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静 《魅力中国》2013,(32):158-159
本文概述了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现状,分析并探索大学英语听说课改革策略,提出开设语音选修课,转换课内单一教学模式,结合课外网络辅助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采取多元教学评估手段等策略,真正实现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模块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核心目的就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建议的课程设置和个性化教学要求这对矛盾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在师资不足,各种教学条件不利和教学资源短缺的条件下,依托网络平台,将大学英语写作课程进行“版块式”设置,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赵珂 《魅力中国》2013,(23):224-225
大学英语选修课主要是给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资源,目的是通过学生对所选课程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学校应该合理的安排选修课的授课内容,形式多样化,但同时又要合理设置.使大学英语选修课真正起到它的最大效应。  相似文献   

4.
田瑜 《魅力中国》2013,(25):184-184
大学英语选修课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运而生并日臻成熟.但由于存在教学理念陈旧。学生班级大、人数多、英语基础不齐等诸多因素。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本文拟在学界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英语选修课互动教学的策略和原则.以期更进一步认识互动教学的规律,科学的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英语选修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刘慧 《理论观察》2005,(3):92-93
大学英语精读,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素养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它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英语应用技能型课程、语言文化素养类课程、英语与学生专业结合型课程有机地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跨文化交际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而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中追求最佳的课堂效果。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思辨缺席”现象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部分教师思辨意识和能力不足,大部分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不当,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评价方式缺乏合理性等方面。为了解决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匮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及思辨能力,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思辨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英语写作评价形式。  相似文献   

7.
刘晓文 《开放潮》2006,(9):60-61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是指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就在于满足不同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各校对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选修做了一些规定,如我校规定:学生至少要选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10学分,其中:工科类学生至少需选修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4学分,经济管理类课程3学分;文科、经济管理类学生至少需选修理工类课程4学分,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3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改选经济管理类课程)。公共选修课通常由学校教务处整合全校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向全校学生开放,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选修课管理规定进行选修。尽管各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选课流程;但新升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还未完全实现教育理想中应发挥的作用,在其选课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修课程是大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学科知识背景,开阔学生的学术和社会人生视野。本文通过对公共选修课程体系的研究,结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发展,进行了构建公共选修课程体系的研究与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我国大学英语文学课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本文认为文学课程应融入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开设文学公共选修课,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我国大学英语文学课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本文认为文学课程应融入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开设文学公共选修课,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翟夕阳  陈刚  杨光辉 《魅力中国》2014,(25):166-166
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丰富了学校基础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在目前大学教育中,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应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并结合各专业课程的需求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教学内容更加科学、教学模式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分析了健身俱乐部瑜伽健身项目的教学现状,其次从高校学生对开设瑜伽选修课程的希望、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方面探讨了延安大学开设瑜伽选修课的可行性,认为延安大学的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基本可以满足开设瑜伽选修课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健身俱乐部瑜伽健身项目的教学现状,其次从高校学生对开设瑜伽选修课程的希望、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方面探讨了延安大学开设瑜伽选修课的可行性,认为延安大学的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基本可以满足开设瑜伽选修课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是我国大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着十分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模式,并实现了教学系统、教学资源配置及教学流程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余木根 《魅力中国》2013,(34):225-225
高中语文教学分必修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程是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保证,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共性的一面;而选修课程则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发展。因而,必修课具体,针对性强;选修课重拓展,探究性强。可以说,高中语文选修课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多向思维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分析了民办高校公共选修课开设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重点论述了民办高校改进公共选修的措施,主要是:开展多学科课程,扩大课程结构;多角度做好学生选课指导工作;引进安排外籍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公共选修课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开设《科技英语翻译》公共选修课,既能促进学生学习与基础英语的衔接,提高语言交际和使用能力,又能促进专业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校课程决定权经历了权利逐步下移的变化路线,并由此造成了选修课课程管理的诸多不适应。为消解管理的失灵问题,高校可采取以下策略应对:关注课程权力演变下的课程价值负载问题;重视课程和课程体系规划基础信息的收集;选修课管理必须以学校的选修课课程现状为起点,遵循合理性取向;追求选修课的生成性,确保选修课程的稳定性与发展性;在学院考核评价中引入课程和课程体系评价。  相似文献   

19.
张晨霞 《黑河学刊》2011,(9):147-148
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吕梁学院是一所位于欠发达地区的新升本科院校,面,临着从专科教学理念向本科教学理念的转变,其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改进新升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是指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就在于满足不同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各校对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选修做了一些规定,如我校规定:学生至少要选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10学分,其中:工科类学生至少需选修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4学分,经济管理类课程3学分;文科、经济管理类学生至少需选修理工类课程4学分,人文社科、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