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美国衰落与国际关系格局扁平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最近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关于美国衰落的讨论出发,作者介绍了美国新近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国际格局发展的看法——无极时代与后美国时代,并认为真正符合客观现实的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势是扁平化,国际权力格局会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水平分布,在这当中,大国、主要的区域性和跨区域性国家集团以及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制度都会越来越平等地分享国际权力。为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国际社会所提出的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的呼声也能反映这种国际关系权力分布扁平化的发展趋势。尽管主要大国相对地位不会因为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大的变化,但国际制度和国际体系的调整也反映了当前国际格局正在发生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2.
董彦  孙玲  王磊 《中国报道》2009,(12):66-69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西方大国与新兴经济体经济的权重此消彼长,国际经济合作与保护主义出现新态势。对中国而言,这些新变化、新格局意味着新的挑战,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会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最终都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从理论逻辑看,新发展格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反映了西方经济学关注的经济循环问题,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求侧管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把握需求侧管理中消费与投资、短期政策与长效机制、局部与全局、国内与国际等若干关系.要构建收入均衡增长机制,培育超大规模消费市场,拓展投资空间并优化投资结构,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后,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资本供应的新兴力量,对外投资的大国地位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构成、投资去向和投资成败也遭到较多质疑。本文提出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地位是一国资本输出能力和全球资本配置能力的集中体现。文章在分析梳理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跨国并购交易数量及海外投资全球化广度上升、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对外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主体和投资收益四个方面考察当前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上升中的失衡特征,进而提出纠正失衡的四大出路:完善对外投资体制,提升海外生产力;促进投资、贸易与金融协同作战,构造经贸循环与金融循环良性互动机制;规划全球布局,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集群效应和探索内外资、国民资合作,强化投资主体市场化经营;培育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海外投资生态圈。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后,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资本供应的新兴力量,对外投资的大国地位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构成、投资去向和投资成败也遭到较多质疑。本文提出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地位是一国资本输出能力和全球资本配置能力的集中体现。文章在分析梳理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跨国并购交易数量及海外投资全球化广度上升、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对外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主体和投资收益四个方面考察当前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上升中的失衡特征,进而提出纠正失衡的四大出路:完善对外投资体制,提升海外生产力;促进投资、贸易与金融协同作战,构造经贸循环与金融循环良性互动机制;规划全球布局,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集群效应和探索内外资、国民资合作,强化投资主体市场化经营;培育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海外投资生态圈。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演变后的多渠道传染,传统世界经济大国和新兴及后起国家间的力量消长经历较大调整;以往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体系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战后创立的多边贸易、多边金融和国际协调机制遭遇严重挑战,由此,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着重考察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六大变化领域,分析论证了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源转移、国际经济协调酝酿新的共治机制、国际金融重回强监管环境、新兴和未来市场贸易地位上升、国际投资大三角格局分化和国际生产供应链位移等变化特征,并探讨上述变化对美国经济的振兴和再度繁荣可能产生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6年G20杭州峰会通过的《G20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多边机制下就全球投资规则的制订达成共识。在全球多边投资体制缺失的情况下,它的提出填补了国际经济治理的空白,是多边投资规制的历史性突破。《指导原则》提出的九项原则涵盖了国际投资体制的所有核心要素及板块(包括投资准入、投资保护及待遇、投资促进与便利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并纳入了新一代国际投资规则的核心要素,为改革现行国际投资协定体系提供了政策指引,也为构建一个更加平衡、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投资体制提供了基本框架。中国应继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和影响,积极推动《指导原则》的落实与推广,确保未来国际投资体制朝着开放、透明、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中国可以"中国方案"在多边框架内积极推进现行国际投资协定体系改革及未来全球投资体制的构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另一方面,推进自己的外资管理体制及投资协定网络的改革,建立中国新一代投资体制,通过制度创新造就"中国范式",为未来全球投资体制的构建树立样板。通过创建和推广国际投资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范式",中国将在21世纪新一代国际投资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2016年G20杭州峰会通过的《G20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多边机制下就全球投资规则的制订达成共识。在全球多边投资体制缺失的情况下,它的提出填补了国际经济治理的空白,是多边投资规制的历史性突破。《指导原则》提出的九项原则涵盖了国际投资体制的所有核心要素及板块(包括投资准入、投资保护及待遇、投资促进与便利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并纳入了新一代国际投资规则的核心要素,为改革现行国际投资协定体系提供了政策指引,也为构建一个更加平衡、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投资体制提供了基本框架。中国应继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和影响,积极推动《指导原则》的落实与推广,确保未来国际投资体制朝着开放、透明、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中国可以"中国方案"在多边框架内积极推进现行国际投资协定体系改革及未来全球投资体制的构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另一方面,推进自己的外资管理体制及投资协定网络的改革,建立中国新一代投资体制,通过制度创新造就"中国范式",为未来全球投资体制的构建树立样板。通过创建和推广国际投资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范式",中国将在21世纪新一代国际投资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变化,拉美地区力量格局的变化对中拉合作提出了新需求,中拉关系发展出现新趋势。拉美地区力量格局的新变化1.拉美各国实力重新组合,形成多梯队格局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拉美地区"领头雁"和头号地区强国。巴西推行温和务实政策,在经济增长、政治稳定、社会发展方面成绩显著,其发展模式得到本地区国家普遍认同。巴西积极推进大国战略,在改善和保持与欧美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加强与世界其他新兴大国合作,积极开拓亚太、非洲和中东市场,从拉美"小舞台"跨入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经济总量(增长)、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五个维度上考察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大国和新兴国家间力量消长的进程与特征,并从全球价值链、全球要素流和全球生产网视角论证了危机后世界经济从发达国家主导、大三角经济为核心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格局向国际资本、国际市场和跨国并购的主体队伍日益多元,消费、投资和生产的多中心态势日益增强的多极、多中心格局加速过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