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进口设备备件的消化吸收需遵循保证生产、降低成本、减少库存的原则 ,以熟悉设备性能和充分了解生产工艺为前提 ,逐步、稳妥地开展。进口备件宜先进行统计并分类。统计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 ,一方面基于对设备易损件常用件明细表和设备零部件总明细表的分析 ,另一方面基于日常进口备件资料的积累和设备维修备件消耗的记录及统计。统计工作应尽可能做得详细 ,尽可能包括各种相关资料。必须包括的信息有 :备件名称、备件规格、使用备件的设备及型号、备件现在的来源。尽可能收集的信息有 :备件使用频率、备件材料、备件图纸、备件在设备中的…  相似文献   

2.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介绍进口粮食加工设备备件国产化的优点,给出备件国产化实施中的具体做法以及进口设备部件维修维护经验。  相似文献   

3.
引进设备投入运行后,其备件国产化工作将成为大多数引进设备单位所面临的一大课题,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进口备件国产化首要考虑的是实施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整台设备是由若干个零、部件有机组合而成的,而备件则是为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设备维修的需要按照某些规定事先准备的各种替换零、部件。设备的总体性能在某种意义上是其零、部件性能的综合反映。笔者认为进口设备备件国  相似文献   

4.
如今,在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进口自控设备,而由于进口设备图纸资料不完善,常常造成维修困难。实际工作表明,对国外自控设备,除遵循电气设备一般的维修方法外,应更注重维护。另外,修理进口自控设备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使故障扩大化,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强行修理,可送到专业或是指定的维修部门去。  相似文献   

5.
谈进口设备备件的供应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先进设备,这些设备的引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使用进口设备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备件供应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提倡备件国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急需,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进口设备的备件供应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我们也应该用新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备件的合适供应途径。 我们认为提倡备件国产化的前提是进口备件进货渠道不畅、价格昂贵、或用国产件替代又不影响进口设备的性能、或原设备国外已不再生产。在企业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还应优先选用原装配件,尤其是关键部件。因为进口备件性能优良,生产的产品质量好,设备寿命长。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一、我国已加入WTO组织,为备件直接进口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期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及我国在世界贸易地位的不平等,使备件出口到我国的价格偏高,一般外商往往加价30~70%,备件在入关时还要加50~270%的进口关税,此外还有运费问题,使直接进口备件变得很困难。  相似文献   

6.
机械工业部和中国机床总公司所属中国精密机床修理总站(CNMC)为适应不断增加的进口设备维修,先后与7家外国公司达成了维修技术合作协议,建立了国外机床维修服务中心,承接各国进口机床的技术咨询、安装、调试、维修服务,并经营各种进口机床备件的业务。下面将这些进口设备维修服务机构及承修的设备介绍如下: 1.美国辛辛那提·米拉克龙维修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总结交流机械电子工业系统进口设备管理和维修、改造的经验;交流进口设备维修用备品配件国产化情况,沟通信息;研究和制订加强进口设备管理,提高维修技术水平,推动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的措施。现在讲四个问题: 一、机械电子工业进口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东风汽车公司拥有引进机电设备300多台,为了维持设备的正常生产,每年要花一笔外汇购买备件,而且,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元件性能的下降,备件问题会更加突出。进口设备中普遍采用了液压、气动技术,我公司进口设备中液压、气动件品种规格达1500多种。  相似文献   

9.
在进口设备生产维修中,备件供应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的首要工作。一般来说,外国制造商出口设备,也供应备件,但备件价格较高,通常为国产同类备件价格的5~10倍,以至更高。目前我国每年要花大量外汇购买备件,并且经常受到国外提价及供应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引进设备为主的厦门华侨电子公司,在设备陆续进入维修期时,适时组织自制备件、自己维修,解决了进口设备备件价格昂贵、来源困难,以及停产损失大的问题。该公司维修技术人员和工人克服困难,解决了难度较大的双头电脑插机的刀具等关键件的生产问题,1988年维修备件产值达100万元港币,1989年达300万元港币,节约了外汇,保证了供货时间。从美国进口的3台VCD-F 型电脑插机,由于长期使用,机件严重磨损,精度降低,只能单头使用,生产效率大为降低。经过慎重分析研究,解决了双头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快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的步伐,降低设备维修费用,节约外汇支出,我厂协同陕西柴油机厂,对制氧分厂第一套日本产1500m~3/h制氧机的等温离心式VG564空压机高速轴的4副轴瓦全部更换为国产件做了尝试.VG564空压机是制氧机的主要设备之一,属大型、高速、连续运行设备,无备用机,一旦停机影响全厂生产任务的完成.为确保国产轴瓦一次试车成功,我们用现有设备状态监测手段对日本轴瓦和国产轴瓦做了运行状况测试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替代后设备投运至今各项运行指标正常,使设备状态监测手段在进口备件转化方面得以发挥,并为我厂节省备件费用6万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工厂规模的扩大,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批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基本上属于高新技术的机电仪一体化设备。这些设备的引进大大加快了我国工业的现代化步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润滑油问题,零部件老化,零郎件损坏等,这些问题,都依赖于对原有设备的维修和改造来实现,而备件的供应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本文就备件供应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公司在进口设备备件的供应与管理中,认为在经济性方面有如下3种情况需要分析:1.进口备件与国产备件价格对等;2.进口备件价格与国产备件价格加其专用工装费用之和对等;3.国产备件是否会造成  相似文献   

14.
备件管理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制定合理的备件储备定额可使备件资金尽最大可能节约与压缩,用最少的备件资金和合理的备件储备,保证设备维修需要,提高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以进口工程设备的前期管理、现场管理、维修管理、配件管理等为主线,论迷进口设备技术资料收集与翻译整理的重要性,随机配件的合理配置,强化操作员工的设备管理意识.严格维修管理制度.应用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推行设备故障总成件互换维修方式,走设备维修专业化、社会化之路,优化备品配件库存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搞好进口设备管理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陆续从德、美、英、瑞典等国家引进数控设备200多台套,总价值6551万美元,这些设备精度高、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为企业扩大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公司已于1996年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验收,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居全国机械行业之前列。这些成就与我们重视进口设备管理是分不开的。笔者现就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进口设备,谈些体会。 一、重视进口设备操作维修人员的培训 由于进口设备普遍采用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 ,我国企业获得走向世界、平等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得不断发展壮大的良好机遇 ,同时作为竞争的主体 ,也将在国内外市场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设备引进作为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尽快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实施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 ,降低维修成本 ,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课题 ,下面谈几点看法。一、备件国产化的必然性为了管好和用好进口设备 ,进行备件的国产化是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降低检修维修费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有…  相似文献   

18.
从求实、创新以及经济分析三个层面论述了进口设备备件的管理、使用问题,以大量实证说明:替代创新、修复利用是解决进口设备备件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信息     
针对进口数控设备目前普遍存在的使用难、维修难、改造以及备件难的状况,机械工业部生产与信息统计司和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于1997年9月1日至5日在长春一汽召开了’97机械工业数控设备使用、维修、改造经验交流会。会议开幕式由机械部生产司刘东海处长主持。一汽副总经理首先代表东道主致词,对代表们的到来表示欢迎;生产司副司长周建平作了题为“围绕机械部‘打好三大战役’的总体部署,扎扎实实做好数控设备使用维修改造工作”的报告;中机维协理事长胡宗昌汇报了自北京’96数控设备使用维修改造交流会以来,协会所做的工作和今后的打算;一汽机动处处长沈为兴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进口设备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其中大部分设备能顺利地进入安装使用状态,但由于进口设备环节多、过程复杂,也有不少设备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为避免和减少进口方的经济损失,进口设备的商检工作应受到高度重视,下面的实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