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帮助下,青海各级水利部门按照国务院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努力实践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解决水利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加强政府对水资源的管理职能,抑制水土流失和水旱灾害,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通过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十几亿人民,促进社会和谐。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立足于实际,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观和改革观,也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理念。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深刻理解和把握好“五个统筹”的新理念,对于探索新时期扶贫开发新路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发展观标志着我国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这既是解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和世界发展指导思想演进的必然结果。落实新发展观,关键是要搞好“五个统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全局性决定了:政府干预的方式、手段和着力点都要和过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的中国需要树立哪些新的发展观郭艳华作为正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中国来讲,在即将跨入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在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目标的新形势下,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需要树立一些新的发展观。1、综合发展观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满...  相似文献   

6.
朱颖 《上海改革》2003,(12):17-20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统辞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我国国际形象,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它符合我们党的“执政为民”的思想,是获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动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来推进改革和发展,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科学发展观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将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放在首要而突出的位置上,明确了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目标和…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科学的、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审时度势的英明决策。从美学角度来说.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或一种活动.也表现为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特别是发展结果上所展示出的美。这种美体现了作为发展主体的人类,在不断地超越自我、摒弃狭隘功利和短期行为,逐步实现人化和美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再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不断深化。在继承毛泽东发展观的基础上,邓小平又继续创新,不断开拓,对“为什么要加速经济发展”、“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他的最重要、最根本的设计,就是中国的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就是邓小平最著名的经典性论断。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正义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勤  欧阳爱辉 《发展》2006,(12):99-100
一、概述 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20世纪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是在人类面临加速进化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传统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富国越富穷国越穷的失衡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发展观。如今,它已大大超越环境资源保护之初衷,而演变为一个全方位人类发展的概念、模式和战略,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和泛爱的责任感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创造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一种超越单纯经济范畴的全新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代表了一种相对于传统经济形态的新的发展趋势,是产业链的有机延伸,是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它更是相对于传统发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发展观也表现得迥然有别。大致说来,迄今为止,发展观依次经历了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谐发展观几个阶段。与以往发展观相比较,和谐发展观对"何为发展"、"为何发展"、"怎样发展"的理解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文水县作为一个有60万亩耕地,近3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发展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县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注农村、重视农业、保护农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加速推动文水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进一步构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背景下全球利益分配态势及我国政府的新角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特点。知识经济时代决定全球利益分配的核心变量是知识资源。全球利益分配基本趋势是有利于具有知识资源优势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若能加快结构调整并积极供给有效的制度框架刺激知识经济发展,也有望分取一定的利益份额。加快制度改革、树立知识发展的新发展观和积极对外开放,培育知识资源优势,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建设相和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运用战略思维,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向和要求,加紧制定和实施相关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弘 《开放潮》2006,(4):39-4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环节。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寻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总部经济理论正是基于区域不均衡发展基础上,利用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寻求区域资源要素的最佳配置,实现区域之间合理的产业和功能分工,从务实的角度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思路。总部经济既是对信息网络下出现的“总部——生产基地分离”这一新经济形态的概括和提升,同时也是区域间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观。当前扣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加大的凸显期。环境污染严重性,加巨了构建和谐自然的紧迫性。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自然,必须从根本上确立新的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统一的观念;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当前必须开拓创新,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18.
效益深圳 和谐深圳——深圳长期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钢 《特区经济》2005,(9):15-16
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城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GDP描述。深圳的发展,特别是“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提出,实质上点出了深圳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深圳发展不简单等于深圳速度。深圳的发展要体现中央领导的思想。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1、统筹、协调的新发展观和新发展战略将进入具体的实施和落实过程,并进而对经济、政治、社会资源的配置产生全局性的影响,但经济发展本身已经进入主要由市场推动和调节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是对发展观念的创新。它提出了以人为本发展、经济均衡发展以及“人——社会——环境”系统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