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本文从更新危机管理理念,增强现代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强化政府网络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官员网络媒介素养;构建立体化网络舆情监控长效机制;完善舆情应对工作的管理和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政府治理现代化角度下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旨在提高政府处理网络舆情的效率与质量,能够从源头上进一步降低负面网络舆情的爆发,正确引导网民自我教育,改善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提高政府公信力,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立足于网络舆情,介绍了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网络舆情与政府公信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旨在从网络舆情视角下来具体探讨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微博,社交门户网站等新媒体的出现使网络舆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传播,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对该政府的公信力有深刻的影响.文章采用简易的定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方法,以2011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第四季度地方舆情应对能力推荐榜为个案研究对象,总结出影响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主要指标,从中找出新媒体,网络舆情,地方政府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地方政府应理性应用新媒体而不能漠视其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4.
应对网络舆情考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科学应对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必须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日常监测系统,根据舆情性质、影响程度、涉及范围等因素将捕捉到的各种舆情信息划归为网络民意、负面舆情、重大舆情三种不同的预警等级,面对网络民意,建立快速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的大量涌现,既为地方政府的社会控制、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崭新手段,同时也给其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以如何提升地方政府回应网络舆情能力为中心,指出当前网络舆情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及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实困境,并对形成的挑战进行深度探究,最后从理念、制度和具体操作等三大方面提出自己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王人扬 《宁波通讯》2014,(15):64-65
<正>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当前地方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成功与否也已成为检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参考。随着宁波都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关住房城乡建设的网络舆情风生水起。这在客观上要求宁波市住建系统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与舆论危机的化解能力,建构完善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宁波市住建委始终把及时妥善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作为舆论应对工作的重中  相似文献   

7.
以互联网为平台形成的网络舆情以其较强的自主性、便捷性和相对平等性等特征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社会舆论,能够相对迅速、准确地反映社会民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监督公共权力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等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部分网民意见的非理性等缺陷,网络舆情可能出现偏差,从而扰乱公众思想,混淆网民视听,削弱政府权威,冲击政府公信力,最终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该客观辩证地去看待网络舆情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兰新明 《魅力中国》2010,(31):269-269
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一件大事,切不容忽视和懈怠。实现政策、决策和各项举措的公开、公正,是提高政府工作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传统舆论引导格局,它从三个方面加大了政府网上舆论引导难度,民意表达负荷过重,政府公信力不足及在网上“弱势”,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用。提升政府网上舆论引导力的对策,构建强力保障机制,加强主流网站媒体建设,健全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张劼  傅川 《魅力中国》2014,(5):335-335
司法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条件。本文在分析了司法公信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三个路径,即实施科学的管理机制、构建诉访分离工作机制和完善涉法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以期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已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作为接触广大农村老百姓的基层乡(镇)政府更是一项新的挑战。本文以当前网络热帖为背景,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特点和利弊,探讨地方政府如何成为意见领袖,探讨提升政府舆论引导力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的增加,网络已经成为突发事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事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加快事件解决,提高民众参政议政能力,同时可能混淆视听,误导群众,扰乱社会秩序。"突发事件+网络"对政府治理产生较大影响,极大地考验着政府治理能力与水平,应对得力,将有效化解危机;应对不力,可能无限放大危机,并影响政府自身形象、影响政府公信力。本文拟探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产生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突发事件+网络"背景下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钱静 《港口经济》2016,(4):56-57
网络舆情是政府体察民意、倾听民声的重要途径,也是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渠道。本文阐述了网络舆情的内涵和水利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引导措施,为水利与水务部门开展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舆情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并对政府社会管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近年来,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的情况下,我国在网络舆情监控疏导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还存一定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有效监控疏导网络舆情的策略建议,有助于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衍生了一系列网络舆情事件.对于在这种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传播的范围和速度,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理不当,会大大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这过程仅靠政府的监督已经无法控制当前的趋势.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社会监督正经历着从无到有的变化.虽然我国社会监督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社会公众的监督意识落后、参与性不高,社会监督主体之间缺乏沟通与配合,社会监督机制不完整以及奖惩措施不明确等问题.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要以网络媒体为媒介,通过提高社会参与度、增加主体间协调与配合、完善监督流程等措施,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合力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的发展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络舆情和网络伪民意等网络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滞后于信息化发展所造成的。本文针对信息化发展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从加强网络管理和执政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情是人们以互联网为平台,在网络上公开表达个人对社会热点事件或自己关心的话题的观点、态度、意见和情绪的集合.它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突发性、多元性、非理性等特征.政府加强网络舆情治理,对于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决策科学化及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当前,政府在网络舆情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主要有舆情响应迟滞、监管手段单一、监管力量分散、监管法规缺位等.  相似文献   

18.
刘晓玲 《改革与开放》2012,(18):90-91,93
近几年,“华南虎”、“三鹿奶粉”、“躲猫猫”、“甬温线”等公共事件频繁出现,一方面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各界对政府公信力的认识和研究.文章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内涵、现状及原因分析、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提升的对策等方面对近几年政府公信力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各种网络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网络舆情事件的频发呼唤我国政府完善网络舆情治理体制。文章旨在探索网络舆情治理的方向和思路,从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技术水平、反思社会问题3个层面分析治理网络舆情的基本方法,以期规范网络环境,使网络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章惠萍 《特区经济》2014,(11):171-17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普及,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权利意识逐步增强,网络言论的大量发布随之带来的是网络舆情的铺天盖地。线上线下的舆情都是需要同等关注,亦需要像在线下建立法治平台一样关注线上法治建设。全面开展网络实名制、缩小政府作为舆情监管一方的权力、借鉴国外网络舆情的法治建设经验、制订、完善现行互联网舆情监管法律体系,尽早推出网络基本法、创新法治管理,走以网治网路线等多种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