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勇 《董事会》2011,(10):22-22
十年前,券商行业分析师出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还是件稀罕事。如今,券商行业分析师成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似已蔚然成风潮。继质疑退休高官担任独立董事之后,公众又将关注和质疑的目光投向了券商分析师。但笔者以为,只要券商分析师能够自觉做到避嫌,不发布任职上市公司的分析报告,券商分析师担任独立董事无论是对大股东还是中小股东都是件好事。与其质疑分析师的独立性,倒不如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上市公司如何发挥独立董事的专业性优势上。  相似文献   

2.
《董事会》2013,(5):40-41
尽管离公众期待的还有距离,但中国独立董事大多已不再是"花瓶"。自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12年来,我国独立董事群体迅速壮大,成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郭洪业 《董事会》2014,(6):42-47
正客观地说,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并不容易。这些各自领域的精英从原来的圈子里走出来,借助更大的资本市场平台,为亿万投资者的权益,为推动上市公司乃至社会与国家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专业智慧。而履职中的法律、声誉等风险潜流,却时常困扰着他们自2001年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已经实施13年了,引入这一制度主要是为让独董在董事会中发挥监督和科学决策作用,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取得  相似文献   

4.
易鹏 《董事会》2010,(8):23-24
一则上市公司的人事变动,给很长时日都沉闷不惊的证券市场带来些许波澜。ST威达近日公告,公司聘任杨楠女士为公司总经理。新任公司总经理是何许人?原来,她在过去两年里担任的恰恰是ST威达第六届董事会的独立董事。令人感兴趣、也引来争议的就在这里。公司的独立董事转任总经理进入经营层,恐怕是中国有证券市场来的第一例.  相似文献   

5.
谢永珍 《董事会》2013,(5):42-47
因制度设计先天不足和市场化水平有限,独立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定位和作用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在现有法律与制度框架下,如何进行制度改良、机制完善,让独董制度这个舶来品真正接上地气,成立独立董事协会、推进独立董事职业化是提高独董制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明 《董事会》2009,(9):86-88
我国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实施近八年,是受到诘难最多的一项制度安排,指责独立董事“独立不懂事”、“懂事不独立”或“既不独立又不懂事”之声一直不绝于耳。独立董事究竟是代表广大中小股东利益,对上市公司高管、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进行监督的“牧羊人”,还是仅为上市公司开拓社会资源、沟通政府关系的“导盲犬”?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董事市场是具有长期记忆能力的,即高素质董事的杰出表现会为他们带来新的董事职位,而劣质董事离职后则不会被其他企业聘用。对于独立董事同样如此。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即董事和经理人市场的发育和健全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颁布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关于独立董事作用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各种实证研究看,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为公司绩效和公司治理规范  相似文献   

8.
李彩虹 《中国石化》2004,(10):37-38
今年初,国内上市公司乐山电力两位独立董事因对公司担保、关联交易及负债情况产生质疑,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进行专项审计,在中国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行使职权之先河。但独立董事的调查行动却遭到了乐山电力的拒绝,致使简单的行权遭遇一波三折。不久前,他们已辞去乐山电力独立董事职务。这不由得引起人们思考,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旨在改变董事会的运作状况和效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然而,几年的实践,独立董事制度功效到底如何,是否有待调整和完善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梅慎实 《董事会》2013,(10):34-34
独立董事亲自出席会议比例竟创出9年来新低。不少独董以工作原因,采取通讯表决方式参与董事会会议;而股东大会则认为与独董无关,更不参加。有的上市公司反映,有时也会出现那些威望很高却不懂公司经营的"官独董"对公司指手划脚,实在无法收拾此次中国重汽上演独董风波,那么,我们的独立董事制度有什么问题?为什么退休省部级独立董事候选人临阵脱逃而  相似文献   

10.
郭洪业 《董事会》2014,(6):40-47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一直承受颇多非议。然而独董自身也有诸多委屈。不争的事实是:独董对公司价值的创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进一步完善独董制度,更好地发挥独董的作用,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1.
昔闻 《董事会》2009,(11):86-87
上交所日前发布新规,对上市公司董事选任与行为提出了新的规范性要求,其中,要求独董原则上应每年有不少于10天的时间到上市公司现场了解公司的日常经营、财务管理和其他规范运作情况(简称“坐班”)。对独立董事能否实施坐班制,个人认为,规定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曹中铭 《董事会》2007,(10):30-31
今年8月份,深交所对康佳集团提名朱武祥为独董候选人的资格提出异议,此事件再一次将独董制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前,朱武祥已在六家上市公司中担任独董职务,早就跨越了"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的"红线"。  相似文献   

13.
郭洪业 《董事会》2009,(4):41-42
纵观整个2008年,独立董事在董事会表决中使用反对票或者弃权票的现象,见诸媒体者可谓少之又少,甚至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形都相当少见,上市公司董事会开会一团和气的现象仍然占据了绝对的主流。而在这一团和气的背后,我们却发现,独立董事辞职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14.
熊锦秋 《董事会》2013,(10):33-33
现实中,中央的有关规定并没有得到切实执行,退(离)休的高官担任独立董事等职务同样领取报酬,这是需要予以纠正的据统计,2011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聘请的担任不同职务的前任官员达到了1599人,其中近500人担任独立董事,副部级以上的退休官员担任独董的不少于20人。上市公司或许看中官员的经验能力,但或许更看中他们丰富的人脉资源,好让其在公司经营中或者摊上事情时,凭借政商关系为公司开  相似文献   

15.
刘俊海 《董事会》2012,(2):36-37
独立董事制度,曾被作为"救济"中小股东利益、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剂灵丹妙药引入中国境内资本市场。但我国内地正式实行该制度十年以来,良好的初衷并未完全实现。中小股东利益遭受大股东或管理层滥权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6.
严学锋 《董事会》2010,(10):34-35
董事会一直开到晚上12点,还没有敲定决策?是的。气氛紧张,有董事出门抽闷烟。连楼下的各位司机都急了,说今天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题。但议案一定要表决,“这个时候就感觉到责任重大”,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著名法学家、资深独立董事顾功耘对《董事会》表示,“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有很大促进作用,‘花瓶’一词与我不沾边”。  相似文献   

17.
独董的力量     
《董事会》2013,(5):48
在现有规制框架和资本市场环境下,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务实创新,有个性、可持续地充分发挥独董作用,提升董事会的效用,成为摆在上市公司面前的一道重大考题。在上市公司协会倡导、推进的上市公司独董最佳实践征集过程中,不少法人治理规范高效、尤其是独董履职机制个性化创新的优秀企业让人印象深刻,更有不少敢于坚守底线、善于谋断行权的独立董事集中涌现,这给上市公司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互学互鉴、激励提升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陈捷 《董事会》2014,(1):66-70
正在中联重科,独立董事是名副其实的独立董事,而非"花瓶独董"。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调查第一案例之所以能在中联重科发起,主要因为该公司具有能最大限度地尊重独董意见的氛围。说起独立董事,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花瓶独董"一词。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独立董事往往沦为董事会中的边缘人。在独立董事普遍失语的当下,怎样尽责履职仍然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焦点。针对某媒体的《三一恨别长沙》、《三一重工迁都背后真  相似文献   

19.
鲍晓玉 《董事会》2014,(1):64-65
正在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十三年后的今天,虽然国内上市公司都按《意见》聘任了独董,但独董的履职情况大多流于形式,"花瓶独董"比比皆是。对此,作为媒体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2013年,中联重科独董发起的国内首例独董独立调查使我们感到耳目一新。为了全面了解事件背后的故事,还原当时的情况,我们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写出  相似文献   

20.
陈英 《董事会》2014,(2):74-76
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主要是大股东)垄断着独立董事的提名权,而且独董也从上市公司领取报酬,即使是名人,也不过是一只更为精致的"花瓶"。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不应被独董的名人身份所欺骗而放松对上市公司的考察和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