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企业可尝试利用海外科学家联合成立海外研发中心共同研发,上海复星医药模式是其中代表1997年,国家出台了《鼓励设立中外合作合资研发中心暂行方法》,掀起了外商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热潮,其在华R&D机构增长空前迅速。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转变对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策略。研发投入的主动性稳步提高、研发投资项目巨型化趋势不断加剧,技术层面上已由开发型转为研究型,产业层面上由成熟型转为先导型,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上海企业可尝试利用海外科学家联合成立海外研发中心共同研发,上海复星医药模式是其中代表1997年,国家出台了《鼓励设立中外合作合资研发中心暂行方法》,掀起了外商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热潮,其在华R&D机构增长空前迅速。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转变对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策略。研发投入的主动性稳步提高、研发投资项目巨型化趋势不断加剧,技术层面上已由开发型转为研究型,产业层面上由成熟型转为先导型,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蔡悦 《改革与战略》2008,24(2):38-41,54
随着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地位的逐渐形成和加强,向中国转移研发能力、提升其在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共识。文章论述了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我国的扩张与实施的内涵,指出了跨国公司日益增加在华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的重要特征。并且就我国企业如何学习借鉴跨国公司本土化研发投资经验,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优秀人才流失、投入不足、与其他研发中心的沟通合作不顺等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技术改造,特别是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进一步凸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快了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它们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采购基地.  相似文献   

6.
梁峻芳 《北方经济》2006,(19):54-55
自1994年北方电讯投资成立了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研究开发中心以来,微软、西门子、IBM、英特尔、朗讯、摩托罗拉、宝洁等公司相继在华投资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实验室,或宣布大型的研发投资计划,这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重大调整,是伴随着生产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品牌本土化和采购本土化而出现的新趋势.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00多家已在中国建立了700多个研发机构,中国已经成为外资设立研发机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土化加速发展的深层动因,对于我们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有效利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溢出效应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199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从最初与中国的科研机构、大学等合办研发机构开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独办研发中心进入中国,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势不可挡。从目前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态度来看,对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仍是持积极和鼓励的态度,包括各类政策的实施也呈现出推动此类研发中心进入中国的趋势。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增加对华投资,有些甚至把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加快了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报告》2006,(193):3-7,F0004
联合利华在上海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对中国本地经济带来了诸多好处,由此可见,一方面中国已具备吸引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多种研发中心的条件,男一方面,只要积极促进人才和信息的流动,就能使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产生更大的示范和溢出效应,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0.
任丁秋  刘畅 《首都经济》2007,(5):116-118
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瑞士迅达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瑞士企业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自2004年以来,瑞士企业明显加快了对华研发投资的步伐.目前.瑞士在华企业约有300余家,涵盖几乎所有行业,包括农业、工业和建筑业、服务业诸多部门.其中14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了研发中心。瑞士企业在中国利用本地人力资源.积极开展研发活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快速满足市场需求,成为一个引人注目,充满活力的创新群体。研发是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其中就包括发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北京应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瑞士企业研发投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间的购并活动就逐步拉开了帷幕。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方式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跨国公司在华购并投资的模式开始出现。可以预见随着政策对跨国公司在华购并限制的完全解冻,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购并方式进入我国。  相似文献   

12.
李莎 《改革与开放》2004,(1):24-24,C001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是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一个新的表现。近几年,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华采购力度,它是跨国公司实施其全球化战略的需要,也将对中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台资研发中心在大陆的分布状况及其与投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与开发(R&D)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台商在大陆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升级,研发中心也在逐渐增加。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文从时间、空间和产业三个维度研究了大陆台资研发中心的分布状况,结合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特点,分析了台商研发中心与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以期探索出台资研发中心与其他国家(地区)在华研发中心分布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从而为制定相关的外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从最初与中国的科研机构、大学等合办研发机构开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独办研发中心进入中国,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5.
梁峻芳 《北方经济》2006,(10):54-55
自1994年北方电讯投资成立了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研究开发中心以来,微软、西门子、IBM、英特尔、朗讯、摩托罗拉、宝洁等公司相继在华投资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实验室,或宣布大型的研发投资计划,这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重大调整,是伴随着生产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品牌本土化和采购本土化而出现的新趋势。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00多家已在中国建立了700多个研发机构,中国已经成为外资设立研发机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新趋势和对投资环境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建 《开放导报》2003,(6):25-27
随着中国整体投资环境的进一步透明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从全球产业布局战略高度,重新确定中国在其业务增值链和营销网络环节中的定位,将对华投资视为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逐步提高在华投资企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把中国作为跨国公司世界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并加大对服务贸易业的投资力度,积极探索和推动在华设立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加快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有银行外汇管理的对象中跨国公司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对跨国公司经营活动执行外汇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一定困难,诸如投资外汇管理方面、外汇管理的可操作性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国有银行如何执行针对跨国公司的外汇管理政策,以达到发挥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国有银行对跨国公司进行外汇管理的难度一是跨国公司内部对交易的定位和做为主权国家对跨境交易的定位之间产生了冲突。对跨国公司来说,其在中国设立的企业只是其中的一个生产车间而已,但是对于国家来说,这种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对北京主要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进行鉴别,总结归纳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不同战略类型。同时,本文考察研发战略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中国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国企业等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知识交流形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与中国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明显受制于其在华研发战略,并与其人员本地化程度、生产营销网络的本地嵌入性,以及在华知识交流渠道的多样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而设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中心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新热点之一.文章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D中心的动因、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利大于弊,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对跨国公司供应链社会责任内涵进行了界定,随后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强化供应链社会责任的行为表现,并指出,当前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社会责任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供应链环节的污染转移,供应链责任管理形式化,供应链关系失衡,“验厂”结果失真以及我国缺乏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系统规制等五个方面。针对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对策建议;约束跨国公司的超强市场力量,建立良好、平衡的供应链关系;发挥供应商经济利益共同体的积极作用;完善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