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新媒体语境下经济新闻报道模式研究维度为视角,从新媒体和经济新闻的概念梳理入手,研究经济新闻传播存在的可读性差、信息服务水平较低、新闻报道缺少分析性以及互动性弱和虚假新闻较多的问题,提出在新媒体语境下经济新闻报道要传播真实准确的信息,增强更多的经济语言、加强深度经济新闻报道和选择民生视角报道经济新闻等策略,满足受众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现如今,我国新闻传播方式也开始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发生改变,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方式具有快捷性和便捷性,同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相比,创新后的新闻传播模式更加普遍化和大众化。因此,文章对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一定基础,进而促进新闻传播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董亚香  董琳 《理论观察》2005,(5):125-126
随着新闻媒体的迅速扩张以及互闻网的大行于世,新闻传播已进入多媒体时代,随之而来的媒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结蒂还是对受众的争夺.因此,传统的主流媒全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了解今天的受众想知道什么,了解今天的新闻采写还存在哪些问题,了解受众的口味,摒弃陈旧的新闻采写模式,为受众提供代表新闻未来发展趋势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的传播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媒体可以提高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城市形象的内涵和品质,提高城市形象的活力和魅力。探索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传播,需要考虑多元主体的扩散式传播、构建传播矩阵的纵深发展、提高传播力度与刷新受众认知、把握传播节奏与维持城市热度、技术与数据驱动的策略优化等五个关键问题。以江门市侨乡城市形象传播为例,从城市形象传播的定位、传播内容创新、传播的模式与载体、传播的符号编码载体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新闻的出现,纸质编辑的基本职能总体上来说并没有改变,但是如果仅仅具备纸质新闻编辑的基本能力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使得受众面临着真实和虚假新闻的辨别;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网络新闻编辑凭借自身新闻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对新闻进行修改和辨别,把最真实和最符合大众口味的新闻挑选出来方便受众阅读。  相似文献   

6.
贺勇 《理论观察》2010,(2):173-175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也称为受传者。新闻传播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让广大受众接受新闻传播者传递的有关信息,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情绪、价值取向和行动决策等。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以受众对新闻的接受为终点。  相似文献   

7.
徐敏 《中国经贸》2014,(17):116-117
以新媒体时代企业的营销变革为研究出发点,介绍了新媒体对现代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为了更好地认识新媒体,对新媒体的内涵做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全面分析了新媒体的特征,包括信息传播受众的分众化、传受关系交互性增强、新旧媒体实现优势嫁接等;以这些典型特征为依据,提出了提高企业广告的精准度、重新审视新媒体背景下的企业品牌公关活动、做好新媒体时代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等几条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金雨峤 《发展》2016,(4):62-64
所谓强制性传播,就是新媒体的运营机构或个人在没有征求公民意愿的情况下,以强制手段扩散信息已达到某种目的的传播行为.作为一种强制性传播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效实用的信息提供给了参与新媒体活动的受众并在同时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到达率,但这种强制性的传播事实上是侵占了公共的传播空间,使受众失去了选择信息、接收信息的自由和权利,降低了信息的传播及接收的有效性.而大学生作为最为积极地参与新媒体传播或被传播行为的群体,更是每天都在受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带来的影响.本文以大学生为例,进行了新媒体强制性传播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谈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闻正在由过去的媒体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即从以传播者的意图为中心向以受众如何利用媒介信息,如何从中获得满足为中心,并根据后者来确定大众传媒效果的方向转变。这是新闻理论扣实践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扣作用,实事求是地分析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并为其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科技的逐渐普及,新媒体行业逐渐发展壮大,人们能够获取到信息的途径也日益增多。目前,我国的大众传媒市场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极的挑战。就电视新闻来看,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也正在面对巨大的挑战。为了使电视新闻仍处于新闻界的领军位置,电视新闻媒体必须准确把握新闻受众的需要,逐渐改变传统的新闻采编模式,制作出能够直击受众内心的新闻节目,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而新的传播环境对政府如何进行危机管理提出新的挑战.文章从政府危机管理与新媒体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管理的新挑战,并对此提出了政府危机管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媛媛 《魅力中国》2014,(8):302-302
通过归纳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对当今借助网络进行的新闻传播进行了总结,概括出其时效性强、传播面广等优势特征。同时,着重对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职业道德失范现象进行了举例和分析,以期对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提供参阅意见。  相似文献   

13.
娄凤娟 《新西部(上)》2010,(5):132-132,138
本文分析了在新时期信息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传播受众的地位和角色,受众是主动地掌控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受众与新闻工作者一样容易获得新闻信息的第一手材料;受众与大众传媒一样拥有随时发布新闻报道和生产新闻产品的能力.同时,受众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在信息来源多、信息量大的面前,受众在选择上又需要获得帮助等等.因此,新时期的新闻媒介必须增强自己的特色,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对特定受众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媒体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的媒介,在传播新闻消息与各类讯息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当前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逐渐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这为广告在新媒体中扎根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今天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中,广告要想传播地更加迅速与广泛,就必须要与新媒体相互结合起来。本文主要针对广告在新媒体这一新兴产业中的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相娜 《黑河学刊》2014,(3):16-17
在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飞速传播的21世纪,媒介每天都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革。而作为地球上最为高级的物种人类,对于信息的渴求也欲壑难填。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人类正在逐步迈进"娱乐至死"的怪圈,并且一度成为新媒体的附庸品。电视媒体经历了受众不断流失,广告投放业务大幅削减,到与新媒体合作的多媒介融合共赢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陈淑丽 《黑河学刊》2013,(3):59-60,84
豫剧拥有地域广阔的受众和众多演出团体的传播者,却日渐陷入危机,如何与新媒体结合进行有效传播?豫剧应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在诸多层面上改变其存在形态和审美方式,包括它的表现方式,传播方式、接受方式,即新媒体应为豫剧艺术融入科技与时尚元素,为其提供多平台传播满足受众多样化专业化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的传播信息的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可。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及时性、信息交互性、内容生动性和受众广泛性的特点,了解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共青团建设中的优势和意义,通过合理运用,推动共青团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贾勇哲 《魅力中国》2011,(10):293-293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是指按杂志的方式组织、编排内容,以传播深度新闻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社会功能来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的电视节目类型。这类节目实际上属于资讯类新闻和评论类节目的结合体,让受众在了解新闻事件本身的同时。也从深层次的背景分析以及事件走势的解读中收获各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赵苗苗  倪锐钦 《魅力中国》2014,(18):264-264
新媒体不仅是近年来传媒领域的热词。从全球视野和国家发展战略来看,也是当前和未来最值得重视的课题之一。受众日益增长的媒介与信息需求是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新媒体对人际传播将有怎样的影响呢。本文慨括与总结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现状。由此对新媒体情境下的人际传播进行一系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珊 《老区建设》2023,(5):23-29
红色文化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运用视觉化方式传播红色文化是顺应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模式变革的必然选择。从理论逻辑看,契合政治传播具象化转向、满足受众视觉表达需求及先进的视觉技术使红色文化视觉传播成为可能;从过程逻辑看,红色文化视觉传播主要通过编码、媒体传输、解码与反馈四个环节实现无意识的嵌入;从实践逻辑看,推进数字化时代红色文化视觉传播需从建构平等对话、优化内容供给、完善把关机制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