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丹丹 《魅力中国》2014,(8):339-339
2013年生效的新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确立了电子数据的独立证据地住,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特剐是科技发展的表现。该规定在法律规范层面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证据体系.但在适用中关于电子数据证据的审查认定等方面尚未作出具体的规定。本文就电子数据证据适用时完整性认定做出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资产损失是指国有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发现的资产损失。国有企业的资产损失应当向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申报认定。申报损失认定应当提供合法证据。律师事务所出具的鉴证意见书属于申报资产损失认定的合法证据。律师鉴证是指律师为出具鉴证意见书所进行的工作。一、律师鉴证的法律依据《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第六条在清产核资工作中,企业需要申报认定的各项资产损失,均应提供合法证据,包  相似文献   

3.
民事执行是查明被执行财产状况的发现程序。查明执行案件的事实,有赖于证据的科学运用。在对执行案件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中,应当坚持主动调查规则、有限调查规则、权利保护规则、当事人参与规则,以保证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提高执行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检察技术工作是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依法收集证据、审查证据、鉴别证据,以查明案件事实的一项专门性工作,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检察技术工作发展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为检察业务部门提供技术保障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紧紧围绕检察业务工作,突出抓好检察技术工作,大力加强司法鉴定、文证审查、技术协助等检察技术应用,进一  相似文献   

5.
一诺 《东北之窗》2014,(14):10-10
7月1日起,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毒品犯罪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在全省正式施行。此《规定》的出台,标志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办理毒品案件证据规格。去年,按照省高院党组的部署和要求,我省开展了毒品犯罪专题调研,起草了《关于我省毒品犯罪案件证据情况的调研报告》,对侦查、起诉、审判各环节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认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  相似文献   

6.
招投标动态     
《中国招标》2011,(39):33-35
267家机构获首期政府采购甲级代理资格首期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甲级资格集中审查认定工作日前结束,267家最新通过财政部集中审查认定甲级资格的社会代理机构将开始开展政府采购活动。据悉,这267家机构的政府采购甲级代理资格是财政部按照自去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财政部第61号令)审查认定的。  相似文献   

7.
司法会计文证审查是检察机关的专业技术工作之一。司法会计人员运用所掌握的专门知识,通过对相关技术性证据的合法性、可靠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审查,可以起到纠错防漏作用,为诉讼监督把好证据关。  相似文献   

8.
罗辉 《魅力中国》2014,(12):308-308
证据是刑事诉讼程序的灵魂,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就是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如何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从而对被告人进行正确定罪处刑,就是一个如何对各种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和判断及运用的过程。在公诉案件证据审查过程中,应以证据的“三性”为切入点,进行单独审查、比对审查、综合审查。唯有如此,才能对整个案件事实作出合乎实际的结论,进而在法庭上运用自如,如鱼得水,从而达到指控有力、被告人认罪伏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数据与人们生活结合日益紧密,随着信息化生活方式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电子数据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检察机关案件审查、办理的各个阶段,甚至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起实施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明确为8种证据类型中的一种,赋予电子数据独立的证据地位和法律效力。由于电子数据与其他传统证据类型存在极大的区别,因此对检察机关在电子数据收集、固定、检验、审查等方面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良 《重庆与世界》2013,30(2):45-47
补强证据是定案的根据,而补强证据规则是证明力规则,起着补强主证据证明力和限制法官自由裁量的功能。在民事诉讼中运用补强证据规则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审查、识别主证据的性质和范围,审查补强证据的来源、资格,最后法官进行法律推理并形成内心确信。充分研究民事诉讼中补强证据规则的运用,有利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及民事证据规则制度。  相似文献   

11.
交通事故认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认定是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及其相配套的法规,文章论述了交通事故认定的概念与任务;探讨了其性质、特征、价值取向;分析了实践中交警对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处理权限,交通事故认定的救济,证据标准与交通事故认定,证据种类与交通事故认定书等有关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康添雄 《特区经济》2010,(3):244-246
驰名商标制度在中国所发生的异化、泛滥现象已经引起法律界对其未来演变的担忧。在对制度本源的追溯中,驰名商标显现了诉讼证据和纠纷解决的规制本意。这一本意应成为反思现状的理论基点,更是推进制度调整的核心动力和准则。在调整过程中,回归私权本质、市场主导,行政统一认定、法院司法审查,应当被预设为改革和修法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杨柳娇 《重庆与世界》2016,(42):157-159
在依法治国理念下,专卖行政执法进入新常态。要实现对市场的管理,打击违法行为,维护专卖制度就不能局限于目的上的有效果、出成果,更要实现过程上的合情、合理、合法,这也是提升专卖行政执法规范管理形象的内在要求。而专卖行政执法实践中,认定证据并运用好证据规则是实现依法执政的核心内容。本文一方面通过讨论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三方面特点理解对证据的认定,另一方面通过论述证明对象的确定、证明责任分配、证明标准判断,理解如何实现证据的运用。在证据理论基础上,结合专卖行政执法具体实践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达到认识专卖行政执法中证据认定与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公诉权的内容包括国家公诉机关对有犯罪行为的嫌疑人进行审查,对于不需要或者不应提起公诉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决定不起诉,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构罪条件后经审查且有必要进入审判程序时,决定向法院提起公诉。与此同时,证据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公诉工作的成败得失。"证据是诉讼的核心,程序正当是审判的前提,质量是案件的生命",这不仅是我国多年司法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也是笔者自己公诉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公诉人的成长之路没有捷径,只有投入去做,方有所得。  相似文献   

15.
罗毅 《特区经济》2008,(2):240-242
在民事诉讼中,为了获取胜诉判决,当事人通常会竭尽全力主张和举证。由于纠纷案件的复杂性、当事人以及代理人的诉讼技能参差不齐,当事人偶尔也会提出与己方主张相反,有利于对方当事人的证据。依据自由心证原则,在不违反辩论主义原则的情况下,法官可以通过证据共通原则做出自由的事实认定。证据共通原则是法官自由裁量权在证据认定程序中的体现,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16.
苑宁宁 《黑河学刊》2012,(2):108-110
公证证据规则是公证活动中与证据有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性规则,其核心内容是证据的可采性问题或者说证据资格问题。由于我国公证远未形成证据规则,有的只是少量、零星的关于证据收集、审查的原则性要求,司法实践中大量没有关联性或者缺乏适格性的公证证据进入法庭审判中,影响了审判的效率甚至是公正性。其一,公证工作在证据规则上处于无章可循状态,致使错假公证大量滋生,且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其二,由于缺少证据规则,造成处理采信不实证据问题的主观随意性,使公证员陷于承担无限责任的不公正境地。本文从公证证据规则的视角入手。反思我国立法中关于公证证据可采性问题的规定,并针对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周海 《重庆与世界》2013,30(2):48-50
在任何案件的审理中,查明案件事实关键都在于证据。证据提交法官后由法官按照法定程序审查,对符合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证据予以采信,即具有可采性的证据,这些被法官采信的证据是法官对案件事实作出判断的根据,被称为定案证据。定案证据有别于证据,两者在概念、外延、证据属性、所处诉讼阶段、使用主体等方面存在差别,但两者又存在必然联系,定案证据来源于证据,证据与定案证据的使用目的都是证明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存在着内容丰富的诉讼证据审查判断制度,挖掘这些制度既有利于澄清某些认识,也有利于得到一些深刻的启示,如反思我国目前诉讼证据审查判断制度的重构等。  相似文献   

19.
仇金 《重庆与世界》2013,(8):29-32,45
司法证明原理是证明活动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性的内在原因和基本规律。缺乏对证明原理的认识,就难以得到准确可靠的事实认定结论。证据之所以能够证明待证事实,是由于证据中蕴含着案件发生时留下的事实信息。证明原理就是从证据中获取案件的事实信息,经过提炼得到证据事实,再结合全案情况以使待证事实得以证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电子证据的内涵以及电子证据的特征,并对电子证据的属性进行了定位,论述了从哪些方面对电子证据进行审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