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着公民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少、对政策制定过程监督薄弱等突出问题。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地方多元利益群体的矛盾与冲突等都要求公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当前应通过加强地方人大法律监督和地方政协民主监督、健全公共政策制定听证制度、深化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营造有利于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等措施来改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状况。  相似文献   

2.
有效增强政府回应性,不仅能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程度、满足社会利益诉求,也是政府加快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权威的主要问题。政府的回应机制主要从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双向路径中建构,目前我国政府回应机制缺乏,体制内因素是政府回应不足的关键,需要从中明确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法来进一步加强政府回应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韦锋 《乡镇经济》2013,(4):45-48
地方政府公信力在理论和实践上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学界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能力说、效能说、关系说等,这些不同视角的阐释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文章认为地方政府公信力在本质上是地方政府履行政府职能、承担政府责任、回应社会公众诉求所表现出的赢得社会公众基于主观价值评判基础上的认可的能力,是地方政府取信于社会公众的能力。地方政府公信力不但反映了公民合法权利、正当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的程度.而且其对于获取地方政府合法性、检验地方政府公共性、审视地方服务型政府、评判地方政府绩效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公共政策实践中,政策冲突与政策滞后现象屡见不鲜,这既凸显出地方政府官员的短视行为,更反映出政府被动“回应式”的应急管理的弊端.在“回应性政府”治理模式下,政府在政策系统和政策实施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表现为政府决策重“回应性”、缺少“前瞻性”.政策冲突与政策滞后现象要求政府模式转型,从“回应性政府”向“前瞻性政府”转变.本文以政策冲突和政策滞后为切入点,分析“回应性”政府的弊端,并探究如何从“回应性”政府走向“前瞻性”政府.  相似文献   

5.
高房价根源及其对设计合理调控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商业银行三者形成利益共谋是高房价得以维持的基础;投资环境恶化是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无奈选择,也是地方政府将注意力转移到房地产市场的必然结果;利率过低是诱发高房价的直接原因。提出警惕地方政府把楼市调控政策当做增加地方税收的手段;警惕房地产商对基本无效的调控政策进行不怀好意的伪装和示弱;警惕商业银行从加息中获利,还贷者从加息中损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梁强  高兴 《理论观察》2008,(4):68-69
地方政府在维护环境公平中应该居于主体的地位,但是由于环境问题的特性、中央政府政策的诱致、地方政府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等原因,地方政府在维护环境公平中的角色异化了。因此,必须予以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7.
民意的充分表达是实现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决策者“以人为本”决策观念的淡薄,导致政府决策中民意表达的严重缺失;关于民意表达的相关法律和制度的缺失,导致民意表达的组织化、法定化程度低;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政府与公民之间沟通渠道不畅。因此,地方政府官员必须树立科学决策观念,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决策中关于民意表达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必须建立有效的公共决策回应机制,从而确保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公民利益表达提供了新渠道,促进公民参与新形式——公民网络参与的迅速普及。在广泛的网络参与下,政府治理面临着网络参与机会不平衡、参与过程中的民粹主义倾向及参与有效性不足等困境。因此,政府需要着力于优化网络参与环境,强化善治理念指导下的政府治理创新,加快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特征便是地方政府与以前相比获得了更多的权力。这一现象虽然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带来的一个问题便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常出现由于利益不同导致的博弈。在这种经济环境仍旧处于制度相对不稳定的状况下.企业实施适当的政治策略,能够影响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定,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文章从制度基础观的合法性角度分析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这种不稳定环境中,企业应如何实施政治战略,以建立竞争优势,实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公民更深层次的民主,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建设。它丰富了公民参与手段,增强了公民参与意识,降低了公民参与成本,提高了政府对公民参与的回应力。  相似文献   

11.
为消除“非典”的滞后影响,在后“非典”时期加快湖南经济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环境是生产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必须进一步明确政府定位,建设有限政府。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关,是公共力量的实体化,代表公共力量行使职权、承担职责。政府职能和作用的体现,不是直接拥有财产,而是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不是直接拥有利益,而是保障公民的利益;不是直接拥有企业、管理企业,而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够顺利发展。政府行政管理职…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在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困境表现为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居民的矛盾.这些因素导致实践中城镇规划滞后甚至无效,使得土地资源未得到合理配置,城镇发展逐渐偏离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本文从地方政府、开发商及当地居民的博弈关系出发,分析了出现该困境的原因,以期探索出一条有效实施规划、兼顾三方利益的政策之路.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现象,即网络参政的兴起。目前网络参政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公民通过网络直接向政府机关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关的相继上网,公民与政府之间实现了无中间环节的沟通,使公民能够与政府官员进行直接对话,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特别是一些城市开通网上“市长信箱”后,公民通过网上反映各类问题的数量迅速增加。这种公民参政方式为领导全面掌握情况、作出科学决策以及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公民通过网络参与重大事项讨论。通过网络,公民几乎可…  相似文献   

14.
任赟 《世界经济研究》2012,(12):72-77,86
战后日本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环境问题使日本曾经是世界上的污染大国。通过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群众的共同努力,时至今日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环境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产业结构向耗能低、污染少的产业转移。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是日本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以及严格、彻底、有效地采取措施落实各项环境政策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地方政府先于国家制定区域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对国家层面环境政策和环境法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日本地方政府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监督和管理,为日本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对国家环境政策采取抵制的态度,阻挠或干预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分析日本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对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中的职能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闫冰 《魅力中国》2010,(3X):226-228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动力来自多方面:多元利益诉求、觉醒的公民权、政治文明目标的提出等。在这样的语境下,保障公民对政策制定的参与,不仅有工具意义——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还能够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本身也是一种目的。对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进行动力和价值分析,能够给政府和公民同时进行一场"精神革命",激发双发合作的热情,推进公民参与的法制化进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静  潘荣华 《理论观察》2012,(5):107-108
强制拆迁事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前地方政府的执行行为所致,从地方政府执行力角度来分析,现行地方政府执行主体素质偏低、执行客体参与意识不强,执行机制不完善和缺乏监督是地方政府强拆事件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应该提高执行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扩大公民参与、加强执行机制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监督体系等对策,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17.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由廉租房政策、经济适用房政策以及公共租赁房政策共同组成的政策体系,利益集团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执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积极方面,利益集团起着推动政策执行的政府助手作用,促使目标群体的利益诉求得到准确表达,给予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相关支持与帮助,向地方政府及时反馈信息以提高执行绩效,监督地方政府执行行为以保障政策贯彻执行;在消极方面,利益集团会削弱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的效率,导致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的偏差,改变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的目标,影响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企业面临残酷的国际竞争环境的挑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的环境成本与日俱增,产品定价必须考虑环境影响。环境投资决策必须关注中央政府环境政策对地方政府的政策行为产生影响,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消费者的个人偏好等对企业的环境投资决策也会产生影响,所以企业进行投资时要全方位综合考虑,既要顾及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又要顾及政府和消费者。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空前高涨的自发式民意表达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政府必须重新审视与完善回应社会诉求的机制。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服务理论,从回应性机制的内涵与意义出发,引用典型网络案例分析当下地方政府回应性机制面临的一些挑战,在此基础上从机制构建的外部条件、动力、保障、运行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地方政府回应性机制的方式和途径,以此增强地方政府对网络民意和诉求的回应力,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20.
吕虹 《特区经济》2013,(11):100-102
在委托—代理视角下,由于分税制改革所带来的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的不一致。地方政府可能会采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致使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被扭曲。本文基于政府间的静态条件下纳什均衡博弈和委托—代理视角分析房地产调控难的主要原因,以期对于政府的房地产调控失效问题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