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盛顿共识”曾经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深刻地影响了过去十多年的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同时也对俄罗斯等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全球化风靡世界,“华盛顿共识”几乎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种说法。20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反全球化”的运动。该运动则是在于抵制“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政策,它呼吁经济与社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协调发展。在21世纪初的几年中,“华盛顿共识”在国际上开始遭到质疑和批评,其政策的影响力逐渐江河日下。即便如此,研究和分析“华盛顿共识”的政策,对于包括中国在内市场经济转轨,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走出去”战略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引进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赢得了一席之地,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受益者。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事实。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问题的关键是要辨证地看待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既要看到它的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尤为重要;中国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参与这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并学会趋利避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就意味着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整个世界经济的一个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结构将在全球化视野下进行战略调整,产业发展将参与全球范围的国际分工,企业经营必将进入跨国经营时代。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度报告中指出:全球化“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全球化的定义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亦即世界范围各国成长中的经济通过正在增长中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劳务的广泛输送、国际资金的流动、技术被更快捷广泛地传播而形成的互相依赖现象。其表现为贸易、直接资本流动和转让。” 联合国贸发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政府改革也不断深入,企业的很多经营管理理念值得政府借鉴:借鉴“效益与效率”理念,建立效率型政府;借鉴“膻务”理念,建立服务型政府;借鉴“信用”理念,建立信用型政府;借鉴“学习”理念,建立学习型政府。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把结构调整作为制定“十五”计划的主线。中央领导同志强调:“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这表明,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依靠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那么,新世纪之初的经济结构调整究竟新在哪里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前不久接受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采访。 刘国光认为,《建议》突出强调结构调整问题,有着国际和国内的深刻背景。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一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竞争日趋激烈。不管…  相似文献   

7.
“相互依存”和“全球化”这两个词实际上并不完全等同。“相互依存”指的是一种条件,是事物的一种状态。它的程度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弱。而“全球化”则是指一种不断增加的东西,它只会不断的发展,扩大,而不会时而扩大,时而缩小。“全球化”是“全球性因素”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一体化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复苏乏力、贫富差距扩大等经济问题与大国间的政治博弈,导致“逆全球化”现象频发。“逆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表现在宏观层面通过贸易限制政策,大大缩减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外商直接投资;在微观层面,欧美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构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该价值链不同于欧、美、日为主形成的区域价值链,而是在中国构筑区域经济合作、合作共赢、打造命运共同体进行国际区域分工的尝试,是以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其连接了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价值链的构建,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维护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以及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什么?它是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和新发展、新格局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探索、一种求解。在本中,作就“创新”与“规范”,创新与经济全球化等问题,引经据典,纵横捭阖,谈古论今,颇有见地,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王韧 《上海经济研究》2003,66(10):13-18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Stolper-Samuelson)定理论证了全球化条件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必然性。但世界各国全球化的实践却表明,这并非一条“经济法则”,而且完全奠定在这一定理基础上的全球化也将面临世界性“反全球化”运动的挑战。本文认为:相对静态的Stolper-Samuelson定理并不能涵盖不同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各国在全球化条件下居民收入分配的动态迁移;而90年代以来全球性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实际上只是西方价值观念主导下各国收入分配曲线恶性迁移的结果;要在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居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就必须通过价值观念的一元一多元回归来推动各国收入分配曲线的良性迁移。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后者发展尤为迅猛,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极大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张,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思想,“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壮大县域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本文介绍了一些重要机构对“新经济”的概念和定义,分析了“新经济”核算产生的影响及给政府统计带来的严峻挑战,最后列举了我国有关“新经济”核算开展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面临着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信息化,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迎接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建立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基础之上的新经济,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新经济对我国“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新经济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之上的,以高新科技产业的增长、互联网的推广以及电子商务的拓展为特征的新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作为新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14.
“剑桥发展经济学反思高级项目”上,欧美和联合国“非主流”学者就全球化等问题表达了不同于“主流”观点的看法,可以概括为:“目前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以及受其影响的世界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大的政策空间”。这些观点启示我们:要继续坚持兼听明辨的原则;要注意正确把握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彦 《杭州研究》2005,(2):35-37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化产业将成为2l世纪喷薄而出的“朝阳产业”,中国新兴的“第五产业”、未来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而中国的茶化源远流长,杭州的茶叶经济历史悠久,所以,茶经济与茶化的有效结合,将对杭州打造“茶都”品牌城市,提升杭州化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沪港经济》记者:在我们的交流中。常听你说起“悟”,你怎么理解“悟”的含义呢? 谷庆:“悟”是人在提升自己认知水平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细节、事件和得失结果构成,而“悟”就是对自己的得失、成败的反、归纳,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欣 《沪港经济》2008,(10):64-64
《沪港经济》记者:在我们的交流中。常听你说起“悟”,你怎么理解“悟”的含义呢? 谷庆:“悟”是人在提升自己认知水平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细节、事件和得失结果构成,而“悟”就是对自己的得失、成败的反、归纳,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地深入发展,国内各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等矛盾日渐突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同心”思想,不仅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当前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和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同心’’思想为统一战线的理论指导,同心同德谋发展;以“同心”思想凝聚共识,同心同向求创新;以“同心”品牌为依托,同心同行创佳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六大原则之一。其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九五”计划就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经过“九五”、“十五”时期,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对此,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各抒己见,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讨,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恩涛 《山东经济》2011,(4):106-111
税收竞争是经济开放和全球化下的一个突出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国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从前期复杂假设下的简单模型到后期简单假设下的复杂模型,从传统观点认为税收竞争导致国家间社会福利的“竞次”到新政治经济学观点的“竞优”,从强调税收竞争的福利结果到侧重于税收竞争的衡量和协调,等等。税收竞争研究侧重点的改变既表明了税收竞争研究从前期侧重于纯理论的模型论证向后期侧重于现实情形的经验描述的发展趋势,也表明了税收竞争研究的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