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深刻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因此,我国必须发展绿色经济。以绿色经济的内涵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权威机构经典观点的高频指标并以相关文献中的指标为根据,建立了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绿色发展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徐志艳 《科技和产业》2024,24(3):187-194
为探究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的发展协同性,基于2013-2020年我国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偏相关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省级行政区间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协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级行政区数字经济及绿色创新发展水平均存在省际差异,但两者发展具有协同性,且协同程度存在省际差异。研究结论可为“双化”转型提供实证借鉴,完善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协同发展路径,为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芹芳  陈玮  段刚 《乡镇经济》2008,24(8):40-43
文章以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为例,以村居民点为评价单元,依据土地集约利用指标选取的原则,科学、合理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特尔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总分值一极限修正模型计算评价单元综合集约度分值,进行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并就评价结果,提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论文根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基础上,从资源消耗总量、资源消耗发展和资源节约潜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2011年统计数据,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五类;在空间分布上,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相对较高的省份大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工业不发达地区,而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相对较弱的省份大多位于中西部地区和传统工业化地区。这一研究结论对相关的政府部门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与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基础上,文章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31个省市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2013年统计数据,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全面优等型、全面偏优型、全面中游型、全面劣势型;从空间分布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相对较高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相对较弱的省份大多位于西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周口市土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10个指标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得到周口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从而确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得出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为例,以村居民点为评价单元,依据土地集约利用指标选取的原则,科学、合理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特尔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总分值一极限修正模型计算评价单元综合集约度分值,进行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并就评价结果,提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姚瑶  周兴  黄冬婷  郑惠 《科技和产业》2021,21(8):109-114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绿色经济、绿色创新、资源绿色利用、绿色环境、绿色生活5个方面,构建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熵值法计算广西2009—2018年的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分值及平均分值,运用自然断裂法、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2009—2018年广西各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总体而言,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生活和资源绿色利用两个指标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由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多方面的系统过程,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指标能够完整地衡量绿色发展。因此,为了准确了解城市绿色发展过程和具体内容以及政府对绿色建设的政策,还应建立起完整的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以清晰地展现有关经济、人文、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成果。这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可以将不同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城市向绿色发展转型的努力程度。本文将采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武汉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了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高对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一、在指标体系的选取设计上,为避免重要指标的遗漏以及指标过多、计算过繁的弊端,采用了两步法。先依据全国系统的原则初选指标,然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找出各指标对企业竞争力实际贡献的大小,据此对指标进行筛选。二、在评价方法上,舍弃了单纯的主观赋权的方法,充分利用各指标对企业竞争力实际贡献的大小进行赋权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黑龙江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适用于黑龙江省的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熵值法和功效系数法对黑龙江省各区域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用泰尔指数法以及核密度估计对黑龙江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内和地区间差距及差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得分逐渐上升,东部远低于全省,北部2016年起逐渐上升至与全省持平,西部与南部高于全省水平。黑龙江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差异来源于区域内差异,由于东部部分城市受经济社会驱动力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大等原因导致绿色经济高质量综合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城市,呈两极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绿色经济的内涵,构建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1—2020年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下游地区绿色经济指数始终高于上中游地区,流域9省之间的绿色经济指数存在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研投入等促进了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耗对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段茜茜  张烨 《科技和产业》2021,21(12):254-260
从经济发展质量与潜力、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绿色政策与民生保障3个维度,选取31个二级指标构建中国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30个省区市2013—2018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同时对各省各区域间的发展差异程度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大部分省市发展速度较快,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潜力;省市间的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是区域间梯度差异明显,呈现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海南低碳经济的实际状况,利用多元统计方法选取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首先,计算其能源、经济和环境三个指标的综合发展水平值以及协调关系,然后,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并结合实际需求提出海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株潭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刚 《特区经济》2010,(9):183-185
发展绿色经济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构建长株潭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株潭绿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基于绿色经济发展路径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程一凡 《科技和产业》2022,22(7):259-264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效益、创新能力、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保障与支撑5个层面选取13个评价指标,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并从5个层面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到各年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据此分析陕西省制造业近年来总体发展状况以及各层面发展状况,并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要求,选择装配式建筑不确定因素最多的施工阶段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影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目标、施工技术、施工管理6个维度选取24个细化指标建立装配建筑施工可持续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区间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结合,构建基于灰色区间层次分析法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可持续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评价模型对西北某装配式建筑施工可持续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装配式建筑施工可持续水平为较好可持续,综合评价结果与该项目实际施工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11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经济增长迅速伴随而来的是资源、环境、社会承载能力的严重下降。本文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方面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内11个设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确立指标权重,通过综合评价指数法计算河北省11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承压水平,指出河北省11个城市综合承载力差异较大,城市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的还不够,应重点提升11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