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口贸易在国际技术扩散中可通过外溢效应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从而提升产业结构成为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本文构建了宁波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模型,对宁波2002年~2007年的28个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2.
罗巧云 《特区经济》2008,(3):118-120
江苏和广东是我国FDI流入最为集中的地区,有关资料显示,两个地区的外资流入量占我国外资流入量的60%左右,同时流入两省2/3的资金流向工业。本文检验了1995~2006年间江苏与广东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同时检验了FDI外溢效应影响因素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和R&D对外溢效应的影响。研究认为,从总体上看两省利用FDI有正的溢出效应,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毛其淋 《新疆财经》2009,(3):40-45,58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对外资引进现状的考察,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FDI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I在长三角地区存在显著的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长三角地区开放的市场环境和自主创新能力对FDI的技术外溢产生了正面影响。此外,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对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的作用较小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FDI能对引入国的经济带来外溢效应,在我国资金充裕的条件下,FDI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本文分析了FDI技术外溢效应的传导机制,并对FDI与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的中国技术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的技术进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西部省份陕西省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因素的影响,FDI的技术外溢效应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国际服务外包、技术外溢与承接国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三个部门的开放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对承接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服务外包产生的技术外溢对承接国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要受到承接国的贸易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国内外技术差距等因素的制约。承接国的贸易开放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存量越多,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越大。在具有一定的技术吸收能力的基础上,当承接国与外包国的技术差距水平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时,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够获得较大的技术外溢效应。本文的分析结论对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一个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内生框架,分析了FDI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差异.利用1990-2004年省际数据,发现FDI在中国各地区发挥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别.FDI作为一种资本形式,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对中部地区边际作用较大但不明显,对西部地区作用甚微;FDI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技术外溢和资本挤入效应,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挤入效应而不是技术外溢效应,在西部地区,资本挤入和技术外溢效应均不明显.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有助于吸引FDI进入,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能显著提高FDI的吸收规模.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西部地区吸引FDI的进入和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出口贸易不仅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静态效应,还具有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动态外溢效应,但从出口国角度考察出口贸易外溢效应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外溢效应发挥的主体是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则不明显,在欠发达地区,一般贸易出口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而在发达地区,加工贸易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政策导向应该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平衡发展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促进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化。  相似文献   

8.
郑云 《世界经济研究》2005,(12):69-73,78
本文首先运用Panel Data测算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FDI技术外溢效应, 然后分析了两地区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R&D以及不同类型的FDI(来源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 FGI和来源于欧盟、美国、日本的FDI)对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不同地区的FDI具有不同的技术外溢效应,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以获得更加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人力资本这一技术吸收能力因素,分析区域人力资本影响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外溢效应。本文首先对我国出口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演进阶段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区域人力资本角度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影响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在东部地区较强,在中西部没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60,自引:3,他引:157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 ( Panel Data)模型方法 ,对 1 995 - 2 0 0 0年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 2 0世纪 90年代后半期 ,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商投资在总体上对内资部门产出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商投资的外溢效应为正 ,但这一外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太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跨过外商投资起积极作用的门槛 ,而东部地区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升已使外商投资的正向外溢效应变小 ,中部地区当前外商投资的正向外溢效应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1.
要素投入、技术外溢与信息化的生产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从要素投入和技术溢出两个角度出发,本文把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界定为增长效应和效率效应,继而探讨了两种效应对经济作用的机制与联系。在利用2001~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后,本文发现,中国信息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是对于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无论是作为要素投入的因素,还是作为效率影响因素,区域信息化的差异都能解释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差距;相对于信息化要素投入的增长效应,信息化的技术外溢更能反映信息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推进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加强信息产业的发展,发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而且重在发挥信息化在经济中的技术溢出和资源配置作用,以此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余雪锋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59-162
文章从行业、城市和因果关系三个层面出发,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浙江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最后得出FDI(外商直接投资)能通过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促进浙江经济增长的结论。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外资政策时不应该只一味强调引入外资的数量,而必须从影响FDI技术外溢效果的诸种因素出发,充分发挥外资对当地内资企业的辐射作用,以促进浙江经济长期增长。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8年浙江省教育厅  相似文献   

13.
陈迪锋 《改革与开放》2011,(16):117-118
本文采用1978-2009年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主要运用时间序列方法中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技术,对宁波港港口吞吐量与宁波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得出促进宁波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临港产业是当今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首选产业,临港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国际产业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在全面把握临港产业概念的基础上,从产业转移效应、要素流动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三方面,深入分析了FDI对临港产业集聚影响的传导机制,为港口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羽  朱子凯  贺扬 《世界经济研究》2012,(6):70-74,86,89
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已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对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其中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FDI与本土企业的技术差距,进而采用面板数据以及交互项检验的方法,针对技术差距对FDI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相对国内企业越先进,行业内的国内企业获得水平的技术溢出效应越大,但该获得的后向技术溢出效应则越低。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最优的引进外资企业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取决于行业特征和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6.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Taiw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use of Taiwanese industrial data to investigate two potentially important roles of human capital on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i.e. factor accumulation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we find that human capital accounts for 46% of output growth in aggregat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from 23 to 84% in two-digit industries. Significant 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s were found within Taiwan's manufacturing sector. For aggregate manufacturing, a roughly 29% of total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 gives a private return of 7% while the external 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 is 22%. For the two-digit industries, the inter-industry effect of education measures two to three times its intra-industry effect. Contrary to the Lau-Young proposition, we find that technology change in terms of knowledge spillover contributes 39% to the output growth of Taiwan's aggregate manufacturing and from 12 to 42% to that of the two-digit industries. Our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externalities, growth accounting based on macro data may be misleading in interpreting the sources of growth.
In addition, the case study of Taiwan suggests that opening trade broadens opportunities, and hence increases the return on human-capital investment. However, our estimation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in terms of capturing the growth benefits from trade, threshold levels of human capital exist in most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迅猛发展,工业企业作为宁波民营企业的主体,其"走出去"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宁波工业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宁波工业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服务中介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oposes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nexus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erms of spillover effects. It i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ory and consists of two versions of the two-sector model. The framework is applied as a prototype to the case of Taiwan’s use of deflated annual data for 1961–1995.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illover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leading version dominate those of the real-fostering version in the case studied. Although these spillover series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variables, they hardly reveal the structural changes caused by the events of financial deregulation.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productivity of a public (government-funded) R&D project improves when the aggregate R&D investment in the same technology field increases. Based on the unique project level data that cover almost entire public R&D projects in Korea, this paper shows that aggregate investment in other public R&D projects in the same technology field increases a public R&D project’s outputs both independent of its project expenditure (additive spillover effects) and interactive with its project expenditure (multiplicative spillover effects). The spillover effects from the aggregate private R&D investment in the same technology field also exist, but to a much lesser extent.  相似文献   

20.
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检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1998~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FDI在不同地区引发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了FDI对我国创新能力的溢出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状况、金融发展程度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对能够引发积极的创新溢出效应的各因素的门槛水平进行了具体测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