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利用2005~2010年相关各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人均碳排放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中部区域的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人均碳排放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西部地区的人均GDP、能源效率、人均碳排放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东、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分别是人均碳排放量的格兰杰原因;中部地区的人均GDP、能源效率分别是人均碳排放量的格兰杰原因,且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量具有双向格兰杰原因。从协整关系看,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据此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些区域经济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利用LYQ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选取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脱钩模型及其分解得出,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原因在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导致节能弹性不断下降;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表明京津冀地区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不会导致经济的下滑。未来京津冀地区要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能源效率,重点关注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提高新型低碳能源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困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协整模型检验了1994~2009年中国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碳排放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环境规制强度、技术创新能力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联关系。环境规制强度是技术创新的Granger原因,环境规制强度是碳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技术创新是碳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环境规制的合理安排和有效执行能够充分实现资源效率和环境质量的双赢,技术创新是节能减排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应同时考虑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能源消耗量与经济的关系,基于1981-2004年中国GDP、能源消费量及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数据,利用格兰氏因果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能源消费量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短期内,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而能源消耗量与GDP之间不仅具有一定的协整关系,还存在着从GDP到能源消耗量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长期均衡来看,GDP每增加1%,能源消耗量增加1.458%.因此,在能源稀缺的条件下,应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能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1996~2015 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经济增长、单位 GDP 能耗、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格兰杰检验发现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均是煤炭消费量的格兰杰成因。其次借助协整方程,对各参数设置了基准变化,给出了 2016~2025 年的煤炭消费预测。最后,在基准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模拟,对煤炭消费量和节能减排潜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我国能源供给与需求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一个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能源供需关系问题是研究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论文运用Grangr非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一次能源供需和GDP之间的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关系调整的变动过程.实证研究表明,能源消费总量对CDP存在显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GDP对能源生产总量存在显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生产总量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在GDP和能源生产总量调整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修正"作用,但是修正系数较小,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效用较小.研究的结果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石一久 《中国石化》2013,(12):80-80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2012年GDP占世界GDP总量约10%,而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25%,能耗占全球20%,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然而,我国目前的碳排放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峰值。根据国际上著名的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在人均GDP达到4万~5万美元时,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而目前我国人均GDP只有6100美元。专家分析,2020年至2040年我国碳排放将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空间差异测度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总离差和平均差测度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人均碳排放的空间差异,然后基于地区分解和kaya恒等式的总离差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差异的来源和成因。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三大地区人均碳排放量空间差异呈扩大态势,碳排放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部,主要成因是人均GDP ,其次是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其中西部人均GDP的贡献率初期较小但增长迅速。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推进节能减排进程中,除了要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针对不同地区应制定不同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现节能减排政策的差异化。  相似文献   

9.
可再生能源消费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际高油价时代的来临,使得各国更为重视替代能源的经济研究,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据.本文通过对1953~2006年的年度数据,运用Eviews5.0统计软件,具体分析了以水电、核电、风电为代表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与实际GDP之间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得出1953~2006年间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稳定的协整关系,同时得出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是GDP增长的单向显著Granger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我国城镇化率增长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从长期来看,我国城镇化率增长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制度促使政府官员追求GDP并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分税制造成地方政府财政的收支矛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