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从1995年到2025年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变化研究表明,由于1978年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许多投资者开始在中国设立工厂,吸引了很多人从农村搬到城市。从1995年到现在,乡村到城市移民的数量不断增长。城乡移民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向城市和其他农民腾出土地。这种集中的迁移模式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也给中国政府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社会挑战。文章从正反两面讨论城乡迁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移民的非永久性迁移阻碍了其市民化的过程。非永久性迁移是多种制度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中国的户籍制度使循环迁移等非永久性迁移行为选择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因此,简单的户口制度改革并不能解决该群体的城市融入难题。户籍制度的去福利化改革、完善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劳资关系、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等制度改革无疑能够为农村移民抵御城市生存风险、融入城市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但将农村移民定位于技能型人才,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获得稳定职业的能力更应得到重视。良好的制度环境加上职业技能,户口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对迁移决策本身的影响将是无差异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钊 《南方经济》2011,29(8):3-17
中国的城乡发展伴随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内部形成“二元社会”分割以及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这些特有的现象。户籍制度是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源,反映出城乡政策制订中城市倾向的特征。这种扭曲的城市化过程导致的不良后果日益积累,也使得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的制度变迁成为可能。理解中国的城乡发展,需要再传统的二元经济模型基础之上,增加城乡分割形成与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谈及哈尔滨城市印象,无论是资料、 文献、 档案,还是亲历、 口述、 笔记等都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史料,本文选取一些比较全面、 客观、 形象的中外史料,并从社会史角度论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哈尔滨城市印象,旨在能够对当年哈尔滨的城市面貌做一客观的历史还原.  相似文献   

5.
传媒     
《浙江经济》2010,(16):12-12
投资移民让中国人财两失 “在北京买房?不如移民吧!”时下,这不仅是许多中国城市富裕阶层热议的话题,也是各路媒体炒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蒋晔 《远东经济画报》2003,(8):23-23,26
上海从来就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是中国最适合外来人员创业的城市,著名学者、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葛剑雄教授对于中国的移民问题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并著有《中国移民史》等专著。  相似文献   

7.
城市新移民是城市化的结果,也进一步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由于迁出地的不同,城市新移民的家乡方言千差万别,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他们必须在不同社会交往情境中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进行语言选择。语言的社会声望和城市新移民的语言态度、自我需要和语言能力都影响着城市新移民的语言选择。  相似文献   

8.
孙三百 《世界经济》2016,(4):170-192
本文考察了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对城市移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而从中观视角为城市移民收入增长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研究发现,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显著促进了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所在城市大学生比例或相对多样化程度高于家乡城市是市外迁移者收入增长的源泉,而所在城市与家乡城市马歇尔外部性的差异对市外迁移者的收入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所在城市与家乡城市劳动力市场厚度的比值则与市外迁移者的收入负相关。具体而言,市外迁移者所在城市与家乡城市人力资本存量的比值每增加1%,迁移者的年收入增长约0.2%,雅各布斯外部性的比值每增加1%,迁移者的年收入增长约0.1%。  相似文献   

9.
谭杰 《南方经济》2021,40(8):102-11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超大城市集结人力资本的虹吸效应日渐增强,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人才逐渐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部分。文章梳理了流动人口研究的概念范畴变化,主要是从笼统的农民工概念到次级群体,再到城市新移民研究,这一动态演变过程反映国内流动人口精细化研究的内在需要。城市新移民的研究视角进一步丰富了流动人口研究,有助于破除先前研究的思维定势,还原流动人口的多样性特点,体现流动人口的时代性特征。文章提出,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国内流动人口研究应转向城乡互融性思维、关注人口结构性融合以及强化微观整合性等视角,更加重视超大城市复杂化人口结构中的城市治理难题、青年群体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困境、域外经验对国内应对流动人口策略的借鉴作用,进而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悠久,一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且移民种类多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政策的宽松,进入到21世纪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跨出国门,引起了新一波的移民浪潮。然而国内对海外移民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北美的华侨华人研究上,对欧洲华人的研究重要集中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区分国际移民、华人、华侨和海外华人的概念,并对欧洲华人移民史和对欧洲华人移民研究的现状做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在慈溪,新移民人口的增加,既积极促进了当地工业化进程和城市人口集聚,同时也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显然,对新移民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及深并且从被动排斥到逐步认同的过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启了世界第三次移民浪潮,城市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目前已突破6亿.作为移民主体的农民工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却不能像完全市民一样享受各种福利待遇.在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际,为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农民工市民化显得尤为迫切.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扩大内需,逐步改变我国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农民工市民化能够延长其劳动时间,解决或减少"民工荒"问题;农民工市民化能够提升其人力资本,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要素支撑.  相似文献   

13.
何晓波 《山东经济》2011,27(2):124-131
本文使用CHIP(2002)的数据研究中国农村非农劳动力就业比例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控制了收入差距、移民个人特征、家庭和户主特征、村庄特征和县虚拟变量的情况下,利用"农业税费改革"和"村庄管理政策导向"为"本地非农就业比例"的工具变量进行回归估计。在其他条件恒定时,本地非农就业比例每上升1%,家庭移民比例就会上升10%左右。这一结果表明,鼓励非农经济发展、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对促进乡城移民、提高移民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城市化应包括如下格局。首先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现代化,农村应有与城市相当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现代化水平。但又保有是田园风光。同时城市也要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城乡之间的人、土地和资产公共服务的双向流动。这个双向流动包括了一个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今日重庆》2005,(2):8-9
2005年2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市长王鸿举向来自国内外的近80家媒体介绍了将于今年10月在重庆举办的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以及直辖8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特别是三峡库区移民和建设、在西部开发中的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6.
韩西芹 《今日重庆》2010,(12):42-42
三峡移民从1985年试点、1993年正式实施。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数超过130万人,重庆库区共搬迁安置移民113.8万人。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淹没将涉及重庆库区15个区县和主城七区的324个镇(乡)、两个城市、7个县城、101个集镇、1397家工矿企业。安置的人数之多,涉及的地域之广,在世界水利枢纽工程中举世无双。  相似文献   

17.
国际移民在促进一个国家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倚重国际移民因素。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国际移民仍然偏低,在外国人出入境本国、本国公民出入境等国际移民的12个方面,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巨大差距。我们需要把握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国际移民的发展趋势,采取肯定和倡导多元文化、推行促进移民社会融合政策和摒弃拒绝外国人才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观念等积极措施,将国际移民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位于江西中部的新余,被誉为江西省最年轻的工业城市,31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14万人。新余既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中国新能源之都"这些展现城市活力的荣誉,也作为全国22个国家森林城市之一、全国首批8个"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改革示范市"之一、国家园林城市,连续四届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书写绿色发展之路,成为江西经济发展中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从1932年至1936年,为稳定"满洲"的治安,协助关东军镇压东北人民抗日斗争,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主要以退伍军人为主,这一时期的移民被称作武装移民.1932年10月至1936年,先后五批近三千名退役军人入殖黑龙江辖区的绥棱、 依兰、 密山等地,劫夺当地农民的土地、 家园.其目的即是将全体移民编为军队配合关东军镇压抗日武装,形成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强化统治.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一场新的城市革命正在悄悄地向我们走近。城市革命,意味着城市发展存在重大变革和转折,传统的城市发展观念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城市建设、管理方法将受到巨大冲击。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新的城市发展道路与模式将展现在人类的面前。中国城市乃至世界城市的发展因此而进入城市发展史上崭新的新纪元。面对着城市革命,中国的城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