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研究方向 以广布于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作为研究对象,围绕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在大气温室气体变化中的功能;水、热变化对高寒草  相似文献   

2.
高寒牧区牧草混播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类型最为独特的草地生态系统。在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1.4亿hm^2的天然草地,放牧着大约7000万头(只)家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的启动区和调节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是否稳定不仅对我国的东部和西南部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对北半球甚至全球的气候产生明显的影响。青藏高原是我国黄河、长江等主要水系的发源地。高寒草地在涵养水源、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10(4):88-89
正研究方向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过程中的生理机制重点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植物生理生态功能,探讨全球变化与特殊生境下植物生态适应的机理过程;为合理利用植物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生理生态学基础。同时研究生态系统(例如退化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等)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藏东南具有典型垂直山地地带性的色季拉山为研究区,揭示了青藏高原高寒山区季节性冻土有机碳储量对坡位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坡位对土壤有机碳储量有显著影响,未来碳循环的预测应充分考虑微地形对坡面尺度下土壤碳垂直分布、碳库组成和空间变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全球气候呈现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将引起降水模式的改变。降水对于湿地有着直接的影响。湿地是发育于水陆过渡带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文章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湿地的面积、分布和功能造成的影响来研究黄冈地区气候变化对于该地区湿地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南北极气候系统在全球变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地区域将前所未有地为人类提供航道便利,提供其它区域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成为可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区域。但是,人类对复杂的极地大气-海洋-冰相互作用以及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和高纬海洋生态系统变化的过程极度缺乏了解,所以极地气候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中,特别值  相似文献   

7.
景观生态学是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该学科以综合性、区域性、交叉性为特点。中国景观生态学经过近40年的发展,逐渐走上国际舞台。早期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偏重景观格局表象分析,之后逐渐转向机理性研究,景观格局和经过过程的耦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景观格局与过程耦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实验观测法和模型模拟法。在不同尺度下进行实验观测,建立新的景观格局指数,开发新的景观过程模型成为研究的焦点和难点。近年来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景观生态学研究形成了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多功能服务价值权衡等新的前沿领域,文章认为生态系统多功能服务价值权衡研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最大的山间盆地,其面积达1.2×105km2,区内平均海拔约2800m。盆地周围的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海拔均在4500 -5000m以上,山势陡峻,并与盆地以断裂接触。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气候演变受全球变化影响与控制,因而其气候变化记录在长周期、大尺度上与全球变化基本一  相似文献   

9.
<正>工业园区通过污染物减排和碳减排协同管理实现碳达峰,不仅是对工业园区建设及运营质量的要求,也是工业文明建设的重要起点和实施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重要途径自工业革命以来,巨量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及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前全球每年超过300亿吨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进入大气,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约为112亿吨,包括约40亿吨的供给侧碳排放和约72亿吨的消费侧碳排放。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它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有多种影响因子,本文主要阐述NPP和土壤碳呼吸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气温与NPP表现出一定的纬度地带性;气候变暖会增加土壤呼吸,不过超过最适温度,土壤呼吸减弱,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随着降水格局的改变,在不同时间尺度和地区上,NPP与降水关系也不同;在一定降水范围内,降水量对土壤呼吸的作用是不同的。水分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会随降水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