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形式下公民参与的不足.赋予公民参与以积极的新方式。然而.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毕竟不能取代现实.同时.网络还是把双刃剑.中国当下的网络参与中也存在有大量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民意是一个新兴的热点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了民意宣泄的主要渠道.在法治社会中,网络民意也具有特别的法治价值与意义:一方面它折射出社会民主参与的程度与状况,给了公民民主训练的机会,公民在负责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的同时从而也培养了公民的民主素养;另一方面它跟踪热点事件、监督政府行为、关注司法正义,通过对具体法治事件施加影响,往往表现出民主参与对法治进程的巨大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元博 《魅力中国》2014,(20):309-30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参与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便捷途径和重要手段,网络政治参与有其的独特功能,目前中国的网络参与和政治稳定息息相关,本文探讨了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并从制度机制、社会文化二个角度总结出了引导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崔爽 《理论观察》2013,(10):87-88
21世纪初,凭借采访“重庆钉子户事件”一举成为中国首位公民记者的周曙光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传播生态,从此由新媒体催生出的“公民记者”现象一发不可收拾.然而,对于“公民记者”的确切理解,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始终未下定论,尽管该现象的实践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公民记者”这个词汇还不是一个被学界普遍认同的学术概念,甚至对其在提法上的科学性存在质疑,对其概念的阐释学者们也是各持己见,意见不一.网络时代的“公民记者”,如何扬长避短,规范“公民记者”参与传播行为,是时代背景下的当务之急.本文的写作旨在研究中国现实网络环境下“公民记者”发挥作用的空间及方式,结合“公民记者”自身的利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  相似文献   

5.
邵烨 《新西部(上)》2014,(3):74-74,71
文章论述了公共管理中公民网络参与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公民网络参与机制的对策:要加强网络实名制建设,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6.
苏晔  韩剑锋 《特区经济》2013,(10):145-147
为了解决公民政策参与的问题,本文提出网络政策参与的方式,通过与传统政策参与相比较,阐释网络政策参与的功能,包括网上信息交流、网络政策支持、辅助决策系统、在线意见调查等,针对我国网络政策参与的砚念、形式等现实困境进行了对策思考,得出网络政策参与有助于促进政府决策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赵延华 《魅力中国》2010,(23):103-103
公共决策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公共决策过程是否有公民参与,是否符合公众的利益需求,决定着公共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论文分析了当代中国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认为中国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面临着一些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促进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公民网络参与如何成为促进公共利益实现过程中的有力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公民的网络参与中,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公民网络参与中固有的缺点,所以公民的网络参与并不总是起着促进作用。政府应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导向,扩大公民的网络参与程度,倡导公民理性上网,完善网络信息,以期网络参与成为公民真正实现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公民利益表达提供了新渠道,促进公民参与新形式——公民网络参与的迅速普及。在广泛的网络参与下,政府治理面临着网络参与机会不平衡、参与过程中的民粹主义倾向及参与有效性不足等困境。因此,政府需要着力于优化网络参与环境,强化善治理念指导下的政府治理创新,加快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付建军 《发展》2009,(6):121-121
网络参与是公民参与的一种新形势,是对中国参与制度环境的一种突破和发展。比较中西网络参与,中国网络参与的兴起有其制度性和技术性因素。本文拟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参与制度环境,对中国网络参与的兴起作一反思。  相似文献   

11.
总结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充分有效发挥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在民主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与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基础,发挥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作用,促进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中国政治参与的现实制约因素 当前影响中国政治参与的现实制约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有: (一)公民政治认知水平较低,缺乏政治信任和政治效能感.政治认知是指"关于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的执行者以及政治制度的输入和输出的知识和信仰."  相似文献   

13.
公民社会因素自在中国破壳之后,其力量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其成长的“助推器”也随着客观环境的优化而增多,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即是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作为公民社会建设的有效平台,是一种新型的公民社会建设渠道,就其对公民社会建设的作用而言,应该同时看到它的建设性和破坏性、发展空间广阔性和现实局限性.文化建设新时期国家对网络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必然会使公民社会建设的网络途径得到优化和完善,从而使网络条件下的文化建设新时期成为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机遇期.  相似文献   

14.
网络作为新型的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进入我国之后,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和大众媒体,它的必然会应用到公民政治参与的各个环节,对政治参与领域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从政治沟通的角度对网络在公民信息收集、公民平行沟通互动、社会舆论形成、政府公众沟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赵艳 《魅力中国》2010,(23):137-137
公民参与是信息时代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政府和公共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环境和情形,公共管理者对公民参与的任何回避和无视态度都是不现实的,而过多的公民参与必然会威胁到公共管理者权力的主导地位。在公民参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不同的决策情况下,以怎样的标准选择不同范围、不同深度的公民参与,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者迫切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政治参与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变公民政治参与方式、强化社会监督、推动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同时,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给民主政治带来了诸多困境。加强电子政府建设、加快法律法规与网络伦理建设、培育公民意识是提升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迅猛发展的中国网络及其日趋强化的社会功能使网络公共领域异军突起,成为理想化的公共领域.网络公共领域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我国公民话语权实现空间和参与度的同时,摩擦与争端、矛盾与冲突也不时出现和升级.因此,规范网络行为、构建有序网络空间迫在眉睫,进一步推进法治化势在必行.网络公共领域的法治化是公民网络有序参与的基础.需要从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入手,推进网络公共领域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凇氓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已经成为当代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深刻的影响了政府的决策过程,对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虽然目前我国公民网络参与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趋势,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文章最后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公民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韩艳 《理论观察》2010,(2):42-43
城市治理是将治理运用于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治理中公民网络参与越来越多。以南京汉口路西延工程为例,探析公民网络参与机制,即探析公民网络参与利益诉求、参与方式和参与效果,对于了解城市治理、公民参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民主化逐渐推进的今天,社会已形成了政府与公民共同管理国家的新局面.如何有效地引导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实现政府公共决策的合理化、科学化,是政府体制改革题中的应有之义.其中寻找公民参与管理的良性互动的途径是其中的难点,而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出现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文章通过综合国内关于网络发言人的各家观点评论,分析了我国网络发言人制度的现状和趋势,探讨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