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造面板数据,使用面板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机制检验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户生产性正规信贷需求和消费性正规信贷需求的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金融知识积累进而提高家庭生产性正规信贷需求,对消费性正规信贷需求的促进作用则通过数字支付渠道实现。  相似文献   

2.
西部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地调查、模型分析和数据验证,研究了西部地区小额信贷和农户收入的相关性,认为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是正向的。农户能获得小额信贷,并直接用于生产活动,农户收入增加就明显。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西部地区小额信贷影响农户收入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来自国家统计局的16个省市2006-2014年的城镇住户面板数据,本文研究社会网络对城镇家庭的正规借款和非正规借款是否都具有因果效应。在利用工具变量解决了社会网络的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网络对家庭借款之和、正规借款和非正规借款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与正规借款相比,社会网络对非正规借款的影响更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能够发挥社会担保作用并增加家庭的借款金额,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网络作为一种非正规制度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信贷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还意味着中国城镇金融市场有继续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地流转市场和劳动力要素相关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资本在农业生产中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替代性越来越明显,这可能进一步催生农户的信贷需求。实证研究表明:农户经营规模扩大意愿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土地规模以及农户的贷款计划也会促进农户的信贷需求。通过探讨经营规模扩大对信贷需求的影响,为信贷约束背景下的农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徐秀英  李朝柱 《改革》2012,(6):121-126
基于浙江省2个县市12个行政村的265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户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及林地流入规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村集体是农户林地流入的重要来源,林地流转市场化、契约化程度较高,林地流入促进了林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家庭总收入、家庭林业收入占比、家庭人均林地面积、当地有无林地流转平台对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及流入规模均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申请采伐指标是否容易对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分别有负向及正向影响,家庭经营林地块数对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及流入规模均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信贷约束下中国农户信贷缺口的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贷约束存在的条件下,农户的实际的借款数额并不能反映他们的真实贷款需求。本文重新评估了我国农户受到正规信贷约束的情况,并通过Heckman选择模型调整信贷约束对农户贷款需求造成的制约性影响,从而获得一个更接近农户真实愿望的贷款需求估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所有农户中,有借贷需求的农户比重超过70%,平均信贷缺口达到4420元,农户未被满足的信贷需求缺口占到其贷款需求总额的56.72%。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农户中,有较大比例的有效借贷需求得不到满足。文章从"农户是否具有融资意愿""农户的融资意愿是否得到满足""谁更可能满足农户的融资意愿"三个方面采用二元及多元logit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随着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农户融资意愿先减弱后增强;山东中西部地区农户以及新型农业主体更容易产生融资意愿,家庭人口数量越多、受教育程度越高、金融基础设施越多、支柱性产业影响越大,越可能产生融资意愿。正规金融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户的融资意愿,但随着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农户表现出对正规金融的青睐。正规金融机构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而采取的措施依然是农户获取正规金融融资的重要羁绊,POS机、ATM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方便存取、支付,对提高融资意愿的满足程度作用不大,因而正规金融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互助民间金融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农户的融资意愿,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但随着农户家庭金融增产的增加,农户对互助民间金融的劣势越来越敏感,因而互助民间金融的发展需要有新形式,目前试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释农户信贷需求难以实现的原因,文章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农户需求意愿和规模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的小额信贷认知、区域异质性和家庭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户小额信贷需求意愿和规模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具体地,了解小额信贷政策的家庭其信贷需求规模比不了解的家庭平均提高了9.65倍;另外,内蒙古地区农户信贷需求规模比贵州地区的农户高了12.63倍。因此,文章建议政府应该向农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教育来提高他们对小额信贷的认知程度,从而增加他们的信贷需求并且提高他们获得信贷的可能性;并且,不同地区金融机构应根据当地农户的需求特征制定不同的小额信贷产品,以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9.
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是将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有机结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建立财政促进金融支农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新疆70个县的涉农贷款、农户贷款、奖励资金数据,分别构造了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和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并对财政奖励政策的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影响效应进行了检验,然后通过农村金融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对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第一,财政奖励政策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的发放存在正向激励作用,但多个县域个体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激励效应;第二,财政资金奖励政策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信贷需求满足度均有明显影响,但对农村信贷资金价格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新疆农村入户调查的微观数据,根据McFadden’s随机效用最大化模型和美国经济学家(Mayer)的啄食顺序理论(the pecking oder theory),对新型小农户家庭融资次序偏好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小农户对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需求较大,亲友贷款和其他民间渠道贷款需求相对薄弱。户主技能水平、储蓄存款以及家庭经济决策十分显著地影响农户的融资偏好顺序,农户非农收入、户主年龄和家庭收入对农户融资偏好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以往借贷经历对农户融资渠道次序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新疆新型小农户实际融资路径遵循正规金融渠道、亲戚朋友等非正规渠道、自我积累的"倒啄食顺序"的偏好。基于经验研究,提出了金融改革政策需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户融资需求和渠道选择的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种粮大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适应专业化生产、合作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提高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对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浙江省159户农户调查样本为数据,采用Spss软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主销区种粮大户的粮食生产行为,研究发现大户对惠农政策的满意程度对其是否扩大种粮面积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户主年龄,土地面积,土地租金,培训次数以及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户是否扩大种植面积都存在着显著的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规模经营、农地抵押与产权变革催生:598个农户样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媛  林乐芬 《改革》2012,(9):71-76
以江苏省经济发展有水平差异的10个县市、598个农户为样本观测对象,通过基本的经济逻辑推演,提出可以验证的假说和计量检验,结果发现:农地抵押产权改革并不必然促进农地流转,农地流入方意愿小于流出方意愿造成供求不匹配是农地流转难以达成的重要原因;农业经营项目的盈利空间的大小对农户土地流入决策有重要影响:绝大多数小规模经营以非农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小农户没有农业投资方面的资金需求,而从事农业附加值高的种养殖大户才是农地流入以及农地抵押贷款的真正需求者。以农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是有条件的,其金融功能的实现取决于该地的农业结构,即是否存在从事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经营项目的禀赋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2012年世行调查数据考察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金融信贷的影响。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嵌入全球价值链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获得金融信贷的机会。倾向评分匹配法的结果证实存在这种因果关系,文章的结论稳健。但这种正向影响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民营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较强以及信贷资金市场化分配程度较弱均会弱化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民营企业获得金融信贷的促进作用。因而,要缓解民营企业的贷款难问题还要立足于国内政策,加快信贷资金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由经济特征刻画的生存型农户在金融支持上普遍面临着非正式金融高利率和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约束的锁定.而解锁的关键在于坚持信贷补贴理论,按照政策引导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原则,改善和优化金融支农路径,即促进农村非正式金融转化、大力发展农村内生型金融、提高小额信贷服务能力、完善农户联保贷款信用共同体制度、发挥大数定律稀释信贷风险的作用、建立政策激励与正式金融机构信贷对象下移的衔接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阐释数字普惠金融对资源获取、人力资本培训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功能效应,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创业行为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对农户创业决策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3个细分指标中覆盖广度的作用最为明显。异质性分析结果揭示了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更完善的东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创业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对农户创业规模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雨晴  施建淮 《世界经济研究》2023,(2):78-90+135-136
文章将国际资本流动引入国内的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分析框架,对国际资本流动、房地产价格与信贷投放三者间的作用路径进行了机制分析以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实证检验。宏观层面,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之间具有自我强化周期,国际资本流动会放大和强化信贷投放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存在正反馈效应。微观层面,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入会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融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公司是否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会显著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向公司的信贷投放之间的作用关系,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所获信贷对资本流动变化反应更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临安1325个农户为样本,对比不同组织模式下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差异,构建多元无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组织模式对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模式对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有重要影响。同时受教育程度、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收入占比、信贷获取、土地经营规模等因素也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产生一定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对安徽省F县的万户农村金融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储蓄行为、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的发生现状、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网点减少影响到农户享受储蓄等一系列服务;约束信贷实际发生的限制因素主要有:可担保和抵押要求、信贷数量限制以及社会关系;尽管农户社区合作金融具有多种有利条件,但相当部分的农户仍然存在顾虑,这就意味着不但要细化进入准则,而且要做大量诸如培训等健全农村信用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别山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十二五"以来,安徽积极实施金融脱贫政策,为贫困县区塑造了良好的资本流入条件和环境。文章以2011-2014年安徽大别山片区12个国家贫困县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和人均生产总值对贫困发生率减少率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财政收支赤字对贫困发生率减少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提出通过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进入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服务,建立多元化的金融脱贫合作,加大脱贫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为贫困地区的农户和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融资环境,努力打赢大别山片区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20.
赵洁 《科学决策》2018,(10):72-94
本研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农户多维贫困的指标,实证分析了收入不平等 与非正规金融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收入不平等的扩大显著加重了农户多维 贫困状况,采用三阶段联立方程处理内生性后,收入不平等对农户多维贫困的不利影响依然稳健。 第二,非正规金融对农户多维贫困具有显著的缓冲作用,且该效用在降低中等层次的多维贫困更 为显著。第三,非正规金融在收入不平等与农户多维贫困的关系中存在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调 节效应表明,农户非正规金融越多,收入不平等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越小;中介效应表明,非 正规金融能够弱化收入不平等对农户多维贫困的负向影响。因此,完善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发展, 不仅缓解日益扩大的收入不平等,而且改善农户多维贫困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