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跃婷 《科技和产业》2022,22(5):346-354
随着各地纷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批区域创新高地竞相涌现。然而,创新发展的地区协调性仍显不足,地区间差距较大。为探究地区间差距存在的具体原因,运用有关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并进一步运用线性回归和岭回归方法对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平台、共生网络、共生环境影响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共生基质和共生平台,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网络对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从而得出政策建议:相较于重视创新投入和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和促进创新合作同样值得加大重视程度,这有助于促进地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和区域创新格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中国省际1999-2004年房地产业面板数据,计量分析了房地产业FDI对中国房地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房地产业技术效率水平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房地产业平均技术效率要高出中西部地区57.7%;(2)FDI对中国房地产业技术效率整体水平的影响统计上不显著,这表明从总体上看FDI对改善中国房地产业技术效率作用不大。(3)FDI对促进东部地区房地产业技术效率增长作用显著,但对中西部房地产业技术效率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说明FDI对中国房地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酶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跨境电子商务是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本文利用2003-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跨境电商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能显著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水平,推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但抑制了多样化集聚。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对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影响更明显;中西部城市、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政策效应更显著。此外,跨境电商能加快地区信息化水平建设,扩大进出口贸易增长,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产业优化升级。本文为跨境电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促进地区间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章立军 《南方经济》2006,20(11):43-56
本文运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2002、2003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创新能力体系指标数据.从区域层面,系统研究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创新能力体系中知识创造、知识获得对知识应用的影响及创新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这三个密切关联的重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创新环境中,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金融环境对创新能力有正面促进作用,而创业水平对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在创新能力体系中,知识获得对知识应用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而知识创造对知识应用的影响不显著;创新综合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面的效应;分项看.知识应用、知识流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显著,而知识创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不显著。同时发现市场化改革和创新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还没有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我国更多地还是依靠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来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孙千驰 《科技和产业》2023,23(12):71-77
依据新发展理念建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衡量2012—2020年中国省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索影响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因素。结果发现: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方面,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稳定上升,但存在结构失衡,服务业绿色较为落后,协调和共享贡献较高;并且地区发展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持续领先,中西部地区迅速追赶;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是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东部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化水平,中部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业化水平,西部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消费需求水平。最后提出推动中国及各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科技信息》2021,(3):77-80
文章针对语言的科技创新价值,基于2014—2018年中国31个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英语水平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的英语水平对于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英语水平对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呈现不同的程度,在经济扩张时期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英语水平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发达地区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7.
李玉凤 《科技和产业》2021,21(10):86-90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科技水平发展的直接体现.以《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数据为基础,对宁夏2015—2018年创新能力综合水平在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个方面进行短板指标分析,提出增强社会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科技创新物质投入强度、提升科技创新产出水平等7个方面的方向性对策建议,为宁夏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向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彩花 《浙江经济》2007,(10):56-56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包括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创新的经济绩效等五大要素。据2005-2006年度《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浙江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五,总体上已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并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也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工业化需满足更高的后发赶超要求,信息化肩负弯道超车的重要使命,城镇化事关经济内生动力生成,农业现代化则最具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在空间落实上采取效率优先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类型出发,推动最具潜力和最具优势的地区率先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为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率先探索和引领示范作用。区域重大战略的六大区域有三个位于东部地区,一个位于西部地区,两个横贯东中西三大地带,在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分别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非简单的从属关系,两者并行不悖,均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0.
政府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以2004年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玉国  李杰  尚明月 《山东经济》2006,22(5):122-127
用中国各地区2004年的截面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可以测算政府规模对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边际效应和弹性系数,并可据此对政府规模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效应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进行测算。结论是,地区政府规模过大对区域经济起到了阻碍作用。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必须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压缩政府规模。  相似文献   

11.
程龙  唐恒  孙莹琳  赫英淇 《科学决策》2022,(10):111-124
专利导航试点政策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及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现有文献已开始关注专利导航试点政策的影响,但鲜有涉及专利导航试点政策对供需视角下区域竞争力影响的讨论。通过以 2013 年设立产业专利导航试验区的 6 个城市为对象,利用合成控制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专利导航试点政策的竞争力绩效及内在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供需视角下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在影响路径方面,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专利质量水平是专利导航试点政策驱动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内在影响机制,其中人力资本水平、专利质量水平均发挥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水平在整体促进性效应基础上,其内在影响呈“倒 U”走势。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发达国家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与壮大的背景下,中国信息化建设也在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作为中国经济领头人之一的广东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如何?省内各个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的结构又怎样?对整个省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鉴于这些疑问,笔通过有关资料和统计数据,对广东省主要地区信息力作了简要分析,以便对广东省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基于RAM的网络DEA模型对2001—2010年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工业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和综合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对影响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和综合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工业平均综合效率取得了增长,"十一五"期间的增速快于"十五"期间;大西北地区的工业综合效率最高,黄河中游最低,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综合效率增长速度最快;各地区的工业生产效率均高于环境治理效率,污染治理投资不足、已有的投资未得到有效利用是导致环境治理阶段效率较低的原因;地区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要素禀赋结构以及研发投入对工业综合效率有显著影响,有效地利用治理污染投资、促进自主创新、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提高工业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程云洁  陈亮 《科学决策》2023,(5):169-189
在我国新一代科技与产业变革背景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基于2004—2019年我国2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两化融合”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策效果会随着试点城市的区域位置、经济发展阶段、创新驱动要素的投入和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具有显著地负向调节效应,而高铁开通具有显著地正向调节效应;该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工业机器人应用、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财政扶持力度和扩大市场规模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5.
12月17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正式对外公布。报告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1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总体格局略有变动,但前7位地区的排名仍很稳定,连续三年没有变化,依次为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和天津;江苏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蝉联区域创新能力榜首。报告显示,创新能力领先的地区优势各有侧重。如江苏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均排名第一;北京的知识创造能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上海的知识获取能力排名第一;广东的创新绩效排名第一。此外,  相似文献   

16.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科学全面地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地区经济水平。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创新环境支撑能力4个维度,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优先级的影响,采用不完全指标排序关系修正方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进而使用修正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选取陕西、北京、河南、辽宁4个不同地区代表性省市,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证了信息化对于区域一体化的各项促进作用,分析了不平衡的信息化空间对区域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基于区域一体化要求的公平高效、地区统筹、城乡互动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并建议从协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信息化空间开发模式、规范信息标准与法规、提高信息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强化信息产业集群优势等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信息化建设,以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吴赢  张翼 《南方经济》2021,40(9):36-51
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构建了2011-2018年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以专利申请数量来量化区域创新产出,从融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地促进了区域创新。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采用工具变量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文章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经济学意义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1%,区域创新产出增加1.05%。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通过缓解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来促进区域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发明型创新、实用型创新和外观型创新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虽然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东部和非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在东部地区和非东部地区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文章关于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机制的研究对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区域创新体系及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甜  李文芳 《特区经济》2023,(4):101-104
当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算出中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的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通过相关检验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的影响,以及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更充分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促进区域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但是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政府监管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这种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完善监管系统、提升政府信息透明度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是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关键,当前中西部地科技创新能力远落后于东部地区,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差距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