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袁颖 《北方经济》2010,(10):39-42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4-2008年中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国有上市商业银行自从改革后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均值来看,其提高受规模效率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从单个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看,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是由技术进步水平和规模效率的下降共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分析了2014-2015年河南省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动态变动状况。研究发现:从静态效率来看,河南省文化产业效率为0.754,处于较低水平,且有下降趋势,其主要动因在于规模效率比较低。文化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且驱动因素和投入产出松弛类型呈现出多元化。从动态效率来看,河南省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2%,其增长的主导因素是效率变动指数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南省文化产业效率,加快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此要整合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技术进步,加强文化产业制度创新;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培养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采取差异化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实现各地市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四川省2011—2018年21个市(州)的面板数据,采用SBM-Malmquist模型对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创新生产率的变动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8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科技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且总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五大经济区之间的科技创新效率差异明显,由高到低依次是攀西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总体创新生产率的变化呈上升趋势,且各市(州)创新生产率的变动有区域集中性特征,相邻城市有相同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6~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测算,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三方面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发展状况,并对比分析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高;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也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由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转变为技术效率驱动为主,且技术进步成为阻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提升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配置效率变化四个方面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经验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TFP都有所增长,其增速皆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TFP增长对全国装备制造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仅为0.117。对TFP增长的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TFP增长的主要源泉,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恶化则严重阻碍了中国装备制造业TFP水平的提高。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最为严重,东部地区规模效率的下降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陈阳  唐晓华 《南方经济》2019,38(3):71-89
文章利用2004-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规模协同性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性特征,其具有显著的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特点。(2)从单因素考虑,制造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城市规模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3)从协同效应来看,城市规模能够提升制造业集聚的边际效应,但是制造业集聚阻碍了城市规模效应的发挥,两者协同效应的发挥需要互相匹配;以制造业集聚效应为标准,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存在较大范围的提升空间。(4)从城市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的内在路径差异来看,制造业集聚、城市规模对不同路径具有作用相反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制造业集聚与城市规模协同性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国家高新区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载体,文章利用2001-2014年我国261个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渐进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期内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从TFP的分解项来看,高新区设立促进了所在城市规模效率提高,却抑制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作用具有显著城市等级异质性,在高行政等级城市设立高新区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运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微观土地转让数据、城市专利数据等进行机制分析发现,企业间资源错配和土地价格扭曲降低了技术效率,而技术创新下降和产业升级钝化是抑制技术进步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研究表明:沿海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效率整体一般,呈现辽中南>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纯技术效率差别不大,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处于纯技术效率前沿,规模效率有效的城市与综合效率有效的城市完全一致;沿海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标变化的平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直接源于技术进步,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影响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的前5位障碍因子是城镇化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建成区面积;工业SO2排放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全方位提升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知识经济效率的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DEA方法对中国大陆各省市的知识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投入产出的最优生产函数.结果表明:①2001年~2004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经济运行质量下降;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规模效率则超过东部地区.②2004年的截面数据分析表明,规模效率较高,技术效率偏低;东中部地区的效率差距并不明显,但与西部地区效率差距较大;从投入要素看,资本和信息资源的效率较高,劳动力效率较低.③利用技术效率较高省市估算的最优生产函数表明,资本弹性最高,信息资源弹性较高,劳动力相对无弹性,总体呈规模报酬递增态势.④我国知识经济效率的提高尚有较大空间,主要应通过加快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深化信息资源利用实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9—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西部地区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及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其中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未得到有效改善且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城市的效率分布特征来看,多数城市经济发展并非只是投入型增长,仍然存在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程度不均衡的情况。此外,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政府行为、资本深化程度对其产生了负向影响。研究认为,西部城市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及资源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1.
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及自身努力下,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资源型城市的兴衰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态势息息相关,资源的枯竭必然影响城市的发展,甚至使城市衰竭。因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东北资源型城市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该立足于资源优势、提高产业的转换力和应变力,积极发展生态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些学者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研究,但在此方面对抚顺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定量研究却很罕见。文章综合运用区位熵、集中系数和弹性系数对抚顺市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且运用灰色系统方法对抚顺市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以清永陵为龙头带动抚顺市旅游业发展、加强城市间的合作和打造“四位一体”的城市旅游格局。希冀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划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China's city size and urban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on city productivity by developing a distinctive index based on global nighttime light data.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280 prefecture cities from 2004 to 2013 and employing dynamic system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and panel threshold model regression techniqu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city siz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city productivity; therefore, cities in China still have the potential to expand. While moderate urban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can benefit city productivity, excessively concentrated urb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may impede the growth of city productivity. We also find that the level of labor income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impact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on labor productivity. Therefore, our results imply that city development policies should focus more on how to appropriately allocate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adjus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urban area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09—2011年国内53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生产率分析,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将其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两个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2009—2011年间国内城商行规模的快速扩张,大型城商行规模效率逐渐下降,开始呈现规模递减发展趋势,而多数中小型城商行因为规模相对较小,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扩张区间;对Malmquist指数测度结果的分析则表明国内大型城商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无论在均值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要优于中小型城商行,突出表现在影响其内部发展的技术进步上,中小型城商行亟需通过软硬件、服务功能、产品创新等进一步提升既有技术水平,从而支撑其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俊伟  李鹤 《科技和产业》2022,22(11):184-191
从经济社会效益、资源利用效率、污染排放强度、污染治理水平4个方面对东北三省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揭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缓慢提升的趋势,主要依赖经济社会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排放强度的改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幅度呈现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的分布态势,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低于非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呈下降的趋势,省域内差异是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内部差异的主要因素,各研究单元工业经济社会效益差距最为明显;各研究单元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仍处于调整重构期,多数研究单元排名波动较为明显,仅少数核心城市和沿海城市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张丽家 《科技和产业》2022,22(10):34-43
工业生态效率是衡量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合理评价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生态效率对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3—2018年山西省工业及环境相关数据构建工业生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测算11个地级市工业生态效率,通过ESDA方法对其时空演进、空间关联以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6年间山西省工业生态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发展可分为“低效发展期”“不稳定转型过渡期”“转型成效初显期”3个时期;空间上表现出“中间大,两头小,南高于北”的空间分布格局;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总效应为正,是促进工业生态效率提升的积极因素;产业集聚和对外开放总效应和间接效应为负,对周边地级市工业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计算泛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区位熵,对城市规模与两大产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但制造业水平相对不高;其他规模城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高,尤其特大城市比其他规模城市具有更高制造业集聚水平,但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普遍较低。此外,2014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规模间均有某种对应关系:制造业与城市规模之间大致呈“倒V”型分布;生产性服务业随城市规模递减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