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民币升值对实施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4%。而按照2005年7月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累计升值已超过15%。2006年5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价格首度“破8”;2007年10月24日,美元兑人民币价格降至7.5元;2008年4月10目,美元兑人民币价格进入了“6”时代。  相似文献   

2.
【台湾《中国时报》11月29日】自从去年8月,人民币开始进行汇率调整之后,人民币汇价已经从去年8月的1美元兑8.12元人民币,升值至如今的1美元兑7.86元人民币。而人民币升值的推进力量在于大陆近年来快速吸纳强大的外人直接投资,成为全世界吸纳外人直接投资的首位,而美国国会乃至于白宫欲扭转中美贸易逆差所做的施压,也成为推进人民币升值的一个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升值,几家欢乐几家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可 《新财经》2007,(1):110-111
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 06年5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破8”(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跌破了8元大关)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已呈现加速跑态势。在不长的时间段内,人民币兑美元连破7.8800~7.8300六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起人民币升值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关注焦点。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将美元兑人民币的交易价格由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升值2%。目前已调整为1美元兑6.8275元人民币左右,人民币升值问题不断升温。本文从贸易角度考察了人民币升值与贸易顺差问题,以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同时从各角度提出了在人民币升值下平衡国际收支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西部论丛》2008,(5):26-2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七”已于4月10日成为现实,6.992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创造了2005年汇改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新高纪录。至此,按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侣%,市场上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更加强烈。然而,一个后起工业化经济体的汇率调整很少能够是单向的升值,尽管在长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无疑会进一步出现较大幅度升值,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升值与我国跨国企业外汇经营风险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民币升值与跨国企业外汇经营风险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改革汇率生成机制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基本步入了不断升值的通道,1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去年7月22日的8.2765升值到今年2月22日的8.0497,升值幅度达2.74%。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币继续升值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汇率越来越成为对国民经济的内外均衡和稳健发展经济变量.也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实施重大改革:即时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到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的水平: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水平进行调整。截止到2009年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282元人民币。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8.
货币市场近月正憧憬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一年及两年远期无本金交割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于2009年11月13日跌至15个月新低,分别为6.5865及6.2500,意味着市场预期人民币将于一年内升值约3%及于两年内升值约8%。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反映美国及欧盟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增,以及对美元长远看跌。  相似文献   

9.
5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8元,达1美元兑7.9982人民币。总体来看,航空、通信运营、贸易等外汇负债较高的行业将从人民币升值中明显受益。包括造纸、钢铁、石化原材料或部件进口型行业也会有所受益。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8日】我们应该记住历史的教训:1994年1月1日,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并轨,央行将牌价汇率由1美元兑人民币5.8元贬值至1美元兑8.67元,人民币贬值50%。此前的中国经济高度发烧,通胀最高超过了20%。当久违的通胀再次让我们担惊受怕的时候,人民币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高估的道路,而通胀因素在以前则一再被我们轻视。在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呼声中,我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人民币持续走向高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2005年7月21日建立起由市场力量对汇率进行定价的新机制,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此后在国内外投资者普遍对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预期强烈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呈现持续升值的趋势。由于制鞋行业具有劳动密集和低附加值的特征.国外替代市场多,企业多采取价格竞争策略。毋庸置疑,人民币升值将会抹平中国鞋业出口的利润。  相似文献   

12.
田园 《首都经济》2005,(9):66-68
2005年7月21日19时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决定自即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1%),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同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7,(4):16-17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再创新高,首次突破7.8元的重大心理关口。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升值将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经济与百姓生活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不断加快,2008年1月11日,人民币13年来首次汇率超过港币。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4月10目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20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7元,时至今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50):18-19
【英国《金融时报》12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昨日表示,香港无需担忧人民币预期中的大幅升值,这种升值是通过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实现的,目前定为7.8港元兑1美元。  相似文献   

16.
【香港《香港商报》11月24日】自人民币汇率改革放弃与美元单一挂钩,并初始升值2.1%后,人民币新汇率机制运作顺畅。虽然汇率有升有跌,排除了市场对新机制单边走势的预期,但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总体上以升值为主。若以人民币兑美元最高点8.0664计,人民币在汇改后已累计升值约0.5%,加上初始调升的2.1%,人民币汇率已比汇改前上升约2.6%。  相似文献   

17.
财经要闻     
《宁波经济》2007,(12):8-8
人民币汇率明年可能达1美元兑7元根据摩根士丹利报告,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幅度已经远远超过10%。自2005年初至今,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9.9%,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升值了17.0%,这意味着人民币2/5的升值"不声不响"。"人民币已经充分定价,但还需要勉为其难地去迎合‘贪得无厌’的市场预期—1年之内达到1美元兑人民币7元。"摩根士丹利首席货币经济师任永力说。  相似文献   

18.
刘锋  张胜荣 《北方经济》2014,(12):65-67
正一、引言2005年7月21日,中央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自当日起,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按照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构成,参考一揽子货币——美元、欧元、韩元、日元等进行调解,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公告发布当天,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汇改前的8.27降到了8.11,人民币一天就升值了1.9%,从该天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就一直处于稳步升值的趋势中。2006年上半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跌破8元关口;此后人民币的升值速度更快。2008年4月10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为6.9920,美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自从7月16日681连续下跌至8月7日的686,而人民币兑欧元继续升值,中间价已经达到今年2月以来最低点10.6012。可见7月至今,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经下跌2000余个基点,100日元兑人民币也滑落差1000多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00多个基点。致使今年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5%,但实际有效汇率仅升值3.6%,反映人民币汇率与一揽子货币挂钩趋势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20.
李鹏 《辽宁经济》2009,(1):60-60
一、人民币升值过程简要回顾 1994年我国进行第一次汇率制度改革.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曾经保持在1美元兑换827~8.28元人民币水平。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即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当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