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必要性1.对农业进行保护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要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对农业进行保护是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从工农业关系的演进角度来看,需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支持工业发展阶段,实行发展工业为主、以农业提供剩余启动工业化的政策;第二阶段是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阶段,农业不再从资金积累上支援工业发展,其剩余用于农业自身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由依靠农业剩余转向依靠工业自身的剩余;第三阶段是工业支持农业发展阶段,农业…  相似文献   

2.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城市的现代化和全面小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这是继第一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次农村税费改革后,对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进行的第三次重大调整,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经济欠发达省区新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三农"难题的破解为视角,通过对湖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今后如何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在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一个互动发展切入点,以又好又快地实现农业优势资源转化增值,促使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经济欠发达省区新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三农"难题的破解为视角,通过对湖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今后如何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在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一个互动发展切入点,以又好又快地实现农业优势资源转化增值,促使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产生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粮食不安全的问题凸显,不解决粮食安全,其它一切生存、竞争、改革、发展就无从做起.本文从粮食安全自身的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及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的河南安全问题分析入手,论述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与河南粮食安全的构建,提出新型工农关系下河南粮食安全战略与机制和实现新型工农关系下河南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新四化"互动充分体现了在信息科技之下的工业、农业、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相互协调的耦合关系。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是社会现代化改革、经济经营模式转型的必要手段。本文从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新四化"之间的相互协调的耦合关系,针对辽宁省的自身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提出了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根据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需要,先后提出并实施了"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从以往的情况看,分别就老工业基地改造或新农村建设的探讨比较多,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分析相对薄弱.因此,本文试图转换分析角度,将两者视为工农和城乡之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并着重分析这一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产品市场和产业结构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既是不同社会制度的更替过程,也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过程。从社会制度的角度考察,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考察,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采集牧猎社会、农业社会、半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我们认为,我国已于1998年由半工业化社会迈入了工业化社会。一、工业化的内涵1.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化过程或转化之后的状  相似文献   

9.
吴晓 《改革与战略》2006,(4):121-122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商业,为商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是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商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摆正商农关系,明确统筹城乡的战略思路;选择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太仓市泰西村是我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新中国60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泰西村域的工业化和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8年,村域已拥有纺织、电子、五金等大小企业45家,80%的劳动力转移到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就业。但在这样一个工业化的村域.现代农业仍加速发展.显现出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同存共荣的和谐局面。该文试图通过总结一个村域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互动发展的典型案例.折射新中国60年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性成就。并尝试把工农业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研究下沉到村域层面,探讨村域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村域工农业互动发展的关系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民工荒”对我国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工荒”现象意味着农业劳动边际产量为0的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被转移完毕,但农业劳动边际产量大于0意义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仍大量存在。对习惯了采用低工资、低技术发展战略的乡镇企业而言,它们必须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用资本、技术来替代劳动,用高素质劳动力替代低素质劳动力,使用更加资本密集化的方法进行生产,努力实现企业的产品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  相似文献   

12.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是农村、农业、农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产生有历史原因、人口原因、政策原因等.它一方面与农村产业相联系,另一方面关乎农民收入与农村稳定,可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小城镇、输出劳动力,特别是利用丰富的高智力资源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农民利益受损:现阶段我国无法回避的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利益得到了较好实现和保护。然而,无法回避的现实是:由于历史时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农民利益仍在遭受各种损害。从总体上看,主要表现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依然存在;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性公益性事业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财政支出的非农偏向十分明显;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庞大且转移难度增大,农民就业仍很不充分;农民负担过重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以及农民收入增长趋缓,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扩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发展安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发展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其次是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第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第四是提高安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推进本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途径有: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品,全面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大力实施农产品流通工程;尽快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民流动实际上是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要素的再配置。缓解我国农村目前巨大的人口剩余压力,应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然而受到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目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文章深入分析农业产业集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机理,从农业产业集群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解决我国新阶段“三农”问题的政策思路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解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加快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创造条件建立统一的城乡税制;继续加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力度,切实改进对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切实改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谢江  吕学芳 《乡镇经济》2009,25(8):68-72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湘西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湘西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引入新的农业产业化评判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农村支农金融服务体系,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互动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度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洁香  邢孝兵 《新疆财经》2006,(6):40-46,6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度进行合理的评估非常必要。本文首先构建了由农业产业环境、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农业产业对外依赖程度组成的农业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估,并根据设置的权重计算出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度,得出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基本安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与现状,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反馈环分析,论证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增强农民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