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含水期的精细油藏描述涉及如何进一步细分流体流动单元,是油田提高采收率、合理调整开发方案的重要步骤。本文从储层参数入手,分别论述了油层细分对比法和储层参数分类法的原理和优点。油层细分对比法主要目的在于弄清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状态。储层参数分类法则是为了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的类型和储层类型和油气藏关系。这些分类方法在不同油田中拥有着不同的优势,需要按照实际情况使用。  相似文献   

2.
邢秋羽 《化工管理》2015,(2):74-75,77
现代试井分析的核心是模型分析,即通过不稳定试井分析,建立符合储层动态表现的试井模型,关井压力恢复曲线的分析是不稳定试井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储层渗透性空间的类型——均匀介质、双重孔隙介质、双重渗透率介质;储层的参数——渗透率,有效厚度,流动系数,储能参数,双重介质的储能比和串流系数,双渗介质的地层系数比,储层的平面分布状态及参数——井周围不渗透边界的形态及距离,复合地层的流动系数和储能参数的变化形态及参数比,完井状态及参数——井底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及表皮系数,压裂形成的裂缝形态及参数:裂缝半长,导流能力,裂缝表皮压力导数曲线特征是辨别储层特征的主要依据,在不稳定压力的导数曲线中,都存在相应的特征线,可以细致地描述储层特征。  相似文献   

3.
针对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评价问题,首先对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和解释评价的要点分别进行介绍,然后从矿物含量计算、地化参数计算、物性参数评价、页岩含气量计算以及岩石参数计算五方面入手,对测井解释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为页岩气的开采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储层测井解释主要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岩石性质识别、储层物性参数计算、储层地化参数计算、储层含气量计算以及对地层中的岩石性质参数进行计算评价,在进行实际的测井解释评价时,每个方面都需要选择最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储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以及水平段长度等主要因素的影响,各水平井的初期配产较为复杂多变,致使难以保证水平井取得最佳的生产效果。无阻流量是评价气井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气井开发初期合理配产的主要依据。采用动态分析、Arps产量递减法和流动物质平衡方程法,分析研究区内生产时间相对较长较稳定的5口水平井的动态生产情况。结果表明,当水平井的初期配产为无阻流量的1/4标准时,实际累计产气量是无阻流量的105倍,预计累计产气量是无阻流量的193倍,动态储量是无阻流量的218倍,生产能力明显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模块将研究区的储层孔隙结构划分为I型、II型、III型、IV型4个类型,从I型到Ⅳ型孔隙结构逐渐变差,并运用毛管压力曲线对划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各类型的储层孔隙结构之间差异较明显,划分界限清晰,可以指导储层分类开发。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分析相对误差率高和分析时间较长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方法。以循环床锅炉流动参数和热力参数为基础沿炉膛高度方向对炉膛区域进行划分,并构建循环床锅炉燃烧系统数学模型。根据建模结果,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热量信号进行分解,并对每一个IMF分量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希尔伯特谱。以希尔伯特谱为基础,分析主蒸汽压力、床温、燃烧系数等参数变化情况下,热量信号的阶跃响应,得到最终的燃烧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热量信号去噪效果好,分析相对误差率平均值为3.6%,分析时间始终保持在0.6 s以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官15-2断块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和单砂体划分、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储量复算、剩余油潜力等研究,为断块下步挖潜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Petrel软件中建立对应的流动单元模型,依照"相控建模"的思想,以流动单元为控制体约束属性参数模型的生成,在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对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流动单元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SY/T5358—2002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对青海油田扎平构造储层岩石的五敏进行实验研究,并评价青海油田扎平构造储层岩石的敏感性损害程度,为青海油田建立有效的储层敏感性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储层岩石敏感性不良后果的影响,合理开发青海油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有机结合代数法和椭圆方程法,采用分块结构化网格,针对轮胎地面接触区域网格生成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提出并讨论了车轮外流场网格划分的3种拓扑结构,确定了其中的最佳方案;然后应用该方案进行某国产轿车及其车轮的外流场数值网格的划分,成功的生成了高质量的网格单元,验证了所选网格拓扑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是指储集层中岩石的孔喉大小、分布及连通关系。有关储层微观孔隙特征的研究对于准确评价储集层性能及后续开采措施的选择尤为重要。采用恒速压汞法对南五区二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压汞实验得到各微观孔隙结构的特征参数,与渗透率建立散点分布图,研究各孔隙结构参数对渗透率的影响程度,得出相关系数的大小,进而对各微观孔隙结构参数进行主次划分。在此基础上重点统计各主要参数的压汞实验结果,结合渗透率分布,得到各参数的平均值及分布范围,分析南五区二类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为后续渗流规律及聚驱配伍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极具复杂性的陆相储层,使人们获得的资料基础也各有不同,这就造成了油田开发中的内容与任务各异,因而油藏描述被划分成不同阶段,本文对油藏描述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探寻油藏描述对象和内容,以便选择恰当技术和方法,保证油藏描述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碳酸盐岩是一种储集空间较为复杂多变,且非均质较强类型的岩体。因而碳酸盐岩的流体性质识别,以及厚度划分十分困难。为了得到更为真实客观的测井评价,必须结合这一类型的地质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储层,建立流体分布、空间几何的模型图,并为不同模型分配岩块孔隙与裂缝这两种系统,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测井曲线反应特征的总结。绘制储层参数模型,以及对裂缝孔隙度、储层油水的饱和度和渗透率进行定量计算,划分流体兴致与厚度标准,完成碳酸盐岩测井评价作业。  相似文献   

14.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砂岩气藏,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复杂,具有明显压敏特征;目前气井采用控制产量和放压生产2种方式,其动态特征差别较大,对压敏条件下气体渗流机理及其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认识不清,2种生产方式对气井开采效果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评价。在岩心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储层压力敏感性评价,建立压敏条件下气井渗流方程,定量评价压敏条件下气井产能特征,并结合实际动态资料,修正渗透率压敏参数,分析预测气井开发后期生产动态,量化对比不同生产方式下压敏对气井开采效果的影响,优化配产,提升气田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大量的岩心、录井、测井、试油和分析化验资料,结合生产动态及工艺措施,对泌阳凹陷环凹带东部的油水层进行了研究。为了定性识别油层,研究了储层四性特征;应用多参数交会图技术,建立了油、干、水层的识别标准及图版,研究认为该区油层电阻率R≥120Ω.m,声波时差△t≥190us/m,0.35≤SP/SSP <0.6。在此基础上,运用该图版对该地区所有老井进行了复查,新解释油层4层,显著提高了测井储层参数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现在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下难以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使得学者们研究在动态的环境中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理论应用而生,现在这些战略管理理论已经成为研究的新热点。学者们考虑到动态变化的超竞争环境,把研究的注意力开始从核心能力转向动态能力,探讨企业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首先对动态能力的理论整理,概念的界定,并简要对维度划分和测量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不仅可以正确地理解动态能力,而且能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潍北油田孔一段储层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高、低阻油层共存,测井识别难度大。为了准确识别储层的流体性质,在分析低阻油层成因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对昌79块低阻油层进行了评价和识别,采用模式识别方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研究区储层流体性质进行了识别,用网格搜索法确定参数对(C,δ)=(2000,0.7),提升油水同层为低阻油层10层22.6米,提升含油水层为低阻油层11层25.6米,为油田下一步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热河台油田已开发40多年,对该区的测井二次解释是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在区块内岩心、录井、钻井、试油投产等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油气层测井识别图版和储层参数解释模型,提高油气层识别精度和储层参数解释精度,为油藏特征研究及开发方案编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丰富的动静态资料也为测井二次解释参数的选取、油水层识别方法的选取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9.
精细动态分析法研究剩余油,以小层沉积微相为单元进行剩余油分布分析。曙三区主要含油层段杜家台油层砂岩组储层结构复杂,通过研究沉积演化变化规律,建立沉积演化层次关系,精细划分油藏层、组和对比,结合油井生产资料,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剩余油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备件库存管理的效率,针对高频领用备件建立最大库存模型和固定批量模型,并明确安全库存及经济订货批量2个参数的计算公式。选取8个不同类型备件在2012年至2016年领用数据,分别对两种库存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适用范围。根据验证结果,均能将备件库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