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首先构建了由经济要素持有者(企业)、科技要素持有者(大学、科研院所)和产业要素持有者(供应商、ODM/OEM)等多主体介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技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阐述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的主要合作模式,以及面向合作对象的利益协调机制,并结合案例企业的四个典型创新项目对比验证。研究发现:多要素持有者介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及其商品化;建立系统的、相互关联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审视技术绩效水平并寻找解决路径,辅以利益协调机制可以调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取向差异问题,进而改善技术创新综合绩效。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关键是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形成有效的产学研协同长效机制,引导和支持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不同创新主体在合作中各展其长、各尽所能.实践证明,产学研协同是科研成果培育的有效途径,也是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实施模式.因此,积极探索和研究产学研协同培育科研成果,对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佛山市三龙湾区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不同创新要素集聚对三龙湾企业科技创新影响不尽相同。在创新主体集聚方面,产学研没有形成协同创新合力;在创新环境方面,金融、交通运输企业集聚对企业科技创新影响不显著,而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在创新条件方面,企业自身资本、人力均能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4.
园区风采     
《中国科技产业》2013,(7):76-79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海淀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以聚集高端创新要素为抓手,以构建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为突破,以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为支撑,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和北部生态科技新区,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加快建立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科技和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明显。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有效管理,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文章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对比了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在专利分布上的差异,梳理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有效管理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机构,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作,可以将科技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促进创新创业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高效、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因此,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孵育企业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与潜力,是推进科技产业化的一项前瞻性、基础性的工作。江苏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经  相似文献   

7.
珠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和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服务企业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为珠海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心已成为珠海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8.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科技企业创业发展的摇篮,通过为初创型企业提供孵化单元,提供优惠政策支撑,提供创业服务支撑,营造一流的创业创新环境,孵化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无锡科技企业孵化器自创办以来,以创造环境、孵化项目、培育企业、造就人才为宗旨,吸引了了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在此研发生产,营造了一个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和人才聚焦的热土。发展才是硬道理,创新才有新发展,无锡科技企业孵化器正是坚持发展不动摇,坚持创新求突破,才取得了各项改革和发展的新业绩。  相似文献   

9.
杭州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体制机制、环境营造、平台建设、主体培育、能力提升、科技金融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综合发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政策以企业为主要支持对象,以后补助为主要财政支持方式,并采取财税支持、融资扶持、人才引进、要素分配等政策工具。实施13年来,提高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了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市场竞争力。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政策给我们的启示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是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多部门的协作机制和专业化的服务机构是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组织保障: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吴玲霞 《科技和产业》2022,22(6):132-136
创新型企业是指自主知识产权突出,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且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且具有持续发展的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创新型企业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生力军。通过走访调研、专家访谈、文献梳理等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分析泰州市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人才投入、资金投入、政府支出以及创新管理4个二级指标体系,每个二级指标体系分别包含4个指标体系,最终形成16个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确定各指标对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程度。根据实证结果,分别从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投融资等方面提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以及管理体系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内容框架,力图构建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得出的结论和成果希望对高科技企业制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给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但是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不尽人意。在对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地位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成因分析,提出了适合广西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岩 《特区经济》2009,(7):60-61
现实中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使河北省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从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并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从产权制度创新、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创新、市场品牌创新、战略创新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最根本的是要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状况的调查,了解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要加强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硬件条件与提高企业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与反馈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新区主导产业品牌战略建设——以南宁高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生新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02-104,126
文章结合南宁高新区的实际分析了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品牌战略建设。文章认为,在南宁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品牌战略建设中,政府方面要做好高新区企业的调查摸底和分类培训指导工作,实行专门化管理、定向帮扶,完善品牌的创建、管理和保护体系;企业方面要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激励企业员工和健全品牌管理体系并持之以恒推进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高技术行业或高技术依附型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大型、微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强,而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呈现哑铃型分布,设有高技术产业园区或工业园区的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般较强。因此,建议应做好企业自主创新的产业和空间布局,并从人才政策、投融资体系、创新激励、创新服务政策等几个方面出台具体措施,以促进河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赵丽敏 《特区经济》2012,(1):252-254
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优势地位。知识产权制度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中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功能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作用,建立一个协调统一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优惠政策,但对其知识产权产出和科研项目的研究还较少,对福建省高企的相关情况进行数据采集与挖掘,通过探索性数据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EDA)了解福建省高企知识产权产出与科研项目的一些特点,以期为相关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金华 《改革》2020,(3):98-110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运用全国61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单位和47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单位的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培育集群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体现了不同地域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特色;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布局依托了地区产业发展优势,满足了协调发展要求;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各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同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在不同行业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创新型产业集群已拥有国际国内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培育集群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业,体现了国家战略;重要细分行业还缺乏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未来,应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连片发展,促进建成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集聚区;促进集群内企业、研发机构、服务机构等的深度分工协作,增强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