括:会与会之间、会与层之间、总部与下属机构之间、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的责权划分,健全内部授权体系,梳理决策流程,完善议事规则.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速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董事会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处于一种承上启下的公司经营管理者的角色。以目前国企的党委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四会一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来说,相对于股东大会而言,董事会承担着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的重要角色,而对于经营层来说,董事会又是重大决策实施方案的决策者和监督管理者。这种纽带式的决策和管理关系角色,决定着董事会的建设将是公司治理的内核,同时也决定了董事会治理本质上是决定公司法人治理是否科学有效的公司战略问题。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是领导公司运作和实施措施的主体,尤其在国有企业公司法人规范治理中,为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应充分发挥好董事会的真正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产业集群模式对技术扩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存在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政府强势介入型、混合型和完全市场主导型三种模式。不同产业集群模式下,政府干预程度、市场完善程度、集群内的竞争情况、技术进步资源和技术需求强度等都存在不同,并且导致了各自的技术扩散机制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在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中,主要存在两个难点:一是如何界定国资委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等各类关系;二是如何在公司治理架构和规则等形式完备的基础上,确保董事会在实际运作中真正到位并发挥作用。本文结合临沂矿业集团公司治理的试点实践,从出资人价值、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有效决策4个维度,介绍了临沂矿业集团"三五"治理模式的转型跨越,对于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政府参与联盟标准化的程度不同,将政府的标准化治理模式分为高介入型治理模式和低介入型治理模式.从管理型政府角色定位、服务型政府角色定位、产业政策、行业技术确定性、市场竞争性、产业地位、联盟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等7个方面因素对联盟标准化治理模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型政府、产业地位以及联盟对行业影响与高介入型治理模式正相关,服务型政府、行业技术确定性、市场竞争性与低介入型治理模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秦永法 《董事会》2009,(1):50-53
1993年党中央提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十多年来,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有些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集团一级的公司还是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设立登记的,仍然是总经理负责制,没有建立董事会,党组书记、总经理一人兼;一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即使建立了董事会,也是董事会、经理层、党委会重合,决策层和经营层没有分开。  相似文献   

12.
面对国有企业董事会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制度合法性与行为有效性之间的矛盾,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董事会内部经济型权力和行政型权力的二元分化与耦合机制,并立足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转型的宏观背景,进一步构建了董事会内部权力配置及其演化路径。本文指出,国有企业董事会通过协调和优化董事来源,可以有效配置董事会内部权力结构,从"行政决定型"逐步转向"行政嵌入型"和"行政监督型",进而构建了符合中国公司治理情境的国有企业董事会内部权力配置模式。基于中国2012—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本文发现:国有企业董事会存在"一把手决策、行政化严重、独立性较弱"等问题,政府行政干预会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过多地依赖董事会经济型权力又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经济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国有控股比例对董事会权力配置模式作用的发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作为对策,本文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董事会权力配置模式进行针对性分析,对"去行政化"做进一步的解读,同时提出了国有企业董事会未来权力配置要面对的新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精准治理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当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方向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之时,一个更为复杂也是最有争议的难题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西方的经验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而究竟采用哪一种模式,是该国企业发展的历史和客观环境所决定的。目前在西方国家,存在着三种公司治理模式,即经营阶层主导型模式、股东决定相对主导型模式和共同决定主导型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其企业管理中都发挥着有效的作用。(一)三种公司治理模式的概况1经营阶层主导型模式是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经营阶层起主导作用、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治理模…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结构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处理企业各利益关系方之间关系而形成的架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不是各利益关系方的制衡.而是通过对这些利益关系方的制衡使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内、外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发挥作用,外部则是通过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商品流通市场等发挥作用。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公司治理机制理论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公司治理机制是解决现代公司由于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所导致的代理问题的各种机制的总称,它既包括公司治理的法律和政治途径、产品和要素市场竞争、公司控制权市场、职业关注等外部控制系统,同时包括董事会、大股东治理、激励合约设计、债务融资等内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产品架构、全球价值链与本土企业升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价值链低端化使中国制造业屈居国际垂直分工的末端,严重制约了本土制造业的发展。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动态演化观点,从产品架构的产业分类视角对封闭整体型、封闭模块型和开放模块型三种产业类型中GVC治理演化路径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升级可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格兰仕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与整体型产品架构相比,处在模块型产品架构产业中的本土企业升级的可能性最大,其中决定本土企业升级的关键因素是其在GVC中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张辉 《董事会》2020,(1):79-79
现代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导致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与公司内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了弥平这种利益冲突,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应运而生。公司治理概念引入中国数十年,投资者、上市公司、监管层及其他市场参与者,都已经认识到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对于提升中国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意义。2015年,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到《董事会》杂志。《董事会》深耕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一线,拥有大量的上市公司实践案例,这个无比珍贵的案例宝库为我的工作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考,同时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本杂志。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背景下,价值的垂直分离产生了价值模块相互衔接的治理问题,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研究视角下,本文通过讨论不同学科对价值链治理主流模式的不同判定,而引出研究的问题;在回顾了成熟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决定因素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质疑了“交易的复杂性”、“交易的可编码能力”、“供应端能力”这三个变量单一决定价值链治理模式的传统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了研究的假设:技术标准中专利的分布也会对价值链治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以全球移动通信产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GSM、CDMA两种技术标准,由于其专利在价值链当中分布的不同状况,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理论总结和相关讨论:价值链当中技术标准的专利分布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价值链治理的模式。技术标准中专利分布越均衡、分散,则价值链越趋近于“网络型”,甚至“市场型”治理;反之,技术标准中专利分布越不均衡、集中,则趋近于“半层级型”,甚至“层级型”治理。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制度的兴起是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产物,但独立董事信息获取能力的欠缺制约了他们持续改进董事会职能的作用。随着董事会独立性(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的比例)的提高,董事会决策的公正性效率会提高,但董事会决策的达用性效率会降低。在效率替代作用的影响下,董事会的独立性高低与董事会决策交率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关系,这一模型可以对关于独立董事问题的各种争议给出很好的解释,也可以对我国探索公司治理中独立董事的人数比例,人选确定方法,遴选途径和激励约束等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0.
产业链现代化是党中央的重大谋划和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任务。关于如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1)本文从多个方面寻找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因素;(2)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各要素对产业链现代化的贡献程度,找出对产业链现代化影响较大的要素;(3)利用偏效应模型揭示不同要素对产业链现代化的边际效应,探究各地区如何依据自身状况找到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最优路径。研究发现:(1)产业链现代化的驱动要素包括社会需求、科技创新、制度安排和资源禀赋4个部分;(2)不同要素对产业链现代化的边际贡献处于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对产业链现代化的贡献最大,资源禀赋对产业链现代化的贡献最小;(3)不同地区产业链现代化的投入要素的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地区产业链现代化进入最优区间的路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