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2000~2011年中国西部11个省考虑环境效应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最后利用Tobit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各省能源效率差距较大,其中,内蒙古、重庆和青海的能源效率较高,广西、贵州、云南和甘肃的能源效率比较低;样本期间,西部地区平均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了0.4%,技术进步是能源效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源价格、煤炭消费以及区际产业转移的上升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但是能源强度的下降,使得能源产品相对其他生产要素便宜了,这样就会增加更多的能源消费,同时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的更快增长,反而带来了更多的能源需求,这便出现了技术进步的“能源回弹效应990利用川渝地区1986--2009年的数据,采用传统的索洛余值生产函数法来测算技术进步对川渝地区的能源回弹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川渝地区能源消费的节约量和回弹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且近年来能源回弹效应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钢铁行业取得了重大成绩,吨钢综合能耗下降了12.82%,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大幅降低,主要节能设备配备率大幅提升,二次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面临指标下降和能源消费总量双重压力。"十二五"钢铁节能主要从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低温余热利用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 Malmquist 指数对我国30个省市区(除西藏)2005~2012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深度评价。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在2005~2012年期间下降了0.7%,科技创新效率明显低于东部、东北部和中部,说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分布状况明显相关;从西部地区及各西部各省市区来看,技术进步的下降是引发科技创新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各省(区、市)2003~2022年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有助于促进碳试点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发现在2013~2022年间,碳试点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纯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提升,规模效率提升的贡献相对较低。具体的,在2013~2022年间,纯技术效率、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所作的平均贡献分别为56.8%、36.9%和6.3%。但是从变化趋势来看,近年来碳试点地区依赖于纯技术效率提升和纯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规模效率提升所发挥的作用在稳步增强,在2019~2022年、2020~2022年以及2021~2022年3个样本期内,规模效率提升所作的平均贡献均超过了20%,未来碳试点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将愈发依托规模效率改善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面板数据为样本,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 运用Tobit 面板数据处理方法, 研究环境规制与我国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1) 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 技术水平下降是主要原因; (2) 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不均衡, 东部地区最高, 西部最低; (3) 用各种指标度量的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基本一致, 均有利于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方法,对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测评.主要的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且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其整体提升的主要原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是提高效率水平的有利因素,而地理位置和政府干预对研发创新效率提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模式分为4种类型,各省区可根据自身的效率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经济结构、增长速度与能源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动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2000-2005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呈上升趋势.能耗上升的主要原因: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高耗能产业发展加速,能源消费向高耗能行业集中;国际产业分工低端化,工业增加值率下降;在能源进口不断增长的同时,高载能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速度过快,超过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导致能源过度投入.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应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措施:把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完善能源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的调节作用;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目标;运用法律与行政手段,加强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监管.  相似文献   

9.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低碳产业的发展无疑对我国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低碳产业特点,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以长株潭低碳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在城市与区域视角下,应用DEA方法定量评价了其低碳经济发展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能源消耗投入冗余、低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多、产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生产理论,提出短期能源利用效率和长期能源利用效率的概念,并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2000—2010年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估算中国的长、短期能源利用效率,实证分析了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对长短期能源利用效率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①我国"十五"与"十一五"期间的短期能源利用效率大致相同,但在长期能源利用效率上,前者明显高于后者;②除东北外,国内各区域短期能源利用效率的差异较小,长期能源利用效率的差异较大;③结构调整对短期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显著,但对长期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④技术进步通过改变前沿面,可以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⑤短期内,加强管理能够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但强化管理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长期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用于能源消费分析的SKYLINE模型,实证分析了2002~2007年我国43个产业部门能源消费的结构、变化及效率.研究发现:①能源消费型部门主要有6个;②上述6个部门根据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及效率可分类为:能源利用效率低部门、能源利用效率高部门、能源消耗和产出同比增长部门;③2007年,我国6个能源消费型部门的生产用能源都实现了不仅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同时还满足出口需求的大转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市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新能源汽车特点,论文有针对性 地选取评价指标,以11个新能源汽车主要推广城市创新数据为基础,在城市视角下应用主成 分分析与DEA的组合方法,定量评价了其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 行对比分析,发现这11个城市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 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新产品开发投入冗余、研发支出投入过多、企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 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和韩国石油消费历史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美国和韩国的石油消费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能够为我为调节石油消费提供如下启示:1)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但遭遇意外事件常促使国家采取新的能源政策,从而导致石油消费增长率下降.高油价和石油消费量的急剧增长,促使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能源政策,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率下降的拐点可能会很快出现.2)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费的主要部门,控制汽车消费应是中国控制石油消费量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5)重化工业阶段是能源特别是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阶段,缩短重化工业阶段的时间,尽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有效减少石油消费,提高石油利用效率.4)建立适合国情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替代部分石油消费.5)强有力的国家能源政策是实现石油利用效率提高的根本保证.国家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发展规划、汽车工业政策和节能效率等多方面的政策调整,促使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放缓.  相似文献   

14.
日本能源与电力消费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同时也是能源和电力消费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本文论述了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各阶段能源和电力的消费特点,重点对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经济效率)和电力消费效率发展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推行节约能源是促进日本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而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电力消费强度呈现出与能源消费强度不完全一致的变化特点,并提出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引入全局DEA和“环境技术”概念框架,结合方向距离函数和SBM模型来构造绿色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并运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绿色生产技术、规模、管理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2011年间中国绿色生产率累积增长达9畅79个百分点,技术进步、规模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5畅57、-76畅43、-89畅14个百分点;(2)绿色生产技术、规模效率、管理水平以及煤炭占比、能源价格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畅4450、0畅8099、0畅9309、-0畅2515、0畅0390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合理调整生产规模,提高规模效率,加快市场化改革,积极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是现阶段中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6.
1.石油产量下降1991年世界石油产量为58.9Mbd(百万桶/日)比上年下降了1%,比1979年下降6%,主要是由于需求减少.70年代石油价格上涨促使能源效率大幅度提高,并转向天然气和煤炭.在1990年波斯湾危机期间,石油现货价格迅速上涨,然而这次石油危机是短暂的,不仅由于世界有过剩的石油生产能力可供利用,沙特阿拉伯在几个月内就弥补了伊拉克和科威特减少3Mbd的石油出口,从而使油价迅速回落.然而在90年代,世界石油市场将供不应求,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将能源与二氧化碳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解框架中,测算了2001~2009年我国备省市的环境效率及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状况,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为纯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效率变动和技术规模变动等4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无效率普遍存在,且在省际间的分布差异较大;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和省际差异分别源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则出现不同程度地恶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煤炭企业经济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效率评价在低碳经济模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效率评价方法,在效率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选取我国23家煤炭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探讨了如何应用煤炭企业的面板数据来评价企业的效率,并分析了我国主要煤炭上市公司2000-2008年的企业效率状况。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尽管在2004-2007年间效率有所下降,但企业发展态势整体趋好,部分煤炭企业经营效率没有达到DEA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资产和人员的产出不足。  相似文献   

19.
《电力技术经济》2004,16(5):i021-i021
节约用电,是指加强用电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电措施,减少电能的直接和间接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 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足,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我国目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又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行业和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污染重,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能源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加大,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30个省2005~2014年低碳约束下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分析其结构及总体演化趋势,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及时空跃迁测度法描述其在空间格局上的演化过程,最后运用证实性空间数据分析(CSDA)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样本年内我国低碳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螺旋式缓慢上升,但各生产要素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进步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无明显改善。从空间上看,各省低碳物流效率存在显著关联性特征,但其与能源投入水平未能一致,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施差异化物流减排策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