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在新的时代提出了和谐发展和绿色转型的要求,共生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共生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运用,开创了共生理论由生物学领域向社会学,以至于经济学领域的拓展和延伸.共生效应的实现为包容性增长范式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包容性增长与其生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结合为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模式.文章正是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共生理论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包容性增长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共生理论与包容性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交集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通过分析,可以为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观念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合作、共生、共赢是现时代背景刺激国家经济发展与促进世界经济恢复的新对策。以开放融通的姿态对接双边和多边产业合作环节,在国家间构建分工合理的产业链条,是走向联动发展、共生共赢的必然选择。共建"一带一路"承载着各国打破发展瓶颈、共享发展成果、构建产业联盟的热枕期许。本文将基于共生视角,围绕内涵界定、主要模式、共生环境等三方面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产业合作关系,并为推进互惠共赢发展提供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三群是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开放复合系统。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了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复合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要素,探讨了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三种共生关系的特点,选择了"三群"复合系统演化的共生模式,并且揭示了内在的共生演进机制。在此基础上,以厦漳泉同城化为例,提出促进"三群"复合系统共生演化的对策,以期提升我国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北部湾"是我国区位优越,产业同构严重,发展滞后的地区。进行产业合作是实现该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生物共生与区域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通过应用共生理论分析"环北部湾"区域产业结构共生系统的优化和升级问题,得出该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应从宏观上设立"环北部湾"合作理事会,以此协调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培养产业合作的共生环境,畅通共生界面;中观上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根据产业间的适配性布局城际战略产业链,拓展产业合作内容;微观上建立高效市场体系,增强各经济主体(企业)的共生活力。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分别从制定共生战略,建立共生制度和优化共生路径三个方面提出促进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集群视角,结合产业集群和集群共生已有研究成果,运用共生理论,系统分析和研究了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共生关系类型。并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对应的共生关系类型,构建了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总体模式。最后,结合陕西装备制造业的地域分布、产业特点、科研和技术能力等,提出了促进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共生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陕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成长目标推出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组合模式设计。在共生理论视域下提出“旅游产业组合共生”观点。目的在于凭借旅游区域内在性质兼容以及存在时空联系的旅游地平台,在同一共生环境中通过交互式作用协同运营,达到区域整体旅游业均衡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对以运营管理方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产业园生态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并进一步从动力机制、进入退出机制、信任机制三方面构建电子商务产业园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选取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河南省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商务产业园生态系统是随着共生模式演化而发展的,是由偏利共生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演化,最终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企业间关系结构及其共生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关系灵活性视角把企业间关系结构划分为权力科层结构、交易耦合结构和协同网络结构,从规制方式、权力依赖、关系复杂性、关系重要性、关系变革等五个维度探讨了三种关系结构的核心内涵及其特征;然后构建了企业间关系结构共生演化的动力模型,并认为在内核驱动力、产业推动力和市场拉动力的共同作用下,企业间关系结构的共生演化会形成一种高度复杂化、差异化且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多维结构.这种在波特实体企业竞争战略框架下看似无法实现的整合机制,在本文以PC行业为例的企业间关系分析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区域工业共生网络作为区域工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构建途径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目前区域工业共生网络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大致形成了区域工业共生网络形成动因、区域工业共生复杂性的度量、生态工业网络的柔性及稳定性、区域工业共生系统的演化、基于社会网络系统视角的研究、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实践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可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10.
项园 《特区经济》2013,(9):14-15
本文通过对竞争式、垂直分工式、融合式、互补式等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引入了共生理论概念。阐述了深港合作的发展阶段和合作模式,指出了深港区域合作是"共生"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跃婷 《科技和产业》2022,22(5):346-354
随着各地纷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批区域创新高地竞相涌现。然而,创新发展的地区协调性仍显不足,地区间差距较大。为探究地区间差距存在的具体原因,运用有关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并进一步运用线性回归和岭回归方法对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平台、共生网络、共生环境影响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共生基质和共生平台,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网络对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从而得出政策建议:相较于重视创新投入和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和促进创新合作同样值得加大重视程度,这有助于促进地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和区域创新格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怡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6):101-104
作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工业共生网络内部企业间的行为对其稳定运行有着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工业共生网络中的投机行为和风险的分析,提出了工业共生网络战略联盟,并构建了基于动态合作博弈的联盟收益分配模型,该模型探讨了利润分配比例确定和不确定下联盟内企业的行为。以此为基础,该文认为在实际构建工业共生网络战略联盟中应从激励和惩罚机制、政府协调和管理机制和联盟的社会责任机制等方面入手维护工业共生网络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协同共生论:数字时代的新管理范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时代管理实践中的无限链接、动态协同、范围经济、不确定性等特征向现有管理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实践界需要新的"范式革命"来帮助组织有效地应对数字化。为了解读数字时代组织面临的新困惑,帮助企业应对数字时代的新挑战,本文提出了协同共生论。协同共生是指组织共生单元通过主动寻求协同增效,实现边界内组织成长、跨边界组织成长和系统自进化,进而达到整体价值最优的动态过程。协同共生的本质是从无序到有序,协同共生论就是用于引导共生单元实现整体价值最优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即通过协同共生效应、架构、管理模型及价值重构关键要素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边界内组织成长、跨边界组织成长、系统自进化,进而达到整体价值最优。本文提出组织内共生、组织外共生及组织内外共生等三种共生态结构,并探讨了实现三种结构的机理、要素、模型与情境条件。"协同共生论"作为协同逻辑、共生状态的有机融合,为探索数字时代的组织和管理理论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覃巍 《乡镇经济》2006,(9):37-41
西部小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一经济一生态三者的和谐共生。西部小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了与所处农村生态环境断裂的现象,本文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资源条件恶劣、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对西部小企业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二元经济结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功能缺住等。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建立西部小企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的机制,并就如何因地制宜实现西部中小企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需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政府调控能力、完善西部小企业发展的评判机制。  相似文献   

15.
工业共生网络是生态工业园内企业生态合作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共生网络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态工业园的成败。本文旨在对工业共生网络系统稳定性的表现和风险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从政府层面提出相应的治理机制,并结合沧江工业园的案例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