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刚辉 《浙江经济》2012,(18):26-28
研发国际化是继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趋势,也是浙江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方向。浙江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获取国际先进技术,有利于贴近市场、稳定出口,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超过9000美元,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加速发展阶段,鼓励和支持浙江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更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突破发达国家对先进技术的封锁和控  相似文献   

2.
李敏 《中国经贸》2012,(17):88-89
研发国际化是继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趋势,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方向。浙江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获取国际先进技术,有利于贴近市场、稳定出口,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企业国际化阶段的理论发展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对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投入的连续过程,通常经历“不规则的出口活动(直接出口)——通过代理商出口(间接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建立海外生产和制造分支”四个阶段。该理论在某种程度弥补了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的内在缺陷而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态化,对当今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由于该理论过分强调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市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企业国际化的其它动因,没有吸收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的合理成份,因而也具有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4.
李敏 《中国经贸》2012,(9):88-89
研发国际化是继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趋势,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方向。浙江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获取国际先进技术,有利于贴近市场、稳定出口,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宁波中小企业发展势不可挡,外向国际化不但被提上日程,并且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的外向国际化是企业国际性地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从事跨越国界的工商活动,包括商品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工程承包、管理合同、国外合作生产、国际劳务输出等。针对宁波中小企业的市场组织程度和行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同类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小而全"、"小而散"、"小而乱"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加快宁波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针对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特点,现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思路。积极实施外向国际化战略,扩大外贸出口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发  相似文献   

6.
许斌  周静 《中国经贸》2011,(23):56-57
境外关联公司销售业务 一般的出口业务,是出口企业直接与海外买家签订销售合同,并将合同所涉货物直接运往海外买家从而完成交易的流程。目前,出口企业通过其境外关联公司销售到海外买家的贸易模式逐渐普遍起来。一般来说,境外关联公司指与出口企业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控股关系或同时受同一法人或自然人控制,  相似文献   

7.
军工天地     
总后生产管理部决定对各企、事业单位在境外设立的企业和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机构进行全面的核查清理。 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军展开。这次核查清理的时限,从1979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批准在境外设立的全部贸易、非贸易性企业和机构(机构是指代表处、办事处等非经营性机构),以及未经审批而在境外实际设立的企业和机构。根据国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演变模式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企业的出口区位分布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进行比较发现:在中国出口聚集的地区同样是对外直接投资聚集的地方,也即出现了企业出口与投资的“区位聚集”现象。本文经过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贸易导向性和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U-M)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日本经济产业省不久前对日本制造业海外转移情况进行调查,在选择的约700家生产企业(中小企业占一半,骨干企业占4成,大型企业占1成)中,约100家企业已实施海外转移或正准备转移,占调查企业总数的15%。关于转移地点,最多是中国,依次是泰国、台湾省。向亚洲地区转移占总数的8成,有46%的海外转移企业将销售对象定位于所在国国内市场;32%的企业面向日本出口;向第三国出口的超过2成,出现市场国际化动向。高科技产品海外转移,中国是首选对象。以下是日本企业近期生产,开发向中国转移的动向:  相似文献   

10.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民营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必经阶段,也是开拓国际市场、绕开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为支持和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金融政策上,许多研究指出,可以参照国外经验,设立特别金融机构或建立特别基金(如英联邦开发公司、德意志开发公司、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日本海外经济合作基金等),对境外投资和承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国际化的三个阶段商品的直接出口是企业集团国际化进程的第一步。从直接出口到直接投资是一种传统的国际化进程。如美国、日本和荷兰的企业都是沿此进程走向世界的。这一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产业特征对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以跨国并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国际化对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不同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要深入探讨我国的产业发展和结构的变迁就有必要研究产业特征对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产业国际化的方式逐渐从单一的出口转向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并进.在这一过程中,海外并购逐渐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海外并购,企业可以迅速有效地获得并购目标的品牌、管理技能、研究能力、资源和销售渠道等战略资产,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本文运用2003—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据对36个产业的国际化与其产业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海外并购的动机和能力与产业收益、产业的技术密集度、产业出口强度和产业规模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产业的劳动密集度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出口强度对要素密集度与海外并购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对两种要素(技术和劳动)的调节作用方向相反.这一结果帮助我们认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产业条件,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州轻出集团在46年的内外贸易发展中,为我国轻工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外贸行业的明星企业。早在改革开放之后,广州轻出集团就进行了诸如业务激励机制、发展出口生产基地、设立境外出口企业及多元化经营等一系列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进出口贸易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外经贸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走进矗立在珠江河畔的“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重点联系的100家出口企业”之一的广州轻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轻出集团)办公大楼,笔者见到  相似文献   

14.
义乌小商品市场经历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基地,内向国际化也有充分的发展。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使其利润空间大大压缩。建立新型贸易方式,拓展利润空间是义乌国家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走出去,到外国设立子公司,不仅可以获得生产利益,而且可以获得贸易过程利益以及经销利益甚至是零售利益。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四大竞争优势,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近二、三十年来,外贸企业的经营方式有很大的变化,它冲破传统的狭小经营模式,向国际化、多元化、大型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本文着重探讨我国外贸企业应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变化。一、企业经营国际化我们的外贸企业要走出去做生意,要结合本国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的优越性表现为:(1)企业在海外就地经营,身在市场,有助于完善经营网络,扩大商品销售范围;(2)可以增强贸易的机动性,有利于选择贸易对象和贸易条件,提高外销能力和水平;(3)有助于突破当地的贸易限制,在关税和非关税限制上取得一般贸易所得不到的优惠;(4)在产品销售地进行生产和加工整理,有助于取得当地的某些优惠并增强销售适应  相似文献   

16.
<正>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企业为避免日元升值冲击,陆续到海外设厂;其中,人工成本比中国大陆更低的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成为当时日本企业外移的首选。包括日本三大车厂丰田、本田和日产,大型电子业者东芝、索尼、NEC等,皆前往东南亚投资设厂,从零组件到组装厂都有,形成上下游一体的产业链,产品直接出口到欧美主要市场,同时作为中国大陆生产基地的海外备用据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我国在新"走出去"战略问题上产生的政策走向与经验分歧困境,文章从全球生产与贸易新格局背景出发,以Melitz(2003)的生产率异质性方法为基础、整合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这一框架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路径及其策略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我国企业生产率总体水平较低,且存在垄断利润与真实生产率相离;(2)中国FDI企业在"走出去"路径上存在异质性企业行为趋同;(3)中国外向性出口企业在"国内参与国际化"路径上存在技术技能劣势效应。这一研究为明确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启示,并为更好地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特别是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 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它包括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两个方面。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直接和间接出口、转让技术、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等。因此,对外向国际化市场进入的区位选择已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在充分研究国际市场各区位及企业内外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国际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国际性地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从事跨越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出国内经营型转向跨国经营型的过程。其主要标是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国内经营的基础上,直接面向国际市场,把国内优势和国外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到国外寻找企业发展的机会,选择最有利的生产、销售和原料供应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  相似文献   

20.
在守住自己“球门”的同时,把“皮球”踢到外面去 记者:从一开始到海外设立营销网络,到现在直接去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康奈”此举蕴涵着怎样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