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它的提出既浓缩了我国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法治经验,也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的产物.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持续发展、社会本位意识的增强、法律文化的进步都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和确立提供了本土的支持,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的民主政治进步也为法治理念的提出提供了强大的国际背景支持.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大学生班级民主管理需要理论的指导,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将二者有机融合无疑是提高大学生班级管理水平,提升民主氛围的最好方式.探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大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结合点、结合方法,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班级民主治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宪政文化,培养现代社会合格的公民.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些重要论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为我们依法治市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沈阳市委、市政府较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的目标,并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是要把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逐步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清理我们头脑中陈旧的法律意识,更新法律理念,以全新的法律理念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规定和根本目标是"民主法制化与法制民主化"。法治与民主相互独立论在历史分析和逻辑论证上存在严重缺陷。现代法治与民主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相互制约。法治先行论混淆了法治同法制的区别。社会主义法治和民主必须同步推进、一体建设。法治进步有赖于民主发展,反之亦然。中国民主法治进步的引擎和关键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当家作主的作用,让其参与管理基层事务,既是国家法律赋予基层群众的权利,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解决基层民主监督问题的具体体现;既是基层政治建设的前提,也是保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做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其法治作用表现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法治建设存在不足,立法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依法行政基本原则贯彻不力,司法公正独立的理念难以确立。从法治层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对策,坚持民主法治原则,履行依法行政,坚持司法公正独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和要求:一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性科学的认知;二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期待;三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充分信任、坚定信念与忠诚信仰。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律健康运行的精神支持和动力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动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赵中秋 《中国经贸》2011,(24):132-132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共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公民意识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从法制,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三个环节入手,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着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我国开始了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民主与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两大主题。把握民主与法治之间的适度张力,达成民主与法治的动态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11.
文菲 《中国报道》2008,(1):26-29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大事。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就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努力完善村民自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了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树立,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理论基础会导致民主政治建设的不同视角。法治和德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二维 ,二者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论断,既表明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同时也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将是党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基于此,本文就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视域下的协商民主建设展开探讨,分析了当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根据自己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实践,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法治思想,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向和原则,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一、邓小平民主与法治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马列…  相似文献   

17.
张建伟 《魅力中国》2014,(13):281-281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部署.这对于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直接的重要意义。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下.充分发挥广播媒体在普法教育中的传媒优势。为加快中国法治进程贡献力量。这也是新闻传媒应有的历史使命。本文分析了我国法治类广播节目凸显服务性的意义,探讨了法治类广播节日凸显服务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具体到企业,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深化民主管理,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本文从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激发首创精神着手,探讨如何深度开发人力资源.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杨杰 《特区经济》2008,(4):23-25
十七大报告将民主法治建设提到了新高度,进行了系统的新概括,提出了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思路。"民主"、"法治"、"法制"、"依法"、"法"等词汇,在报告中出现多达一百余次,引人关注。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这些重要概念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出现,是继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之后,民主法制建设领域具有战略号召力的新概念,也成为十七大报告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而农村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目前面临的问题仍然不少。中国农村法治建设须在农村立法、法律意识、基层民主以及法治运行等方面予以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