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贫困区域分布上的重合。尽管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经济和社会各种因素的相互交织、相互制约,民族地区农村的贫困状况仍然严峻,由此构成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挑战。一、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投入及主要成果“八七”扶贫攻坚期间,中央扶贫资金向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贵州、云南、青海八个民族省区共投入430多亿元,占全国总投资38.4%。国家设立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温饱基金”、“新增发展资金”和“少数民…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在贫困人口众多的东部地区,难点在贫困程度较深的青南牧区,玉树藏族自治州是最偏僻、最贫困、最落后的"三最"地区,是扶贫开发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立足玉树州实际,探索一条有效的扶贫开发之路,对于加快青南牧区乃至全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西经济》2014,(6):22-24
正"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百色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之一,有9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个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区)、506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村,2010年,全市贫困人口169.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48.6%,贫困发生率48.95%,贫困人口绝对数和贫困发生率居全区首位。面对扶贫开发的严峻任务,市委、市人民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农村贫困问题继续缓解但扶贫开发的速度趋缓,贫困分布更加集中,衡量贫困的指标将趋高位,致贫因素日益趋强,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将成为贫困人口中最受关注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解决在一定程度和特定地区仍然存在的贫困问题,中国于2001年5月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二十一世纪前十年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后,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了今后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到1997年底,安徽省还有200万贫困人口,山区、库区贫困人口约70万人,其中深山区、库区有40多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如何打好深山区、库区的扶贫攻坚战,是确保2000年前基本实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关键所在。现根据在深山区、库区的调查,浅谈粗浅看法。一、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十几年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安徽省大块区域性绝对贫困逐渐消失,但贫困人口的分布向深山区、库区收缩,呈现边缘性贫困的特征。这些地区地域偏远,交通滞后,信息…  相似文献   

7.
农村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相对贫困问题,则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切实有效不断地增加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最关键的是要不断提高低收入贫困者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此,我市把扶持对象的能力建设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根本任务,集中主要精力抓5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干部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一、转变思想观念,激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内动力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消极保守,是贫困农民致贫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我市坚持扶贫先扶志的原则,把贫困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摆在扶贫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搞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实现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贫困主要表现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等,但随着  相似文献   

9.
西部是中国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因此。始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西部大开发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重庆、云南、甘肃等省市探索出一条条扶贫开发新模式,使得西部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遇到的问题。海北藏族自治州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实际也是贫困问题,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扶贫开发的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通过“八七”扶贫攻坚,农村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由8000万降至2700万人。剩下的2700万人中50%是残疾人,主要靠社会保障部门解决,另外50%即一千多万人大多生活在资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4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推进移民扶贫工作。即将这些分布在边远深山区,生存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极差,社会发育缓慢的人口移到交通便利,生活条件好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2004年,移民扶贫…  相似文献   

12.
《老区建设》2013,(23):38-39
景德镇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18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及113个市级贫困村。全市现有贫困人口4.63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4.7%。扶贫开发工作已经由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阶段,转到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新阶段。但金市贫困面依然很大,贫困人口依然很多,贫困程度依然很深,扶贫开发在景德镇依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为此,我们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3.
贫困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现象的总体。从这个含义上判断,贫困地区的落后也是全方位的。要实现全国一盘棋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主题只能是加快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是今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主题。贫困地区大多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的特困地区,而对与发达地区日益扩大的差距,采取常规的扶贫开发方式显然难以奏效,从已往扶贫开发实践看,…  相似文献   

14.
探究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贫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敬莉 《特区经济》2006,(12):250-252
由于各种原因,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非常滞后,贫困人口分布众多,而且贫困程度深,治理难度较大,给新疆乃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关系到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意义重大。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贫困的成因,既有区域发展的客观条件造成,也有人文因素的影响。在反贫困的对策方面:一是要注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群众汉语言能力;二是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能力;三是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组织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在地区间的合理有序流动,走劳务输出脱贫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秦巴山区是四川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片区之一,也是贫困分布较广、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区域地理条件复杂、发展基础薄弱,使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和困难。为破解这些难题,实现对秦巴山区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巴中市巴州区根据区域贫困特征,积极探索帮扶机制和帮扶手段的创新,形成了精准扶贫的"巴州经验",为精准扶贫战略在秦巴山区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扶贫攻坚最后决战的时候,内蒙古林西县从扶贫工作的客观要求出发,实施乡镇领导挂牌扶贫工程,确保夺取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林西县是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端的一个国贫县,又是被巴林草原、克什克腾旗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环绕的一个农业县。全县1995年有35个贫困村、6.8万贫困人口,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扶贫开发,到1997年底仅有2.13万贫困人口,但正所谓剩下了“最难啃的骨头”。这些“最难啃的骨头”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干旱缺水,土地贫瘠,山大沟深,信息闭塞,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简陋。…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内蒙古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实施了“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工程、“十个全覆盖”工程、金融扶贫工程、“四个一”工程等,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反馈,在国家贫困标准(2010年不变价人均纯收入2300元)下,2015年内蒙古贫困人口减少到76万人,比上年减贫2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5.6%,下降1.7个百分点。贫困深度明显趋缓,贫困强度不断减弱,国家重点贫困旗县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绝对贫困相对缓解,而相对贫困、发展贫困、贫困刚性、贫困波动性等特征凸显的新形势。为应对新挑战,必须围绕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这一核心,对扶贫目标、贫困标准、扶贫方针进行战略性调整,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强化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产业支持、资金支持和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贫困的地域分布1.农村贫困人口比较分散。1995年全国7050万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区,其中四川、河南、贵州、云南和广西五省区贫困人口最多,分别占总人口的10%、8.3%、7.2%、7%和5.7%。虽然西北部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较高,但由于其人口基数低,其贫困人口规模远低于中部地区之和。总的来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分  相似文献   

20.
景丽  马少虎 《发展》2007,(11):35-36
尽管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已有起色,但贫困问题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继续存在,扶贫开发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全省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技文化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