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4月份以来,房地产投资、供给和需求增幅均有回落,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较大,全年将接近2002年的增长水平(21.9%)。房屋投机性需求得到初步遏制,住房的合理性消费需求仍然较旺。房屋供给增幅回落幅度大于房屋销售的回落幅度,房屋空置率下降,预计2004年房屋价格继续稳步上涨。下一步宏观政策的重点,应在调控政策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保持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稳定房地产价格。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继续供需两旺,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759/6。2004年在经济继续较高速度增长的情况下,预计房屋需求继续旺盛;国家进一步采取调控措施,将会减缓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但总体上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下,房地产价格涨幅将略高于上年水平。2004年建议综合采用行政的、经济的调控政策,按照市场需求调整房屋供给结构,严防投机性房屋炒作,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  相似文献   

3.
陆晓逊 《沪港经济》2004,(12):47-47
最近,关于房地产价格是否有泡沫的争论甚嚣尘上。 以国外投资银行经济学家们为代表的论点认为,中国乃至全球都有房地产泡沫,甚至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而以国内房地产商和部分境内经济学家为代表的论点认为,房屋需求是真实的,房价还要继续涨,甚至会长达20年。网上的读者则大多数对疯涨的房价非常不满,支持"泡沫派"的论点。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今年第一季度销售新住宅1175套,比上季度的870套增加了35%。  业内人士认为,第一季度新住宅销售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开发商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降低了房屋价格,从而刺激了买气。新加坡城市重新规划局估计,第一季度该国私人房地产的价格下跌了3.7%左右,去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私人房地产的价格下跌了2.8%。市场人士预测,今年第二季度私人住宅价格还会再跌3%~5%,导致上半年房价跌幅达6%~8%。  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的房地产投资销售额约为10亿新加坡元(约合5.9亿美元),比上一季稍跌,比去年第一季度下跌了近6…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经济增长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产出的价格。房地产价格的成本效应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房地产价格通过影响当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成本,继而影响本地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影响本地产出价格的变化及地区经济增长。文章以上海市为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别分析了1998年至2006年33个连续季度中上海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房屋租赁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房屋销售价格水平和房屋出租价格水平对上海产出价格总体水平没有影响,即上海市这一段时期内房地产价格的成本效应并不明显,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上海市目前高涨的房地产价格还没有对其城市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各界答案不一。但是以下事实却无法否认:一是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二是住宅和地皮已经成为热炒的投资品;三是房地产贷款超常增长;四是房屋空置率超常提高。笔者认为,我们在操作层面必须面对事实,不可小视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及其治理。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我国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经济企稳向好。那么,如何治理我国的房地产泡沫呢?  相似文献   

7.
2004年第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趋缓,房地产供求矛盾仍然存在,价格继续上涨。由于住房消费需求旺盛,供给结构不尽合理,房产质量、功能提高,土地、建材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推动房价继续上涨。在调控政策作用下,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和需求的增长幅度将继续平稳回落,房屋价格涨势趋缓。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在稳定房地产价格的基础上,为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2003年1季度,全国房地产价格在去年上涨的基础上继续较快攀升.据全国三十五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显示,一季度与去年同季相比,房屋销售价格上涨4.8%,土地交易价格上涨8.5%,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7%.  相似文献   

9.
沈克明 《新财经》2010,(2):108-109
旅美学者沈克明较为细致地介绍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并和中国进行了对比。对比之下,他认为中国消费者对房屋价值的认识还不够成熟,一旦消费者认清房屋价值的关键所在,中国目前不少所谓高端别墅的价格将会大幅缩水。 当然,中美房地产市场不尽相同。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土地、房屋是稀缺产品,价值、价格的衡量因考虑多种因素。但无论如何,文章给读者带来了一些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思考,也让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一个多层次、完善成熟的市场:既有天价房,也有一般老百姓消费得起的普通住房,更有政府为低收入者提供大量“廉租房”。特别是美国政府对贫困人群住房问题的关注,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缘何这般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及空置房屋的不断增加,房地产市场再次引起了市场人士的广泛关注."泡沫论"、"过热论"扑面而来,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房地产有没有泡沫,这种过热会不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态势及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刘子硕 《中国经贸》2016,(19):38-38
房子作为人们居家之地是生活的必需品。本文从房地产价格的概念入手,简要分析了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对今后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报告》2005,(148):1-15
今年上半年,连续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投机性需求得到抑制,房地产价格在高位趋稳。随着调控措施的继续落实,预计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将继续减速,房地产价格涨幅将逐渐回落,全年房屋价格涨幅将低于上年。但应关注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尽快完善和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虽然房地产投资增速在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缓慢回落,但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大城市房价大幅上涨,投资性需求较旺,房屋交易价格与租赁价格差距较大,说明房价与实际需求有一定脱节,反映出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局部过热的状况,应当引起重视和及时解决。2005年持续出台的调控措施,将使房地产价格涨势趋向平稳,预计全年房屋价格涨幅将低于上年。  相似文献   

14.
程帅帅 《中国经贸》2010,(16):135-136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通过住房供给结构和需求层次的角度对中国高房价的原因进行相应分析,认为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使得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严重不足而且在商品房市场中,开发商瞄准市场中的中高端客户,使得商品性的低端用户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失衡时导致中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顾凡 《中亚信息》2006,(5):33-34
不动产市场价格的上涨就像压在人们心中的一块石头。二手房的潜在购买者已经很清楚,推迟购房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房屋的价格已经不可能下降,必须趁早解决住房问题。但和房屋价格一样,房地产中介服务的费用也很高。能否靠他们来节约钱呢?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业素有“准金融业”之称,利率的波动对其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供给需求理论和金融市场理论中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总结了1996年至今中国利率调整和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关系,探讨了理论与实证偏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利率对房地产价格调控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5,(11):30-31
当《经济学家》杂志在2002年设立它的全球房屋价格指数之时,个人房地产市场才刚刚显露出它上涨的趋势。而今天,在我们调查所涵盖的20个国家中,房地产市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半数的国家,房屋价格在近2年内增长了近10%。  相似文献   

18.
维佳 《中亚信息》2004,(6):39-39
最近,莫斯科市房地产建设投资咨询委员会召开圆桌会议,讨论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会议主要议题是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出现危机,如果会出现,又在什么时候。与会者一致认为,2005年初莫斯科市住宅小区的房屋平均价格仍将保持在每平方米2200美元的水平上。对此,俄罗斯房地产市  相似文献   

19.
於晖  赵欣 《理论观察》2007,(4):174-175
拆迁估价是指为确定被拆迁房屋货币补偿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对其房地产市场价格进行的评估,并将估价产生的结果作为拆迁补偿的相应依据。房地产估价的价值标准问题是一个影响房地产估价整个过程的重要问题。从估价方法的运用到估价结论的确定,都要受到房地产估价的价值标准的影响。在以拆迁补偿为目的的估价中,我们估价所得到的价格是非公开市场价格还是公开市场价格?拆迁估价所体现的市场应该是什么市场?笔者就此谈些浅见:一般房地产估价中“公开市场”包括要素有:一是买者和卖者完全出于自愿;二是具有适当的…  相似文献   

20.
上半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特别是二季度,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我省房地产市场呈现理性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我省房屋价格、土地交易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3.5%、3.5%,涨幅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回落5.5、9.5个百分点,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呈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