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深化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忽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性。公共艺术教育要达到提高学生审美素养、文化素养、创新能力以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完善多课堂的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配备相应教学设施及场所。  相似文献   

2.
任蓓 《重庆与世界》2016,(26):126-129
针对体育艺术类课程基本体系及理论研究处于初期的学科背景及现状,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体育艺术类项目进行相关研究,以期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体育学科教学理论,为重庆市高校体育开展特色项目、特色课程,为体育艺术类项目的未来发展和走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改进新升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是指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就在于满足不同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各校对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选修做了一些规定,如我校规定:学生至少要选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10学分,其中:工科类学生至少需选修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4学分,经济管理类课程3学分;文科、经济管理类学生至少需选修理工类课程4学分,人文社科、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4.
刘晓文 《开放潮》2006,(9):60-61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是指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就在于满足不同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各校对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选修做了一些规定,如我校规定:学生至少要选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10学分,其中:工科类学生至少需选修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4学分,经济管理类课程3学分;文科、经济管理类学生至少需选修理工类课程4学分,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3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改选经济管理类课程)。公共选修课通常由学校教务处整合全校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向全校学生开放,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选修课管理规定进行选修。尽管各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选课流程;但新升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还未完全实现教育理想中应发挥的作用,在其选课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岩 《科学决策》2008,(10):18-19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性问题日益突出,公共理念问题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当今世界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中国的目前实际情况,对什么是公共理念,为什么要建构公共理念,公共理念在中国的缺失及怎样建构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共理念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既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西方艺术与公共教育的关系和社会主义时期中国艺术与公共教育关系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当代美术馆艺术公共教育的功能问题,认为对于传统艺术,美术馆应着重于培芥公众的艺术兴趣;对于当代艺术,应用灵活的形式鼓励观众对艺术作出自己的诠释与感悟。  相似文献   

7.
朱琪 《魅力中国》2010,(14):134-134
本文作者就公共艺术的概念特点、公共艺术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现代田园城市趋势中公共艺术如何顺应发展、可感知的田园化公共艺术做了详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程明 《魅力中国》2013,(10):288-288
体育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我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校目前使用的公共体育课教材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直接影响了我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针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我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综合素质教育对"以德树人"人才培养观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支撑作用。公共艺术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非遗文化进课堂、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公共艺术教学与专业的融合等方面进行探究,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路径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欢  黄益萍 《老区建设》2010,(22):71-72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舞蹈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公共舞蹈课程,使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使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综合性大学公共舞蹈课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华  张建平 《理论观察》2009,(2):116-117
美术鉴赏类课程有助于高校学生“三观”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意识;有助于学生产生愉悦心理,形成乐观的学习与生活心态。因此,美术鉴赏类课程应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当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积极地开发。  相似文献   

12.
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改革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依据职业岗位设定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建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3.
郑彬  彭奕  李红昌 《科学决策》2024,(4):116-138
公共艺术教育是大学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增强的通用性人力资本定义为创意人力资本,建立创意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模型,并通过面向在校大学生、已就业人员和企业高管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从不同角度检验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就业能力、促进文化艺术消费需求、增进主观效用等方面的微观经济效应。模型显示公共艺术教育表现出与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捆绑效应、耦合效应、收益递增与路径依赖效应,以及兼具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的双重收益效应。实证检验表明,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对个人认知能力、身心健康、审美品位和情感态度与社会行为的积极作用(亦即个人发展效应),促使其就业能力和文艺消费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兰浩 《理论观察》2006,(3):40-41
当代大众文化有力支配人们精神世界,呈现感官享乐和低俗化倾向,其消极影响不可忽视。因而需要发展精英文化。中国书法艺术是民族精英艺术,发展书法艺术,提升民族精神质量,是现代书法艺术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是整个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管理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基础性和核心课程,涉及专业广,影响范围大,因此,加强管理学课程建设,全面提高管理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体系是商务英语专业的重要生态因子,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课程群的建设是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解决课程体系与其局部生态环境的矛盾、课程体系与其限制因子的矛盾是其构建成败的关键。处理好商务知识与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人文素养与专业素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等六对生态关系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途径。这样,才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素养+实践"的平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核心能力。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专业社团建设+创业实体运作"创业教育模式成功实践为例,提出将创业、营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并在专业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创业实体,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为学生未来创业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针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岗位型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构建基于岗位群要求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文章阐述了构建基于岗位群要求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及步骤,同时,提出了构建基于岗位群要求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智慧的两翼,在充满科学氛围环境中学习艺术,或在艺术环境中学习科学,这种互补关系有利于科学人才和艺术人才的培养。科学和艺术的产生本来是不分离的,都是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结晶。艺术对科学的发展有启迪作用,科学对艺术具有促进作用,科学与艺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似文献   

20.
中华全国美术会在配合抗战的同时以建设、发展常规的美术教育和美术活动为立足点,在战时中国美坛发挥了重要影响.虽然中华全国美术会在以自身力量影响社会,支援抗战方面,做得并不尽人意,但正是作为官方美术机构表现出的这种艺术包容性,使得当时的很多艺术家可以相对从容地进行艺术探索,没有使中国绘画的现代化进程因为要服从于抗战的时代任务而完全中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