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遥感影像与数字地形模型相结合,能够实现二维图像三维可视化,不仅能进一步获取地理要素与地形地貌信息,而且还能提高遥感图像的目视效果,为遥感影像的计算机自动解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文章探讨了基于ArcGIS平台、二维遥感影像的三维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流程,重点研究了利用ArcScene进行塔里木盆地三维遥感影像图制作的技术方法,为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理学和生态学中的应用探索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影像分类问题是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十分关键的技术问题之一。随着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种类和质量的丰富与提升,对其进行高精度分类以实现国产卫星数据的有效利用,成为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以湖南省益阳市某区域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为例,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与面向对象分类三大分类方法中,各选取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分类算法进行研究区影像分类,对比分析这六种分类方法对研究区影像分类的结果与精度,寻找适用于国产卫星高分一号影像的分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效果最佳,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也有一定的优势;进一步研究发现,经过融合处理后的研究区影像,在分类效果和精度上,都有明显的改善与提升。  相似文献   

3.
《江苏科技信息》2019,(35):22-24
随着高分遥感卫星的发展,高分遥感影像数据逐年增长,其在国土、农业、城市建设、环境监测、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高分遥感影像的场景分类速度较慢,精度较低。文章将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与高分遥感影像的场景分类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分类精度。与此同时,运用迁移学习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训练样本数量与训练时间,为高分遥感影像的场景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焱 《首都经济》2014,(2):79-80
全国最大规模和最有价值的数据资产,成为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关村大数据技术发展已与硅谷同步,海量数据挖掘等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大数据产业链雏形已经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5.
余盛华 《科技和产业》2023,23(12):237-244
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并应用多源遥感数据等对福州市人口空间网格化进行研究。以福州市人口、地理基础信息数据为基础,提取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及NDVI(归一化植被覆盖指数)数据建立人居指数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人口空间分布模拟,叠加高程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夜间灯光遥感影像与人口分布具有强相关性;NDVI与夜间灯光值结合可以解决夜间灯光像元溢出问题,提高数据空间化的质量和精确性。利用DMSP/OLS数据与NDVI数据构建的人居指数模型作为遥感数据与人口数据之间的纽带,对实现人口空间网格的展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遥感技术逐渐成为获取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需基础数据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实验利用遥感技术对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此次研究以3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遥感影像解译,获取郑州不同时期的建成区图像,并与郑州市城市规划图进行比较,分析了郑州市的城市规划走向,验证了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技术应用广泛。文章以某地区GeoEye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ENVI软件对该遥感影像进行逐像元分类(包括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并比较其分类结果,结果表明了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在高分辨率影像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已成为缓解占补平衡压力,保障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一项有效途径。由于依靠传统的作业方式已难以快速、准确地调查残次林地资源,因此,如何实现对残次林地范围的有效判别和界定是当前必须要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以渭北台塬区千阳县项目为研究对象,以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以内业数据处理和外业踏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残次林地资源遥感解译的判别和技术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残次林地有效判别和界定方法,以期为台塬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遥感影像冬小麦识别精度,通过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Im-SegNet(Improved-SegNet)。模型增加了冬小麦和非冬小麦概率向量差值信息,对于概率向量差值较小的像素进行了二次判断。以肥城市冬小麦生长期的77张GF-2(Gaofen2)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利用精度、准确率以及查全率3项指标对Im-SegNet模型提取效果进行验证评价。结果表明,提取精度为92.1%,准确率为91.8%,查全率为84.9%,3项指标均高于经典的SegNet模型提取结果,Im-SegNet模型可以有效改善遥感影像作物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地理信息服务快速融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空间地理信息查询需求日益显著。文章针对泰州市多时相影像数据,收集、处理及发布历年影像数据,结合"天地图·泰州"提供的地图开发接口,研发历史影像数据公开查询系统,实现历史影像查询、历史影像对比和标注等功能,满足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影像数据的查询与使用。  相似文献   

11.
贺志忠 《魅力中国》2014,(3):357-357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是著作权行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许可面临着重重障碍。著作权是一种私权。著作权的保护和限制,体现了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精神。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海量作品、海量作者引发的海量许可、海量侵权带来了著作权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因此许可模式的不断创新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实现许可效率与传播效率的同步提高,法定许可、集中许可与公共许可采取了不同方式,各自的适用范畴也成为著作权法修改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油田类企业中的普及和数字化油田工作在大型油田类企业中的展开,岩心管理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及扫描数据也在大幅度增长。由于数据的脆弱性,保证其在任何情况下都处于安全状态,成为当前数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海量电子勘探数据的安全存储,已成为油田勘探开发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就岩心的数据安全存储与容灾技术问题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一种创建可配置的数据解析规则方法,用于解决从遥感影像数据头文件中提取元数据信息方法难统一的问题。经几种卫星影像数据头文件验证,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从不同遥感影像数据头文件自动提取元数据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常常使用遥感影像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进行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砀山县为例,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使用1994年和2014年砀山县的两期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人机交互解译,获取高精度的两期土地利用图,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空间分析,管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和成图输出等功能,可得出砀山县近1994年到2014年的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目前城市河流廊道普遍存在景观格局与其功能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以涪江流域绵阳市中心城区段河流廊道为案例区,采用遥感影像、现场调研和大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城市河流廊道经济社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案例区河流廊道的经济社会功能进行评价和功能分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黄冈市2006、2007、2009年三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GIS技术,从研究背景、技术与数据支持入手,分析了黄冈市的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情况及其驱动机制。对黄冈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典型性,也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及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耕地数量变化监测是对同一个区域根据两个时期的遥感影像或矢量数据来计算差异变化,从而获取到该区域的耕地变化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影像变化和矢量变化的两种耕地数量变化监测算法,以石河子镇为例,利用2014年土地变更矢量数据与2014年和2017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同时利用2017年与2018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结合人工解译方法判读影像准确率高,能满足作业要求,两种算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2014~2017年,石河子镇耕地总量减少216.37 hm~2,其中耕地减少279.85 hm~2,耕地增加63.48 hm~2;2017~2018年石河子镇耕地总量减少173.05 hm~2,其中耕地减少180.63 hm~2,耕地增加7.58 hm~2。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爆发式增长,数据素养已成为每个民众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图书馆作为社会数据中心与教育文化传播机构,是数据素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应转变自身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本文就大数据时代与数据素养的特点,对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实施数据素养教育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谭英嘉  况雪 《科技和产业》2022,22(4):271-278
早期公交场站规划仅考虑了功能需求,与周边交通组织规划脱节,造成城市现有公交场站基本存在时空布局不均衡、建设滞后等问题,制约了公共交通发展,故有必要考虑定量分析场站供需分布特征,为公交场站布局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栅格数据模型,利用改进的加权核密度估计法分别建立场站需求及供应的概率密度估计模型,然后基于多层栅格数据叠合分析方法将场站需求及供应的栅格层进行叠加分析,构建解析场站供需分布特征的栅格估计模型。最后,选取深圳市为应用案例,利用构建的供需分布模型对深圳市的公交场站供需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可视化分析,展现了深圳市公交场站覆盖区域及分配情况,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成因素。在电力行业,坚强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使信息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与电网生产、企业管理快速融合。通过研究搜索引擎的关键技术,文章搭建了基于电力客户的搜索引擎,介绍了如何从海量数据储存中提取客户数据并进行同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