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于转轨时期中国经济一直呈现高投资、低消费但却相对平稳增长这一有悖于标准理论的事实,在对 Ramsey-cass-Koopmans 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一个解释框架。结论是,资本边际产出的非递减特征与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保证中国高投资、低消费条件下仍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增长的两个必要条件,而更新改造投资、非国有与集体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以及政府的非消费性支出都是导致资本边际产出非递减的因素。因此,从政策实践的角度来说,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如何对资本边际产出与利率变化进行政策协调以及根据资本边际产出背后的控制因素变化适时地制定新的产业政策变得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政策冲击的真实利率渠道:国际比较与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短期内对真实经济有实质影响。本文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货币供给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相关性远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对于货币供给、真实利率和产出波动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在名义利率粘性条件下,真实利率是中国货币政策冲击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通过真实利率渠道来解释中国货币供给与宏观经济波动独特相关性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刘群 《特区经济》1996,(4):25-26
<正> 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就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术观点来看,大体可分为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 所谓促进论,就是认为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社会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状态,政府可以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用增加赤字预算、扩张投资支出、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等手段来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货膨胀促进经济成长的效应尤为明显,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其税收来源有限,但可向中央银行借款作为财政的主要融资来源。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只要政府将这种借款用于增加实际投资,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企业的投资不因政府的投资增加而相应减少,那么,这种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会由于增加了实际投资而促进经济增长。例如,今年我国将要实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其实质就是通过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达到向流通中增发货币、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所谓促退论,却与促进论相反,是一种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成长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持续的通货膨胀会经由降低效率的效应阻碍经济成长。具体表现是:1、通货膨张会降低借款成本,从而诱发过度的资金需求,而过度的资金需求会迫使?  相似文献   

4.
理论发展和政策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始终是美国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日益呈现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特点。需求管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进行扩张、紧缩或中性的短期运作,通过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实际产出水平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供给管理注重利用减税政策和税制改革刺激生产要素的供给,同时更加注重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带动对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研发的投入,促进产业升级,改善经济结构,提高供给的能力和质量,从而在长期内提高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有效结合的经验值得借鉴。当前,中国亟需创新财政政策的管理方式,需要通过坚持周期财政调控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协调配合、推进"结构性减税"不断改善税收结构、坚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5.
理论发展和政策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始终是美国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日益呈现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特点。需求管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进行扩张、紧缩或中性的短期运作,通过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实际产出水平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供给管理注重利用减税政策和税制改革刺激生产要素的供给,同时更加注重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带动对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研发的投入,促进产业升级,改善经济结构,提高供给的能力和质量,从而在长期内提高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有效结合的经验值得借鉴。当前,中国亟需创新财政政策的管理方式,需要通过坚持周期财政调控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协调配合、推进"结构性减税"不断改善税收结构、坚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公司融资行为与货币供给内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有关文献进行综合研究和借鉴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包括公众、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模型 ,然后使用经验数据对这个模型进行检验。在综合考虑公司的投资、融资行为和政府货币政策因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后我们发现 ,在 1 992至 1 998年间 ,除了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明显增强外 ,货币供给中来自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力超过了政府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力 ,货币供给表现出内生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姜林 《北方经济》2009,(20):13-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增长.评估公共支出函数变量的实证性研究结果,通常用来解释国家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城市之间、校区之间以及其他管辖区之间跨地区公共支出水平的变化,或者用于判断补助金和政府辖区社会经济特征对于公共支出的影响.中国公共支出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支出要受到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显著影响.为了控制公共部门的膨胀和公共开支的增长,必须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实施多元化供给模式,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改善公共开支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从理论上来讲,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到股价.从利率的角度来看,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利率水平会随之下降,引发更多的投资支出.投资支出的增加创造更多的家庭收入,因而引起消费支出的增加.后者通过乘数的作用又导致了更高的产出和随之而来的更大的公司利润.  相似文献   

9.
黄志刚 《南方经济》2010,28(4):52-64
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粘性价格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不同商品价格非平衡变化的现象。分析表明,当经济中不同商品的价格调整具有异质性时,货币冲击将导致灵活价格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化超过货币增长率,表现为不同的商品价格调节快慢不同。货币冲击将拉动粘性价格产品的产出增加,表现为货币非中性。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得消费支出发生结构性转移,导致灵活价格产品的需求下降。财政冲击也具有类似的效应,它将拉动价格不平衡上涨,并带动产出上升,同时会挤出消费。这种价格非平衡变化的机制很好的解释了我国2007—08年发生的所谓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运行的新形态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再次出现了经济增长加速的势头.从需求方面看,主要是由出口和投资拉动,从供给方面看,增长最快的是重工业,这都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就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力,在前三次经济“过热“(1984~1985、1987~1988、1992~1993)中,投资增长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至于重工业主导的增长,则从90年代初期以来就是如此.此次经济增长加速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投资主体的变化,即非政府主导的民间投资开始成为主体.   ……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运行的新形态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再次出现了经济增长加速的势头。从需求方面看,主要是由出口和投资拉动,从供给方面看,增长最快的是重工业,这都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就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力,在前三次经济“过热”(1984~1985、1987~1988、1992~1993)中,投资增长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至于重工业主导的增长,则从90年代初期以来就是如此。此次经济增长加速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投资主体的变化,即非政府主导的民间投资开始成为主体。例如,从2003年初到目前,投资总体上保持了30%的增速,但钢铁和汽车投资…  相似文献   

12.
一、传统经济发展中重需求侧轻供给侧带来的负面影响 需求侧的内涵一般是指重视经济产出能力,将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测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量化指标,寄希望于通过创造有效供给来满足市场需要,以GDP总量的形式测定经济发展状况.因此,传统需求侧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GDP总量背后所隐含的经济结构、创新产出能力和要素投入状况,与此同时,相对忽略了经济对市场变化的反映状况,容易造成生产过剩并诱发经济滞胀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支出和融资对私人投资挤出效应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1980~2003年中国政府支出和政府融资与私人投资的关系,以期正确评价“双稳健”政策的预期效应。经验结果表明,政府的公共投资挤进了私人投资,社会文教费的支出挤出了私人投资。结果还显示,税外费用融资减少了私人投资,而货币融资促进了私人投资。此外,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国债融资对于私人投资具有不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集上海市政府投资支出和上海市GDP增长的相关数据,以内生增长理论为科学依据,对政府投资在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政府投资结构优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供给效应滞后一期产生,在市场基础性资源配置中政府投资有较强的外溢效益,政府投资与GDP增长互为"需求与供给",两者依存度较高,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中国2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大放异彩”,主要是因为货币供给、贷款率和固定投资的迅速增长。他认为,中国政府为经济降温所做的种种努力并未充分奏效,政府仍然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6.
<正> 货币是一国经济的血液,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货币供给成为货币政策最主要的指示器。所谓货币政策,系指中央银行通过对社会货币供给总量和增长速度的调控,进而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货币政策成了政府管理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工具。60年代初,亚洲“四小”以贬值货币为契机,开始由进口替代工业化向出口导向工业化的经济转型,首先遇到储蓄和外汇两大缺口。于是,组建国内金融机构,推进货币市场成型,强化货币供给,扩大出口以增进资本积累,成为了亚洲“四小”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目标。一、贷币供给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为基础,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广义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滞后1期和2期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而通货膨胀不是广义货币供给的Granger原因;滞后3期后,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回归分析发现,通货膨胀与广义货币供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广义货币供给仅能解释通货膨胀22.93%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静轩 《中国经贸》2009,(16):22-22
一.有关金融与经济的理论争论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关系 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萨伊定律提出了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的经济变量。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如K.Wicksell,虽然认识到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但主要强调的是消除货币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Friedman认为“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Joan Robinson也认为金融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的被动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四万亿大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煜辉 《西部论丛》2008,(12):18-19
在出口不振、消费乏力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虽然政府支出不能代替市场需求,不能改变经济周期下行的趋势,但是,增加财政支出对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常欣 《开放导报》2006,(4):23-26,66
本文主要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互补性关系出发,提出政府支出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教育和健康服务等优效品的支付以及加大社会保障和收入支持的支出,以此促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