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淼 《化工管理》2015,(11):186
化学深部调驱是利用前置段塞封堵优势大孔道,然后利用主段塞可动凝胶改善油水流度比,调整注水井吸液剖面,驱替中低渗透部位的原油,促使油藏深部液流转向,从而扩大波及体积,改善油层纵向及平面矛盾;最后利用驱油段塞,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水驱洗油效率.针对海1块油藏地质情况进行了调驱聚合物的筛选,设计的深部调驱方案.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CO2驱过程中对油藏的适应性以及驱替效果的问题,研究在驱油过程中原油及岩石的性质变化,并探究岩石的孔隙半径、渗透性、孔隙性以及原油的黏度、密度、原油组分等油藏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调研结果表明,随着CO2注入量的增加,岩石的孔隙半径、渗透率增大、不变或减小,亲油性增强。随着温度以及作用压力增加,原油的密度降低;在温度一定时,随着作用压力的增加,原油的黏度会先减小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C30+的含量会降低;在作用压力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原油的黏度会降低,C30+的含量降低幅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当石油开采到了中后期,为了达到更高的增产效果,经常采用聚合物驱的方法进行驱油,主要是依据聚合物溶液的增黏性,降低了油水的流动比,从而加大了驱替物的波及体积,减少了采出液含水量的上升速度,进而加大原油的采收率。当油田的采收液进展到高含水阶段时,随着油污水的排量大幅提高,使得清水逐渐供应不足。因此,急需采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当前面临的这种问题,在使用新的注聚工艺(利用由清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对采油的污水进行稀释)时,由于污水当中含有的很多离子对聚合物的粘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具有还原性的Fe2+,该离子会大大降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文章利用模拟矿化水实验研究Fe2+的降黏机理,以及其在不同浓度时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对含有Fe2+的污水中,配制出适当降低聚合物溶液粘度的驱替溶液。  相似文献   

4.
CO2驱是提高低渗透或特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注CO2可以有效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原油黏度、使原油体积发生膨胀、气化萃取原油、改善流度比等好处。但CO2在驱替原油过程中,可以产生2种状态,即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混相驱时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可以通过达西公式和稳态恒压法测得,但对于非混相驱时,由于受最低启动压力、滑脱效应、气体的有效溶解度以及地层的温度、压力等影响,流体流动属于非达西流。通过分析相关的影响因子,并结合非混相气驱相对渗透率曲线发现,在考虑到相关的影响因子后,气油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最终通过下降区域相对面积的分析,得出最低启动压力、滑脱效应以及其它影响因子的影响系数为0.55∶0.35∶0.1。  相似文献   

5.
采用凹印机(最大速度500m/min)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承印物上进行印刷试验,以研究高速凹版印刷下油墨的转移情况和印刷适性。将水性油墨用酒精稀释后,在特定的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和网穴尺寸等多种印刷设备条件下对柔性承印物进行印刷。采用光学显微镜、UV可见光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印刷图像和油墨转移率。通过对界面张力、黏度以及油墨与承印物之间润湿角的测量与评价,定量分析它们对印刷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印刷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油墨黏度、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稀释后的油墨在PET和BOPP薄膜上的铺展系数都小于零,也就是说油墨难以在二者上顺利铺展,因此,扩散可能是由于剪切力导致油墨流动。显微镜或光谱仪测量表明,在各种试验印刷设备条件下,印刷速度不会对PET薄膜上印刷图像的均匀性和色度产生很大影响,而BOPP薄膜上的图像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转速。两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BOPP薄膜多孔表面的毛细管堵塞导致油墨的铺展能力降低。此外,网穴尺寸(网点百分比)增大导致色度增大,其原因在于油墨和承印物间的接触面积变大。尤其对于BOPP薄膜来说,其印刷图像的色度会随着网点百分比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应该指出,在相同的稀释条件和设备条件下,较之PET薄膜来说,BOPP薄膜上的印刷图像的色度与墨层厚度远远高于PET薄膜。BOPP与PET薄膜在油墨转移率上的较大差异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两者在界面张力上的差异,以及BOPP承印物上的吸收现象。  相似文献   

6.
孤岛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注聚、稠油热采等三次采油工艺和其他增产措施应用后,采出液的原油密度和粘度增大、聚合物含量增加,使原油脱水和污水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在孤岛采油厂四号联合站进行现场测试的最新研制的油水分离剂的油水分离效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井间示踪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油田开发中几种常用的井间示踪剂技术原理、特点及在油田的应用效果和发展趋势,阐述了井间示踪剂技术的多种用途。通过示踪剂技术可以分析油田的水驱规律,了解断层的封闭状况,验证油水井的连通情况,计算注水井在平面上各个方向的渗流速度以及油井的水淹方向,确定区块的剩余油分布等,对于进一步认识油藏的非均质性、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的规律、注水方案调整以及调剖堵剂用量的确定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为油田的油水井调整、工艺技术措施和综合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含水率高难控制的问题,提出了CO2水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采取室内驱替实验和矿场试验对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室内实验表明:岩心高含水阶段水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原油粘度和水气体积比对驱替效率的影响存在最佳区间。矿场试验表明:水气交替注入后单井日产油量提高22倍,含水率下降24.7%,阶段累积增油4721.2t,具有向其他高含水油田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球型止回阀内部流场流动状态和水力特性,以及阀门自行关闭所产生的水击现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止回阀内部流场计算模型和球体运动数学模型,并应用动网格技术求解止回阀关闭过程中阀体内速度场、压力场分布,以及球体表面静压曲线变化。模拟计算得出:止回阀内球体表面存在负压区域,造成汽蚀现象;阀体壁面附近存在漩涡流,这将加强壳体震动,削弱其工作效率。为消除止回阀内负压区域和漩涡流等不稳定流态,对其入口部件进行结构改进,减少扰流作用,模拟结果表明:球体表面负压区域减小,汽蚀现象改善,阀体中漩涡流消失,止回阀工况较改进前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开发的大多数油田,经过多年的加密调整和注水开发,目前已处于高含水或高采出程度阶段,开采和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对注水开发油田进行水驱面积波及系数的研究意义重大。根据注水油田的基本特点,基于流管法建模基本原理,建立了五点法流管模型,利用BeckleyLeverett方程,结合单元分析法和流线积分法,对注水油田五点法井网面积波及效率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推导,绘制并分析了面积波及系数和采出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当无流管突破时,注水油田的面积波及系数随时间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当主流管突破见水后,波及系数增大程度越来越慢,最后趋于平缓。当油田被注入水完全波及后,继续利用注水提高采收效果的作用很小,水驱效率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对于注水油田面积波及系数的求解及水驱动态开发规律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稠油流动性差、黏度大、开采难度大的问题,胜利油田根据不同条件的油藏选择了多种降黏开采方式,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热采技术以及地面节能配套工艺技术。并对此三种开采方式的特点、性能及不同油藏条件下稠油开采方式的选择和开发效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已逐渐成为石油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控制含水上升,减缓产量递减,增加采收率,提高开发效果,是油田开发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注水井调剖技术作为控水稳油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逐渐得到了推广应用,通过对其过程控制,提高作业质量,保证措施效果。从措施选井选层入手,针对该项工艺技术关键及要点,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论述调剖作业通过对地层深部的封堵,改变注入水流向,有效驱替剩余油,提高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二元复合驱技术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但由于驱油体系中各种化学剂产品的性能以及地质条件和经济方面的限制,不是所有的油藏都适合复合驱。根据已实施成功的二元驱油藏有关计量数据对胜利油田埕东西区进行可行性评价,评价认为可行,然后又用计量数据在表征需用药剂质量指标、编制二元驱方案、动态监测、评价是否成功中的价值与意义。这说明计量数据在二元复合驱的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切实抓好计量工作,管好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加强计量装备的配备、监管好相关的计量测试等,用各种准确的计量数据表征生产运行情况,提高油藏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经过对中原油田原油中有机氯来源调查分析,确定了采油助剂中油基清蜡剂、原油降黏剂是造成原油中有机氯含量增高的主要原因,经过控制油基清蜡剂、原油降黏剂使用质量,调整配方降低原料中有机氯成分,并对油基清蜡剂实行优化淘汰制度,保证了原油中有机氯含量低于1.0mg/L。  相似文献   

15.
以陇东油田为实际背景,应用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345-1999《非稳态法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方法》进行了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中,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油水两相流动范围较窄,其结果与该地区低渗油藏的两相渗流特征符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