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德明 《中国经贸》2009,(24):72-73
随着网络在现代社会的普及,网络游戏和网络虚拟社区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在网络游戏和网络虚拟社区中.用户借助各种网络虚拟物品体验网络世界。而伴随网络而来的,还有网络中因网络虚拟财产而产生的各种纠纷。2003年李宏晨诉北京北极冰科技公司一案,被认为是网络虚拟财产第一案。至此,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现行法律制度中对于网络虚拟财产没有明确规定,法学界却对网络虚拟财产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欲从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入手,分析冈络虚拟财产在我国民法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衍生出虚拟财产在刑法上的保护问题,我国刑法应当对虚拟财产的属性在法律上给予定性,同时制定单行刑法和刑法修正案对虚拟财产给予刑法上的保护.从而规范虚拟网络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3.
刘亚平 《魅力中国》2010,(6):149-150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虚拟财产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针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盗窃案件也悄然增加。但我国现行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对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案件判决不一。本文从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特征、价值及网络盗窃的犯罪性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属于财产的一种形式,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和可支配的动产属性,能够作为盗窃罪的对象,应该受到我国刑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和网络游戏的迅速发展,近年虚拟财产纠纷不断发生,虚拟财产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在法学界也逐渐升温。文章首先对虚拟财产的概念、特征、性质等问题做了界定,然后就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最后在分析我国目前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网络虚拟财产"这一概念体现了网络的强大交互性,不应和"虚拟财产"混用。网络虚拟财产指的是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中具有一定价值且可供支配的用电磁数据存储和表现的现实世界模拟物。网络虚拟财产属性的债权说、知识产权说和新型权利说都具有不可容忍缺陷,难以成立。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物权属性,这是因为一方面它符合民法理论对"物"这一概念的认知;另一方面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物权体系对于相关纠纷有更好的救济效果。在物权定位的背景下,网络虚拟财产属于用户而非服务商所有,其交易应准用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另外网络虚拟财产可以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6.
1网络虚拟财产的界定 网络虚拟财产并非凭空产生之物,其产生需要服务使用者加入并操作网络游戏,付出含有经济价值的有形或无形的投入。相关资料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主要有两个网络虚拟财产是指虚拟的网络本身以及存在于网络上的具有现实的使用、交换、转让价值,能够用度量标准度量其财产性的数字化电磁记录。  相似文献   

7.
黄良友 《特区经济》2009,(12):227-229
目前,我国已将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纳入征税范围。但是,由于征税依据的缺失以及网络虚拟财产交易具有无纸化、电子化、匿名化、无地域限制等特点,给网络虚拟财产交易征税带来诸多困难。为确保网络虚拟财产交易征税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必须从法律上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推行网络实名制,赋予网上交易平台代扣代缴义务,积极推进税收征管的电子化,加强税收协调,从而建立与网上交易相适应的税收征管机制。  相似文献   

8.
张皪 《魅力中国》2014,(2):343-343
虚拟财产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QQ、微博、网店等已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虚拟财产作为一种产生于网络,依存于互联网虚拟空间的新型财产,与传统意义上的财产有很大的不同,而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与分歧,随之引发的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一直为人们所讨论。但我国至今未有相应的法规对虚拟财产的继承予以规制,本文拟从虚拟财产的继承为切入点,对虚拟财产的继承做相应探讨,并对虚拟财产的继承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游戏的出现和发展,由于网络虚拟财产引起的纠纷不断增多,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对于什么是网络虚拟财产以及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应如何界定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玩家的权益被损害时,无法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鉴于我国网络游戏市场的庞大规模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网络经济正迅速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从立法上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进行明确界定,还应努力探索各种有效的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河顺 《特区经济》2008,(6):238-239
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模拟现实事物,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既相对独立又具独占性的信息资源。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存在天然的联系,鲜明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因而应当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网络虚拟财产性质的界定对于保护网络游戏玩家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虚拟财产的性质,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种物权化的债权,以此为出发点,对于网络等变化很快的科技类伴生品,最好用一些临时性、快捷、有效的司法解释型立法来对其进行相应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1.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啸 《中国集体经济》2007,(24):133-134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引发了对法学传统理论在新环境下之适用的思考.我国虚拟财产第一案的发生,凸现了"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界定以及对"网络虚拟财产"在民法上的属性探讨,为今后相关立法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普通大众与网络虚拟财产的关系日益密切,涉及网络虚拟财产的诉讼案件呈爆发式增长。一方面,这令网络虚拟财产评估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评估立法缺失、评估主体不明确、评估标准模糊、评估流程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给司法实践操作造成了较大阻碍。因此,有必要从诉讼的角度出发,对网络虚拟财产评估程序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试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河顺 《特区经济》2007,224(9):224-226
网络虚拟财产是指网民、网络游戏玩家在网络中的数据财产,其性质的界定对于保护网络游戏玩家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本文列举了目前对虚拟财产性质的不同观点,并通过对这些观点的进一步分析,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在性质上是一种物权化的债权,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4.
彭俊宁 《魅力中国》2010,(9):17-17,115
本文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界定,以及分析我国《刑法》盗窃罪的内涵,对其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性质的认定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虚拟货币的现实遭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雅 《产权导刊》2007,(6):13-14
2006年12月中旬,深圳市公安局破获的全国最大的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案,11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该案引起了专家学者对网络虚拟财产的高度关注.据报道,该犯罪团伙非法盗取数百万个QQ号码和Q币等虚拟财产,并在网络上销赃,获利70多万元.针对盗窃分子利用不法手段盗取QQ号、Q币进而在网上销售获利,业界对Q币等虚拟货币、虚拟财产的合法性及监管问题展开了讨论,还有传闻央行将在2007年立法对虚拟货币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6.
于霄平 《魅力中国》2011,(8):121-121
网络游戏的发展,伴随着网络游戏纠纷的频繁出现,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也随之泛滥。由于刑法理论的滞后,缺乏相应的法律对此行为加以规范,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现在司法实践中对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刑事处罚进一步提出完善虚拟财产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的纠纷不断出现。由于现行立法不足,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以及应不应该给其以法律上的保护,在学界存在着争论。本文通过分析虚拟财产的定义、特点以及法律定位,认为虚拟财产具有我国《刑法》规定的“公私财物”的性质,可以作为犯罪对象,并进一步阐明对虚拟财产进行刑法保护的途径和确定“虚拟财产”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翔 《魅力中国》2010,(35):132-133
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虚拟财产同有体财产一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作为有体财产的所有权人,在其自然生命结束之后,财产可以合法转移给其继承人,或者遗赠给其他人。但按照现有法律之规定,作为网络中虚拟财产的所有权人,则无法享受这般法律待遇。然而,无论是有体财产还是虚拟财产,都凝聚着人类的劳动,同样具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样能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本文仅就虚拟财产能否成通过《继承法》加以继承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网络事业发展速度惊人,网民速度正在呈现几何数量级增长.然而,与之伴随的网络虚拟财产遭受损失的个案也屡见报端.虚拟财产保护在实践当中遭遇了重重阻碍,如何寻找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对虚拟财产予以更加有效的保护,这将是文章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引发了争议。我国关于网络虚拟社会的立法工作尚属缺位,但是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和特征,反映出其在现实社会属于交易工具性质,其价值具有现实社会的债权和物权属性,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司法判例。今后需要结合实践,完善立法,对这一新型的财产形式提供更好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