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由主义是美国政治发展的思想源流与实践动力,其世界观强调个人主义—理性主义,方法论是基于实用主义哲学的改良主义。起初,自由主义以有限政府与市场经济为手段,致力于遏制政治权力扩张。然而这一观念走到极限,使得垄断资本在镀金时代凌驾于美国民主政治之上,最终引发经济社会危机。此后,实用主义式的改良主义对上述观念进行了修正,进而揭示出自由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间的一项悖论:前者将个人理性置于一切社会事物之上,后者却看到了其局限。结果是,自由主义在美国政治实践中衍生出了两种变体:民主党式变体即当代自由主义认为,经济权力扩张也会损害政治民主,改良的目标应为市场监管与经济平等;共和党式变体即新自由主义则宣称财产权是支配性的,政府无权干预经济。上述两种自由观念的张力推动美国政治形成了普遍主义与精英主义对立的二元结构、使之先后经历了以政党"对等合作"为特征的新政时代及以政党"对等极化"为特征的新镀金时代。基于此,作者认为,美国政治演化的动力在于古典自由主义与当代自由主义由反政治权力和反经济权力而来的观念张力与政治二元结构,其深层逻辑则在于自由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有着难以解决的悖论。"特朗普现象"就是这一悖论在新镀金时代终结时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台湾科技管理体系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科技体制1.科技管理体制台湾的科技发展体系由四大部分组成。一是决策机构,二是咨询机构,三是执行机构,四是研究机构。台湾"行政院"是制定科技政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台湾科技发展体制中最重要的机构。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精英政治"产生的原因.所谓农村"精英政治"又称能人政治或精英自主,主要指的是在我国村民自治过程中,少数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村经济能人(如个体工商户、专业户、私营企业主等)因其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进入乡村基层公共权力领域,通过对政治的参与决策影响农村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在村民自治中出现"精英政治"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概括地讲主要有四个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首先回顾了经典文献中对于财政分权体制的优势和弊端的论述。继而联系现实经济,在比较分析中、印两国财政体制的构架及现实分权状况之后,对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特殊性进行了剖析。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相结合的财政分权使中国的经济改革在过去20多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弊端也日益凸现。如何降低分权成本,更好地发挥分权优势已成为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自由化和一体化是经济体制市场化在内外两个市场空间的体现。195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的持续成长,得益于经济体内部的自由化为工业化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下台湾经济困境的主要根源将在于台湾因一体化资格缺失,无法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化与一体化的割裂,将使台湾微观市场主体在国际市场处于竞争劣势,经济因而缺乏活力。未来,台湾经济要走出困境,只有有效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的路径在于: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得到国家主体的授权或通过与国家主体先行构筑一体化进而参与到更大范围的一体化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 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当局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政策,特别是1991年6月,台湾“行政院”正式确定将设立国际金融中心纳入“国家建设六年计划”,其目的在于要把台湾发展成为与香港、新加坡并驾齐驱的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本文拟就台湾建立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内外部条件、经济影响及发展前景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台湾银行民营化进程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20多年,促进了民间经济的发展,激发了民间资本的活力。在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内开放亦是大势所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国未来经济制度结构的演进与变革的影响力正在加强。本文以台湾地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体制演进中的银行民营化改革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台湾银行业在民营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成因。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中,中国推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并且各地方政府均以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为首要责任。作为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有其特殊性。因此,研究中国财政分权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财政分权理论及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希望可以对中国财政分权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金融业面临全球化和混业经营发展的挑战,如何有效借鉴其他地区在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意义十分重大。本文旨在讨论台湾在1980和1990年代推行金融自由化进程及其产生的金融困局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台湾金融自由化改革过程对我国大陆当前的金融改革的一些启示。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二部分介绍台湾金融自由化的内容;第三部分为金融自由化下台湾面临的金融问题;第四部分分析导致这种混乱和危机的主要原因;最后一部分提出台湾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对大陆金融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美非对称相互依赖与权力变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之间存在非对称相互依赖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外交、贸易、投资、经济自由化与技术等领域,不过这种非对称相互依赖正随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逐渐削弱、中国世界政治经济地位的渐趋增强而发生演变。文章通过构建声誉模型,试图阐释中美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过程。文章认为这一过程可以分为美国占绝对优势、显著优势、相对明显优势、比较优势四个阶段。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文章指出两国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政治与市场的交互影响、要素比较优势的动态差异,其中市场体量尤其是中国市场体量是决定中美权力资源配置的关键要素。虽然目前在中美双边关系中美国仍处于有利位势,但是中国的权力位势正在逐步增加。文章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中美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推动中美权力变迁的内在动力。文章认为,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中国经济自由化的扩大、投资权力的增强和技术实力的上升,有助于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与经济权力;中方应抓住非对称相互依赖变迁中有利于中国变化的趋势,积极推进对美合作共赢战略,将中美关系引向对称依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米尔斯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学思想,他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深刻地探讨了社会学与政治的关系,在《权力精英》中研究了美国社会结构,提出了权力精英理论,在《听哪,洋基!》中对古巴革命进行了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美之间存在非对称相互依赖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外交、贸易、投资、经济自由化与技术等领域,不过这种非对称相互依赖正随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逐渐削弱、中国世界政治经济地位的渐趋增强而发生演变。文章通过构建声誉模型,试图阐释中美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过程。文章认为这一过程可以分为美国占绝对优势、显著优势、相对明显优势、比较优势四个阶段。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文章指出两国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政治与市场的交互影响、要素比较优势的动态差异,其中市场体量尤其是中国市场体量是决定中美权力资源配置的关键要素。虽然目前在中美双边关系中美国仍处于有利位势,但是中国的权力位势正在逐步增加。文章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中美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推动中美权力变迁的内在动力。文章认为,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中国经济自由化的扩大、投资权力的增强和技术实力的上升,有助于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与经济权力;中方应抓住非对称相互依赖变迁中有利于中国变化的趋势,积极推进对美合作共赢战略,将中美关系引向对称依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权与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一个最优分权程度的理论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已有的理论认为分权可以使得地方政府更好地发挥其信息优势,同时,分权也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好的经济激励,因此,分权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但是在经验研究上,中国的分权改革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认为,分权也可能带来一些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利的影响,其中,由于地方政府的战略性经济发展政策和对经济的干预而导致的经济资源误配置是分权所带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本。因此,在理论上可能存在一个最优分权结构,偏离了最优程度的分权反而可能对经济增长不利。  相似文献   

14.
1984年11月6日,蒋经国针对我经济改革,主持了:“‘新内阁’上任后的首次”财政会议,提出朝“自由化、国际化”方向改革台湾经济“制度”,力图克服台湾经济脆弱,投资意愿不振,贸易畸形膨胀的三大难题。本文拟就台湾最近提出经济“自由化、国际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书研究了美国银行业怎样从政党控制走向自由开放。在美国建国及其制度创建中,精英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领导了美国革命,建立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并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起代议制,但他们未能阻止党派的兴起。相反,精英利用党派来控制议会,并用政治权力争夺诸如成立银行等经济特权。在政治与经济博弈中,精英们认识到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利绑定在一起的制度会因政治更替而使银行利益有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是“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的紧密结合。“政治集权”下主要基于相对经济绩效的晋升考核制度是地方政府激励的基本源泉;“经济分权”则给予了地方政府必要的资源支配权以保障这种激励效应的有效性。本文在将地区要素禀赋差异约束纳入模型后得出的基本推论是,“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将会加剧地方政府为谋求私人利益的“攫取之手”行为。我们以1998—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的计量检验结果也发现了财政分权指标与腐败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这个发现是比较稳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本文的理论推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1996-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的财政收入、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整体规模正相关,"怪兽"理论在中国不成立,主要原因是,在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在财政竞争和官员晋升竞争的压力下,更加积极地开展财政支出竞争(特别是注重扩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支出规模),导致地方政府规模不断扩张.本文认为应改革官员的考核机制和转移支付体制,适度地扩大地方政府自有收入规模,从而将会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媒体瞭望     
《南风窗》2013年第10期找回政治家何为政治家、政治家何为的问题,是该反思和探讨一番了。对于周旋于利益集团之间、权力节制和权力扩张之间、精英和民粹之间的政治家们而言,如何获取民众的支持始终也是头等大事。政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历史对政治家的"定格"显然也不是在个人命运上。如果把政治权力建立在几个  相似文献   

19.
<正>(路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本书研究了美国银行业怎样从政党控制走向自由开放。在美国建国及其制度创建中,精英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领导了美国革命,建立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并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起代议制,但他们未能阻止党派的兴起。相反,精英利用党派来控制议会,并用政治权力争夺诸如成立银行等经济特权。在政治与经济博弈中,精英们认识到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利绑定在一起的制度会因政治更替而使银行利益有丧失的风险,因此逐步  相似文献   

20.
孟德斯鸠是西方近代分权制衡思想的系统阐发者。防止权力的滥用,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是其分权制衡思想的核心价值追求;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以权力约束权力是其实现分权制衡的根本路径。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思想对现代各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具有相当的启示性价值。这一思想的根本局限在于以权力约束权力本身,而忽视了人民群众在权力制约中的作用。要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必须重视发挥公民权利的作用,即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