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铁臻 《南方经济》2001,143(8):14-18
本文就现代,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的概念以及制订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原则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外发达国家指标,同时依据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现在已有不少地方(城市)按照中央的要求,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和强烈的愿望。那么,用什么指标体系去衡量现代化?这就成了实践的迫切需要,因而建立国家现代化指标体系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而且已经有了可能。首先,有些地方(主要是城市)已经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设计了一些指标体系,虽然这些指标体系缺乏可比性、权威性和全面性,但为…  相似文献   

3.
包柱红  万湘容  胡海龙 《黑河学刊》2012,(11):32-34,116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城市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城市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城市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现代化也是城市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记载城市区的历史与现状的区志,应顺应时代潮流,在现代化视野的框架下修编。从城市区的历史演变及城市区志的产生于发展路径出发,结合城市现代化历史进程和城区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嬗变,一定会发掘到现代化视野下城市区志修编路径以及其指导修志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金全  凡喆 《首都经济》2004,(11):57-59
到2008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把石景山区建设成为现代、绿色、文明的首都新城区,并拟定了一个包含26项指标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在这个指标体系中,包括了经济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直辖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层面构建了城市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异状况来反映。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四个直辖市的城市化质量还比较低,必须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城市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而不断完善其功能,也总是在科技发展的大潮中一次一次地飞跃。因此城市研究学家把各个阶段的城市发展叫做“历史发展过程”。就连当今时代提出的现代化城市,包括现代化城市标准和指标体系也都称为具体时代的内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李铁映同志提出,应设计一套能够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中心的专家成立了城市指标体系课题组。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设计和论证,先后征求了30多位专家和市长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并在深圳市和济南市进行了试填,最后形成了三套城市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文社会发展是一个城市灵魂和内涵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经济发展赖以生存和依托的文化基础。本文通过定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分析了宁波人文社会发展现代化的现状特点,剖析了制约宁波人文社会发展现代化的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宁波人文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发展、生活环境、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以及人口素质等四个方面构建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评分,构建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在检验一致性的基础上求得各指标的权值。对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各子系统的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获得各子系统的贡献率,综合后即得城市现代化率。构建累加生成算子,在检验其光滑性与准指数性后建立预测模型,并在检验预测模型的精确度后预测出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运用上海市最近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预测上海市城市现代化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苗慧 《特区经济》2014,(12):33-34
数学模型在学习型社区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研究试图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量化分析浙江省各地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程度与发展的进程,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进而以浙江省为模范作用促进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实现人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宋炳林 《宁波经济》2015,(2):12-14,22
按照指标同口径、数据能获取、对比可量化的原则,构建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进程正在加快,总体表现符合预期。与同类城市比较,宁波有自己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失分较多。应按照"做足长板、补长短板"的原则,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实现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目的:城市是我国及各地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使我国城市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紧迫和现实课题。本指标体系的制定将为研究我国大中城市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正确判断我国大中城市综合发展状况提供背景材料,为领导制订城市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城市相互之间加强了解,从指标体系的比较中寻找进步与差距,促进我国城市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二、城市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现代化指标体系能够体现生态现代化的内容,并对评价生态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基于现有相关学者在生态现代化研究领域的成果,分析其中的局限性,参考区域生态现代化的主要特点和内涵,结合已有生态现代化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主要从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要素层这四个方面来构建生态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天津在新世纪初要完成的三大历史性任务之一是: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具体说就是到2010年天津基本实现现代化。所谓率先,既位居前列;所谓基本实现,既拉近或已经达到;现代化,是指指标体系而言。实现这一历史性任务,首先需要对城市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指标进行分析,寻找天津距离城市现代化的差距,明确今后工作着力点。本文着重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居民素质与生活质量三方面对此问题作综合性初步探讨。一、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1、人均GDP达6000美元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大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春霞 《改革与战略》2009,25(6):184-186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对农业现代化的现状、薄弱环节和进展有清醒的认识,而评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重要的基础。文章将国内现有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带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指标体系,第二类是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指导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指标体系,第三类是国内的专家、学者依据自己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并指出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体系不够完善、可比性较差、操作性差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新论点     
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说,城市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要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而且钱越少,越要注意这个“超前”问题。这是由于它的性质所决定的。一次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要服务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的地方因为钱紧,搞基础设施建设往往凑合,因陋就简,这实际是个大浪费。比如城市道路,今年凑合着把路修了,明年有了钱再把路挖开,加条管子填上,后年又有钱了再挖开,形成越没钱越费钱。所以,搞  相似文献   

17.
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城市建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各种因子构成了一个内在逻辑关联极为紧密的系统。因此,在城建工作中必须统筹规划,全面考虑,不能跳跷跷板,搞单打一,顾此失彼。根据各地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有关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现行的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商榷和完善,文章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丰富和完善现行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应用,对推动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保证全国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局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长江三角洲现代化进程现状、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长法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并在对现有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由12项指标构成的长江三角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最后提出推进长江三角洲现代化进行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在GDP中比重还比较低,2006年仅占40.2%,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76个百分点,与国际通行的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服务业达到45%以上的指标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