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白阳 《北方经济》2014,(8):90-92
正财税政策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个人所得税则是政府调控个人收入差距的重要工具。所得税的调整涉及到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调整税率或费用扣除标准,使得不同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发生变化,起到调节收入公平的目的。另一方面,税收制度的变化会引起微观个体的劳动供给行为发生变化。从经济学理论分析来看,个人所得税变化影响工资的变化,会对劳动供给产生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本文正是在这两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参与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和男性的劳动参与弹性,结果表明:女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明显大于男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随着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体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均逐渐减小.因此,设计并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参与,有助于城镇贫困的削减和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1980年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此时法律规定工薪所得费用减除为每人每月扣除800元,考虑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税法的体制不断完善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多种因素,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别于2005年12月,颁发了将工薪所得费用减除调整为每人每月扣除1600元,于2007年12月29日在人大表决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同时,决定从2008年3月1日起个税工薪所得费用减除由每人1600元/月调整至每人2000元/月,并规定各地一律按标准统一执行.  相似文献   

4.
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的个税调节:由2002~2009年分配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2~2009年城镇居民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的分配现状及前三类收入分类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基尼系数看,工薪收入的分配比较均衡,经营净收入的分配差距逐步拉大,财产性收入的分配差距非常大,转移性收入几乎没有调节贫富差距的功用。累进性分析反映整体个税呈弱累进性,工薪收入个税累进性与总累进性接近,对其贡献最大,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并未提高累进性,反而有降低及减缓累进的效果;经营收入税基本呈比例税,多数年份呈弱累退性,扣除额提高至3500元提高了累进性;财产收入的累进性高于工薪收入,但其累进的效率不如工薪类所得税。结论显示,应采取措施加强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个税调节。  相似文献   

5.
对“改进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何辉 《特区经济》2006,210(7):120-122
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个人所得税税制不完善,具有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功能的个人所得税并未真正起到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从全社会来看,刚修订的1600元费用扣除标准过高,税率设计不合理,不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分类个人所得税下,高收入者可以充分利用多个宽免或扣除减少纳税,从而消弱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力度。因此,笔者提出按宽税基、低税率、简税制原则改进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税率及征税方式;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扭曲效应,保护低收入者的利益,应建立个人所得税税收指数化调整体系。  相似文献   

6.
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的强弱受其累进性和平均税率的影响。本文采用不同收入数据分析了税制设计和居民收入水平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平均税率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不管居民收入分布状态是否均匀,我国个人所得税在2011年和2018年改革前后都能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虽然改革弱化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但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会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7.
我国工资薪金减除费用制度亟待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除费用”的实质 费用的实质是为取得收入或达到某种目的所发生的支出,是经济利益的流出,它不是所得,不是所得税征税的对象,不是“起征点”。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在北京举行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立法听证会。立法听证是社会民主的体现,但这并不等于说个税修改就应当民意大于科学。  相似文献   

9.
杨卫华 《山东经济》2011,(5):113-116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调节个人收入的重要税种,由于改革滞后,难以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因此,加快改革个人所得税制,是形势发展的要求。改革“个税”制度的重点是调整税率和减除费用标准。文章首先说明调整减除费用标准是税制公平的需要,优化税率是合理负担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减除费用标准与税率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制度的设想。改革税率制度,旨在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逐步壮大中等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在北京举行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立法听证会。立法听证是社会民主的体现,但这并不等于说个税修改就应当民意大于科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研究中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通过考察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强弱和结构,分析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在下降,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变化呈现U型特征,不同阶层和不同区域的居民收入流动性存在差异:农村收入流动性高于城市,但城乡间和地区间收入流动性较弱,收入分配格局有僵化趋势。收入结构、家庭特征、工作状态、职业特征和地理位置对居民收入流动性影响显著,增加居民商业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提高其受教育年限,增加其从事第二职业的机会,监管和规范政府官员、国企高管、垄断行业员工的薪酬,是打破收入分配僵化格局,保障机会公平的良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外关于税收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税收总量不变情况下一种税收对另一种税收的替代往往存在公平和效率的权衡。一般来说,一种税收对另一种税收的替代在改善收入分配的同时往往不利于经济增长,或者加剧了收入分配但却往往有利于经济增长。第二,不同赶超经济税收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差异。普遍上,"形式上"累进的税收结构在实际过程中并没有改善收入分配,累进所得税因存在大量的逃税而效果有限。第三,税收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开始应用一些新的分析方法。Bewley模型和CGE模型已经成为了研究税收替代收入分配效应的主流方法,同时,不同的税收累进程度指标选取,收入分配的纵向与横向分解和政府税率结构决策可能受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影响这三个方面都可能使得研究者重新考察现有分析框架和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性的因素密切相关,有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又有市场化因素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化原则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认同。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存在差距扩大、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政府主导的收入再分配发挥作用、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地区分化、省(区、市)际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动逐步扩大、居民收入分配规范性和非规范性并存等比较突出的特点,基于此,笔者提出建设性观点:加强完善并创新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有效调控收入分配差距;保持居民收入分配增长与GDP的增长的合理比例;实施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收入分配体制;加快完善居民收入分配法律法规建设等,从多角度促使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雯 《上海经济研究》2021,(2):36-47,97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保障民生、促进分配公平、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对城市低保制度消费改善与劳动供给效应的综合评估发现,我国城市低保从整体上改善了受助家庭的消费状况,影响了受助家庭的消费结构,起到了提升经济福利的效果,但是对受助家庭的劳动供给激励效应还比较小。女性户主、劳动力技能低、抚养负担重的家庭,通过低保救助获得消费改善的同时,会出现减少劳动供给的倾向;男性户主、劳动力技能强、抚养负担轻的家庭,通过低保救助获得消费改善的同时,会出现增加劳动供给的倾向。下一阶段,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是我国实现高质量社会救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和2002年两次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在收入再分配方面发挥的作用。我们发现总体上中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个人收入差距,降低了相对贫困率,具有正的再分配效应。但社会保障对劳动年龄人群和老年人群的收入再分配作用非常不同,社会保障的再分配主要不是通过收入阶层间的再分配,而是通过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实现的。高收入人群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转移出去的收入很少,中国社会保障费用负担的累进性很低。另外,与1995年相比,2002年时社会保障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下降,相对贫困率有所上升。我们还发现从劳动年龄人群代际内的收入转移看,以终生收入为基础估计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收入再分配效应大干以年度收入为基础估计的当期再分配效应,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是否实行改革后的养老保险方案对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6.
王青  胡颖森 《特区经济》2011,(10):292-294
本文通过对父子收入代际弹性和家庭收入代际弹性的研究,发现子女收入很大程度上受到父亲收入或家庭收入的影响,证明了中国居民收入代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传递效应,特别是低收入群体。通过内外因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成为影响中国居民收入代际传递现象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个人教育水平提高和教育环境的公平可以使低收入群体有机会流向更高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研究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探求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也被赋予了时代意义。税收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方式,是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合理有效地运用税收政策,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文章通过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各种税收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系列税收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疆主要的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新疆税收与居民收入分配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流转税和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分配起到了逆向调节作用,与理论预期出现了偏差.为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税收调节功能,缩小新疆居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袁坤  许学军 《科技和产业》2017,(10):127-131
近年来,重庆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进而带动了税收收入的大幅度增长,甚至出现了多年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现象。根据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相关理论,从支出法的角度,对重庆市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中各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发现居民消费、政府购买、投资对税收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并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重庆市税收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关系,发现GDP对税收收入的长期弹性大于短期弹性,说明刺激重庆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会自然地带动税收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建立与初步发展时期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即调节居民收入、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收入的来源种类呈日益多样化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按照居民收入的类型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已经不能再达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因此,必须考虑实际税负问题,改分类所得税制为综合所得税制,按家庭征收,并可适当借鉴美国的个税制度,年终多退少补,和养老金挂钩等政策,以提高纳税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