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的课文,“文包诗”体裁。这类课文,水到渠成地引出古诗,情景上诗文浑然一体,值得揣摩学习。例如《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文”具体地再现了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而“诗”则是这种情景凝练的表达。引导学生读文赏诗,学生对诗的体验就会深刻。反过来,也可以据诗成文,引导学生感知诗歌所描写的如画美景,想象李白与孟浩然送别的场面,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拓展开去,如果有点儿据诗成文的这种能力的话,可以设想的是,阅读诗歌,学生就会多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2.
吴宓基于自身的文化观念和亲友情感对解放后的土改运动心存异议,因此而感怀发言为诗。诗作泄露后,他因同情地主、批评时政而受到政治责难。吴宓却在忧惧中以"土改诗案"自称其事。从吴宓对"土改诗案"的辩释中,可以看到他主要是从人性、文化等非政治层面去思考问题,其偏失虽然在所难免,但也可看出政治视阀中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即文化、道德、俚俗与政治的复杂关联。吴宓的"土改"诗,为我们重新接近与思考那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有意义的通道,也为我们展示了那一代爱国知识分子宏阔的内心境界。  相似文献   

3.
王萌筱 《黑河学刊》2011,(12):33-34
《商颂》的"商诗说"和"宋诗说"之争自汉代开始延续至今,明清之际儒者王夫之于《诗广传》中提出了独特的"商三宋二说"。通过对王氏生平遭际及其所处时代的考察,可推测其分别以殷商和宋国隐喻大明旧国和南明小朝廷,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情怀。  相似文献   

4.
新批评派重视文本,关注诗歌语言,其多方面的探讨对解读诗歌有如下启示:文字的本意、比喻义及其在新的语境下获取的独特意义,三者之间存在动态的关联,诗歌语言的魅力来源于这些复杂多样的意义的矛盾统一。对诗歌语言多个层面含义的考察有益于对诗歌的深入解读。先锋诗的"反懂性"特点,给阅读与欣赏带来难度,如果用新批评的"反讽"、"张力"等理论去分析先锋诗《剧情》,就为其意义的理解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田子爽 《黑河学刊》2012,(11):37-38
诗钟是清末出现的一种七言联对的文字游戏。分咏体诗钟是诗钟的一种格式,它在题目的制取上模仿八股文的无情截搭题,在作法上运用了八股文截搭题的"钓"、"渡"、"挽"之法,足见与八股文截搭题联系的密切。  相似文献   

6.
皮日休是我国文学史上唯一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诗人,晚唐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诗主张"诗之美也,闻之足以观乎功;诗之剌也,闻之足以戒乎政",多有反映统治阶级之残酷压迫与剥削,描绘人民悲惨生活的佳作,闪烁现实主义光芒。  相似文献   

7.
林楚 《中国报道》2010,(8):56-57
正如中国人所说的"心静自然凉",瑜伽静心冥思、修心养性,对抵御酷暑湿热是绝对有益的。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印度小城镇瑞诗凯诗有"瑜伽一条街",据说,全球60%的有资质的瑜伽教练,  相似文献   

8.
罗隐,晚唐著名诗人,罗隐工诗善文,尤精小品。其诗与罗虬、罗邺齐名,时号"三罗",以隐最为突出。其诗多怀才不遇之感,间有刺时讥世之作,写了大量失意诗、咏史诗,诗风浅易流畅,尤善提炼口语。其咏物诗以物拟人,移情于物,描绘生动,寓意深长。  相似文献   

9.
多年未见老友王林诗,只见他在博客里放进了一批新作,包括他游历创作的照片,深感他近年来身心轻松,画也更为恣意,不禁十分吸引。1993年1月27日南京日报发表了题为《王林诗,金陵画鸡人》的文章。之后海内外众多媒体多次报道了"金陵画鸡人——王林诗"。  相似文献   

10.
田景和  李化 《中国西部》2011,(22):42-43
自东晋陶渊明写出《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后,历代文人墨客便咏唱不绝,乃至于成了后人抢夺的宝贵文化遗产。目前全国已有30多处"桃花源"各自开花,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重庆酉阳县、  相似文献   

11.
刘亚杰 《中国西部》2012,(9):111-111
在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中,笔者见到了如下两位老师"插话"的教学过程。案例一:师:××同学,你来说说你对"泉眼无声惜细流"这句诗的理解。生:"惜"的意思是爱惜……师(没等学生说完):你还可以说是怜惜、可怜。你接着说。生:"细流"的意思是细小的……师(赶紧接着说):你可以说成是细小的水流,那你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生站着不说话了。  相似文献   

12.
王欣 《走向世界》2011,(2):80-83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这首诗,是许多人奋斗的目标,更是许多人心向往之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姚梦 《东北之窗》2011,(18):73-73
由大连报业集团主办的"两岸同春"刘艺书法特展于9月7日在大连市图书馆顺利开展。著名书法大师刘艺近日为报业集团亲笔题字。今年八十一岁高龄的刘艺大师在详细了解了报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影响后,以初唐虞世南《蝉》一诗中的"居高声自远"亲笔挥毫,赠与报业集团。希望拥有四报两刊的大连报业集团能够像诗中所喻那样立身高处,德行高洁,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4.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山水派诗人,以其"清淡"的诗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孟浩然那种冲淡清逸,悠远深厚的山水田园诗赢得了后世读者的永远青睐,更以"红颜弃轩冕,白首卧青松"的高洁人格赢得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深深景仰。孟浩然的清新淡雅诗风表现手法不仅体现在题材之中,还表现在叙述笔调的运用、结构安排、语言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有位易君左,他作《登岱》诗高歌泰山,说:"我欲定此为国山"。定泰山为"国山"之倡议由此提出。易氏提出此说至今,已有80年,纵观近百年间,评定泰山为"国山"的声音一直不曾停歇。新世纪到来之际,"国山"之议更成为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16.
只爱一点点     
郑连根 《走向世界》2010,(12):114-114
李敖写过一首诗《只爱一点点》:"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别人的爱情像海深/我的爱情浅……"针对这首诗,李敖自己解释说:"我相信,爱情本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应该只占一个比例而已,它不是全部,也不该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扯到它。一旦扯到,除了快乐,没有别的,也不该有别的。只在快乐上有远近深浅,绝不在痛苦上有死去活来,这才是最该有的‘智者之爱'……"  相似文献   

17.
窦红双 《理论观察》2010,(6):147-148
本文运用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理论,结合克瑞斯和凡利文的图像视觉语法(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对美国著名现代主义诗人E.E.卡明斯的经典视觉诗"r-p-o-p-h-e-s-s-a-g-r"从语言层面和图像视觉层面进行多方位的解读,希望对分析和欣赏视觉诗及其它具有多模态性的文学作品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白明利好     
《东北之窗》2011,(16):61-61
2008年3月15日,白明利给自己办了一个"退休仪式"。那天,大连日报社的同事姜末和张嘉树满含深情地创作了这幅诗配画,作为报社同仁的礼物赠送给他,画面上的老白,洒汗劳作,栽下一颗"爱心树"。藏头诗曰:"白发青春脚不停,明知花甲也年轻。利人从不图回报,好运伴君乐一生。"这也是老白幸福观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9.
徐庆全 《发展》2012,(2):53+55-53,55
(2011年)4月7日凌晨,鲁迅独子周海婴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对于绝大多数鲁迅著作的爱好者来说,是从鲁迅那首著名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诗,知道周海婴的存在;而《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里,知道周海婴有时候"满脸顽皮"的"真像日本孩子",  相似文献   

20.
吴曦 《中国西部》2014,(35):12-17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农历九月正是"芳菊舒金英"之时,因此,农历九月也被称为"菊月"。每到这个时节,就菊、赏菊、喝菊花酒、吃菊花糕、吟菊花诗等民俗活动,就成为秋风乍起时,全民同乐的雅事、盛事,而这些雅俗共赏的民闻乐事也成为文化中国的基因密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