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两大工程”(洋山港和杭州湾大桥建设工程)的建设不但改变环杭州湾地区的交通发展格局.而且将改变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两大工程”,即洋山港和杭州湾大桥建设工程。两大工程的建设不但改变了环杭州湾地区的交通发展格局,而且改变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因此,相关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两大工程直接影响的分析,而是要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为背景,以组织区域一体化和城市区域化为发展趋势,按照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地区之间存在着集聚与扩散两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从更高的视角、更宽的领域予以审视。  相似文献   

3.
环杭州湾地区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和先行。虽然在过去几年中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与长江三角洲北翼、珠江三角洲相比以及与区域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比,环杭州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环杭州湾地区,目前水资源短缺、电力短缺、交通拥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项目即将竣工通车,建成后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将彻底改变杭州湾两岸的交通运输格局,由此会影响到货物尤其是集装箱运输路径、流量、流向等方面的变化,对于促进宁波、嘉兴等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以及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并为浙江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的整体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本文仅就杭州湾跨海大桥对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实现“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重要一环,也是上海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动力来源。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促进上海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凸现,对上海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协作联动为依托,特别是以杭州湾经济圈为基础,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真正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和功能。在这过程中,推进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的发展,是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步骤。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演进的战略意义在于,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目标,以杭州湾经济圈资源优化组合为原则,以产业协调发展为抓手,以国际航运中心功能营造为核心,实现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的跨越,也实现上海港从地区性大港列国际航运中心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茅临生 《浙江经济》2003,(13):23-25
环杭州湾地区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密集区域,是浙江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成长空间。环杭州湾各城市目前正处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期,要加快环杭州湾区域经济的发展,园区是其中一个重要载体,是培育环杭州湾产业带重要的切入点和抓手。因此,整合和提升园区的国际竞争力,构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杭州湾跨海大桥(以下简称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大桥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改善我国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而且将对长江三角洲及杭州湾南北两岸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宁波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将被有效打开。  相似文献   

8.
环杭州湾区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最有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对环杭州湾区域近年来(主要是2004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环杭州湾地区总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水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3年,浙江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实施“八八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环杭州湾地区发展、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是落实上述战略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丁耀民 《浙江经济》2003,(13):16-17
环杭州湾地区系长江流域和钱塘江流域的人海濒临区,是浙江制造业的密集地带,也是积极参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合作和交流的前沿地带。现就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把环杭州湾建设成为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大载体,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王松林 《浙江经济》2003,(13):20-21
环杭州湾地区是浙江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的前沿阵地,搞好环杭州湾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整合提升,构筑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载体和平台,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调整浙江的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土资源部门应义不容辞地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2.
毛光烈 《浙江经济》2003,(13):12-15
环抗州湾地区是浙江经济社会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当前,环杭州湾地区各类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很高,工作力度很大。进一步搞好区域规划,跨区域整合各类资源,突破行政区域和用地制约,合理布局生产力,发挥环杭州湾地区毗邻上海、沿海临港、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提高产业的技术支撑、人才、劳动力、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3.
江南的6月,已入初夏。今年初夏的6月8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承载几代人百年梦想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在滋溪水路湾隆重奠基。在浙江建设史上,也许我们再也找不出第二座桥像杭州湾跨海大桥那样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浙江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大背景下,它的开工建设让人们陡然间意识到,“环杭州湾”概念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从江河迈向海洋的,将不仅仅是这座雄伟的跨海大桥,更有这块黄金般的土地。  相似文献   

14.
杭州湾区域位于上海经济圈中的幔带区域,具有幔带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基本特征,该区域的工业经济结构表现为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形式,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将极大地促进该区域的交通网络集成;城乡结合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市场网络集成;全面提高杭州湾区域产业集群整体水平;推进该区域的产业集群创新,加快杭州湾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经济》2005,(15):F0002-F0002
浙江省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是经浙江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重点开发区,位于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南岸桥址,是慈溪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进一步发挥“大桥经济”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要素禀赋结构的一个现实载体和立体平台。杭州湾新区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慈溪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将推进杭州湾南翼地区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对带动整个江、浙、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钟海州 《宁波经济》2005,(12):8-10,14
环杭州湾区域与中部地区互动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增长模式转换将加速两个区域的经济合作;两个区域重点可以在资源供应与深加工、港口与腹地、民营经济等多个领域开展更加主动的合作;两个区域的互动发展要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环杭州湾区域制造业集群内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获取所需的、可靠的研究数据,探讨了影响环杭州湾区域制造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以及制造业集聚程度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是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步骤。本文以杭州湾南岸——余慈地区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来说明在此过程中,环杭州湾各地区(特别是沿湾各县市)应当依据地方化优势产业,进行产业定位,统筹产业规划。进而探讨在资源、环境、空间的共同约束下,如何走“高端路径”。形成地方化优势产业的创新型集群,实现区域共赢。  相似文献   

19.
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是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步骤。本文以杭州湾南岸———余慈地区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来说明在此过程中,环杭州湾各地区(特别是沿湾各县市)应当依据地方化优势产业,进行产业定位,统筹产业规划。进而探讨在资源、环境、空间的共同约束下,如何走"  相似文献   

20.
冯明 《浙江经济》2003,(13):22-22
环杭州湾地区一直以来就是浙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2002年,这六个市(含省级公司)外贸出口233.0亿美元。占全省的79.2%;实际利用外资28.17亿美元,占全省的89.2%。其中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占全省开发区利用外资总数的95%;境外投资4630万美元,占全省的72.8%,均远远高出同期六市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的比重。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环杭州湾地区有基础有条件发挥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