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协整方法与VEC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服务贸易进口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原因,但技术进步不是服务贸易进口的Granger原因;VECM显示,从短期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服务贸易进口的短期波动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31 个省份 2000~2016 年的数据, 本文分析了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物质能源效率的影响,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1) 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够对中国的能源效率产生正影响, 但这种作用并不显著, 且东部、 中部和西部区域并无明显差异; (2) 中国工业增长是影响国内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且相比西部地区, 东部和中部的产业增长对能源效率提升更显著; (3) 人均收入的提升对技术进步具有显著影响, 但国内投资的增加并未产生节能效应, 反而导致能源使用强度上升。因此我国在吸引外商投资时, 应注重节能减排等国外先进技术的转移, 同时也应重视本国技术的开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我国能源使用效率并使经济更为健康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生产函数的多变量分析为基础, 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研究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 2009~ 2015 年的经济增长、 信贷投放对能源消费的长短期均衡关系。 实证表明: 经济增长、 信贷投放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短期正相关关系; 同时, 经济增长与信贷投放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 积极调整信贷政策,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以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需求的可能影响为基础, 基于1985 ~2015 年的相关数据, 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初步分析了 “去产能” 对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影响。 研究表明,“去产能” 在短期就能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从而有助于增进能源使用安全; 在长期, 还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从而改善能源的供应安全; 但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是通过能源结构间接发生作用的,因此, 希冀通过 “去产能” 快速改善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结构、增长速度与能源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动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2000-2005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呈上升趋势.能耗上升的主要原因: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高耗能产业发展加速,能源消费向高耗能行业集中;国际产业分工低端化,工业增加值率下降;在能源进口不断增长的同时,高载能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速度过快,超过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导致能源过度投入.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应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措施:把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完善能源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的调节作用;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目标;运用法律与行政手段,加强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监管.  相似文献   

6.
欧洲能源困局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其激进的减排政策与较高的传统能源消费之间的不匹配,以及对俄罗斯油气的高度依赖,最终在化石能源价格暴涨、重启高碳能源保供、高价寻求缺口替代等方面,暴露其能源供应的脆弱性。分析欧洲能源困局形成原因,研究欧洲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可能性,对中国能源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要增强中国能源安全供应的自信心,避免过分宣传保供压力带来的能源外交被动;要从合作对象、机制、领域三方面入手,加强长期稳定的国际能源合作;短期要继续稳住传统能源保供地位,中长期要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稳扎稳打布局新能源业务,最终实现能源独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引入全局DEA和“环境技术”概念框架,结合方向距离函数和SBM模型来构造绿色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并运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绿色生产技术、规模、管理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2011年间中国绿色生产率累积增长达9畅79个百分点,技术进步、规模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5畅57、-76畅43、-89畅14个百分点;(2)绿色生产技术、规模效率、管理水平以及煤炭占比、能源价格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畅4450、0畅8099、0畅9309、-0畅2515、0畅0390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合理调整生产规模,提高规模效率,加快市场化改革,积极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是现阶段中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30省2008—2017年面板数据,利用EBM模型测算煤炭利用效率,并构建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煤炭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8—2017年,我国煤炭利用整体偏低,区域差异显著,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全国煤炭利用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对煤炭利用效率的改善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和城镇化水平对煤炭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客运量和货运量为产出指标构建了新的DEA模型,测算了2005~2012年中国各省市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效率,并利用Malmquist指数对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技术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其能源利用技术纯技术效率的低下;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存在地区性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在样本期间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东北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在样本期间有所下降,是其能源利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下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不断提高碳排放效率,能够有效地激发减排潜力。本文在省域异质性视角下,运用固定效应随机前沿分析的参数方法测算和分析中国省域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考虑碳减排技术的省域异质性后,碳排放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减小。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效率有利但影响不显著;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有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贸易开放显著提升碳排放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效率影响并不显著;实施能源目标约束政策有利于促进碳排放效率,政府干预能力越强,能源目标约束的减排效果越好。未来中国提高碳排放效率的的工作重点应着重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能源结构,同时通过制度安排促使地方政府积极设计和实施碳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煤炭需求的长期与短期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建玲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4):108-110,131
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初级能源,有关煤炭需求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建模技术研究了我国煤炭需求与收入、煤炭价格和石油价格之间的长期关系与短期调整效应,同时获得了煤炭需求关于收入、煤炭价格以及石油价格的长期与短期弹性.结果表明煤炭需求与收入、煤炭价格和石油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中国煤炭需求量长期将受到收入和初级能源价格变动的影响;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煤炭和石油价格变动对煤炭需求的短期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且影响方向与理论不一致,这意味着我国初级能源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即价格在短期内不能有效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这些结果有助于中国制定相应的能源消费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三个指标共11个影响因素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岭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显著地与能源效率正相关,技术进步会提高能源效率;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会降低能源效率;煤炭消费比重提高也会降低能源效率,而石油消费比重提高则会提高能源效率。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均会显著地改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多年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焊接管道公司工会(简称焊管工会)坚持以"关爱员工,服务工程、创新管理"为理念,按照"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要求,鼓励员工围绕高效优质完成生产任务,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促进了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显著提高,实现管理提升,确保了焊接管道公司队伍稳定,将焊管工会打造成为"和谐之家"、"活力之家"、"学习之家"、"温馨之家"。  相似文献   

14.
煤炭企业的本质安全型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进步和创新水平,促进企业从注重短期效益到注重长期效益的转变,极大提升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了尽快实现这个目标,电力行业既要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大力发展清洁、低碳非化石能源,同时也要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十三五"以来,我国煤电产业在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以及为可再生能源提供基础性调节功能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为电力行业清洁、安全、高效、低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现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大气污染治理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长期倾注心力、人力、财力,并通过产业能源结构调整、生活消费方式改进及科学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努力。11月11日,是中国数以百万计单身男女为脱单而苦思冥想的日子。就是在这个日子,在浙江大学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大气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一批国内大气治理专家和能源专家为美丽中国早日摆脱大气污染而积极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长三角地区优化能源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消费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长三角地区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短期内会造成能源消费的增加,而在长期对能源消费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是逐步增强的,而能源消费自身的惯性作用则不断减弱;在长期中,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消费自身对能源消费的变动影响最大,技术创新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广义似然比统计检验来确定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区、市)2008~2020年的金融技术效率,并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FTP)和前沿技术利用效率(TE),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等方面分析了金融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金融技术效率的变化主要由前沿技术利用效率(TE)引起;(2)东、中、西部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前沿技术利用效率的均值最高,中部地区最低;(3)政府干预力度对前沿技术利用效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前沿技术利用效率呈现正“U”型关系,而科技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对于前沿技术利用效率均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以上影响因素通过对金融前沿技术利用效率的作用,间接影响着我国金融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9.
行业异质性、适度知识产权保护与出口技术进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约束的模仿效应参数及模仿成本引入Hausman的技术水平模型,通过建立1994—2009年SITC Rev.3的三位编码产品与中国国民经济中35个工业行业的对应关系,构建了行业出口技术水平测算指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行业出口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在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性体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对出口技术提升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但并未对出口规模扩张做出显著直接贡献,而是通过影响出口技术间接作用于出口规模;不同行业的知识属性差异使知识产权保护的出口技术进步效应在研发强度大、技术水平高、外资渗透率高的行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我国能源供给与需求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一个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能源供需关系问题是研究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论文运用Grangr非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一次能源供需和GDP之间的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关系调整的变动过程.实证研究表明,能源消费总量对CDP存在显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GDP对能源生产总量存在显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生产总量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在GDP和能源生产总量调整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修正"作用,但是修正系数较小,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效用较小.研究的结果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