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经过构造及岩溶作用之后大尺度溶洞、裂缝发育比较成熟、尺度差别不大的情况,建立了溶洞及裂缝发育的双孔模型。利用裂缝及溶洞中流体的流动方程,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系数及表皮系数影响的封闭边界油藏双孔单渗试井分析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法和Stehfest数值反演法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实空间下无因次井底压力的解析解;绘制并分析了试井典型曲线,并对试井典型曲线特征及不同参数对试井压力响应曲线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试井分析模型能够反映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实际储层特征和流体的流动机理。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模型、丰富试井解释方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注水井地层动态解释软件建立注水井地层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注水井工作制度测取井口及井底压力变化数据,应用落差试井、二流量法及PI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处理测试数据,结合注水指示曲线及生产数据,计算吸水指数、表皮系数、井筒储存系数、地层压力、渗透率等参数,动态分析注水井地层变化.计算结果与油田解释数据对比,计算地层参数最大误差为6.6%,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试井测试受储层渗透率低影响,压力恢复曲线往往未表现出径向流直线段,而采用早期试井分析方法解决了测试井未表现出径向流直线段的问题。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使用标准井例,截取不同时间段的压力恢复数据进行曲线拟合。与常规的压力及其导数拟合方法相比,该方法大大降低了解释结果的多解性。结合实际井例,证明了早期试井拟合方法可解决低渗透油田的压力恢复资料解释问题;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关井时间过长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普光气田在开发中,低渗储层由于流动性差,在射孔后有限的测试时间内,常规试井解释方法难以获取相关的储层物性特征,为后续的储层酸化、压裂改造等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更无法准确评价改造措施的有效性。文章研究了一种特殊的射孔短时测试资料分析方法,拟针对射孔后关井短时测后效时间(约10-24h)的井底压力数据,建立新型分析方法进行解释分析。该分析方法计算时无需知道产量,只需在较短的测试时间(约10-24h)内得到径向流段,即可计算求取地层压力、渗透率、表皮系数等相关参数,为该井的措施评价及后续措施改造决策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井确定的表皮系数,广泛用于评价油气层的伤害,是评价油气井产能和完井效率的重要参数。然而,这种方法获得的表皮系数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总表皮系数。它既包括钻井、完井液对近井地带的储层污染与堵塞影响,又包括钻井、完井的不完善和增产措施的影响。试井解释只是求得总的表皮系数,不能反映储层具体受污染情况。分析了试井方法的表皮系数,并通过求出各个拟表皮系数,从而最终求得钻完井滤液表皮系数。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适合于F油田目前密井网生产条件的试井解释方法,统计分析了F油田的历年试井资料,总结试井曲线规律,根据试井资料曲线特征最终确定垂直裂缝井椭圆流模型适合该油田开发现状,并且给出了考虑注采比的密井网条件地层压力计算方法。以F油田A井为例,对该井关井162h进行分析,实测曲线反映出了双线性流阶段,解释出的参数和计算出的地层压力与油井符合度较高。研究结果对F油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为F油田制定下一步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乳液分流酸化技术解决了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油井酸化后含水大幅上升、增液不增油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各施工井的分流压力增长量、酸化复产后产液含水率等参数对比分析,研究了储层渗透率、岩性、温度、地层流体含水率以及乳化分流液性能对分流酸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对分流效率影响较大,地层流体含水率越低分流酸化后控水效果越显著,乳液分流酸化技术适用于含水率在60%以下、渗透率在500 mD以下的非均质性强储层。  相似文献   

8.
地层压力是油田开采中主要参数之一,已有的推算断块油田注水井地层压力的技术方法不断发展,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文章在建立地层压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推算适用断块油田应用压力降落曲线计算地层压力的近似公式。理论和实践证明,此公式是切实可靠的,它被称为“末端斜率法”,并进一步阐述其注水特征为低渗透是注水小或根本注不进去的主要原因,渗透率高低是影响注入量的主要因素。文章为应用注水井压力降落曲线,研究注水井试井方法、改善注采关系、分析注水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松南地区火山岩埋藏深,岩性复杂,地层温度高,岩石致密,储层孔洞一裂缝发育,改造过程中存在“多裂缝”同时破裂延伸的现象,本文建立压降曲线分析数学模型,并完成了压裂诊断软件的开发编制,可以判断出地层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闭合压力、压裂液滤失系数,准确预测压裂液效率和裂缝扩展情况, 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火山岩储层测试压裂诊断技术,在深层火山岩储层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油气藏中注体的流动过程处于静止或稳定的平衡状态的条件下,如果某口井的压力发生改变,则井底会出现一个不断扩展至井壁四周地层的压力扰动,油气藏、油气井、流体等均会对这种压力扰动的稳定过程产生影响。本文主要利用数值模拟法解释高压气井流压上升的原因:首先基于渗流理论基础,建立起变表皮系数、部分打开地层以及高速非达西渗流的数学模型;在上述模型分析基础上建立差分方程;并根据数学模型设计针对高压气井试井流压上升问题的专业数值模拟软件,利用该软件可以对某些压力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包括部分打开地层、高速非达西渗流以及变表皮系数等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抽油井生产管柱特点,研究开发了抽油井短时关井液面恢复试井新工艺,自动录取抽油井关井前、后液面和套压随时间变化不稳定资料,分析地层压力、渗透率、流动系数、污染状况等资料。既降低了测试成本,又提高了抽油井开井时率,基本解决抽油井测压难的技术难题,弥补抽油井测压资料的短缺,减少油井由于作业时液柱倒灌造成的油层二次污染,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油藏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现代试井解析方法,对目标地层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出理论压力曲线。然后,将实际测得的压力曲线与理论压力曲线进行拟合,不断与试井解释结果进行对比,最终得到所测地层的信息,为后续的生产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由枯竭型气藏改建而成的S储气库具有埋藏浅、衰竭程度高、压力系数低、运行周期长等特点,主要技术难题为储层保护和井筒完整性。针对S储气库的地质特点和生产要求,通过对井身结构、钻井液屏蔽暂堵体系、套管选材和气密封扣、水泥浆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浅层枯竭型气藏储气库钻井配套技术,并安全高效地应用于18口注采井及监测井的钻完井作业。现场试气压力恢复数据解释储层表皮系数为负值,储层保护效果明显;施工后环空各压力系统不互窜,井筒完整性良好。气库目前注采正常,运行良好,为国内类似储气库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试井测试是重要的油藏工程方法之一,通过试井解释,我们可以获得地层和井筒的诸多信息。平均地层压力是油田开发过程中重要的开发指标之一,也是储量计算、动态预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如何获得准确的平均地层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通过试井解释结果计算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并分析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大牛地气田自大规模开发以来已超过10年,部分气井已经进入生产中后期,为进一步合理的调整气井的产量,需要对气井的产量递减特征进行研究。本文将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三种类型生产曲线进行分析,通过对258口气井的储层数据,压力数据,配产与储量数据和积液数据结合地下气井渗流规律进行分析,认为三种生产曲线由裂缝、渗透率、启动压力等共同影响形成,为维持气井的中后期稳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毛8块位于查干凹陷乌力吉鼻状构造带中南部,含油面积1.93姘,毛8块属于普通稠油油藏,油藏埋藏中深,地层温度低,地层温度下原油黏度高,流动阻力大,储层压力系数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低,生产压差小,开发难度大,本文主要以毛8块稠油开发井型主要以水平井为主,蒸汽吞吐、水平井均匀注气、储层注CO2以及井筒举升等工艺技术优化参数的研究与应用,成功解决了毛8块稠油油藏开发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当油气藏地层压力低于正常地层压力范围时,极易引起油田现场施工过程中钻完井液对储层的污染,导致水锁,堵塞泄油通道,增加开发难度及补救成本。基于此,文章就钻完井引发储层损害的成因、现场技术要求以及当下用于储层保护的主流钻完井液类型进行了系统性地综述,旨在为储层保护型钻完井液的进一步改进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特低渗油藏开发是目前稳定国内石油产量的主要手段,然而特低渗油藏以其低孔低渗的储层特征给开发带来极大的挑战。对国内主要特低渗产油区的开采现状及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油田天然能量小、地层吸水能力低、裂缝性储层各向异性突出;开发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储层属于中等偏强应力敏感——强应力敏感,水锁效应与贾敏效应强,水敏性和酸敏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是一种储集空间较为复杂多变,且非均质较强类型的岩体。因而碳酸盐岩的流体性质识别,以及厚度划分十分困难。为了得到更为真实客观的测井评价,必须结合这一类型的地质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储层,建立流体分布、空间几何的模型图,并为不同模型分配岩块孔隙与裂缝这两种系统,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测井曲线反应特征的总结。绘制储层参数模型,以及对裂缝孔隙度、储层油水的饱和度和渗透率进行定量计算,划分流体兴致与厚度标准,完成碳酸盐岩测井评价作业。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从注气受效、气窜判断、注气并方案调整及措施改造、CO2做为一种驱油介质对储层基质物性特征的改善情况等方面阐述试井资料在特低渗透储层C02驱油开发中的作用,为特低渗透储层C02驱油动态分析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