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征 《北方经济》2011,(18):47-48
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大发展,网络电影甩掉了"非主流"的身份,越来越受到了电影人和网谜的追捧,国内众多的网民和庞大的电影迷是网络电影和雄厚市场基础;通过从收费点播到免费观看的盈利模式的变化,进一步扩大了网络电影的影响力;蕴藏的无限商机吸引了大量资本介入网络电影,助推了网络电影的迅猛发展。今后,要在产业融合与产业监管上大胆创新,保持网络电影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2.
正对一部电影进行大投入,并不一定意味着大产出、大回报,却意味着大风险今年的贺岁档,忙活多年的冯小刚意外离席,办起了个人电影音乐会。如果从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甲方乙方》开始算起,中国贺岁电影已走过15个春秋。但其发展至今,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典型"贺岁片",而更倾向于"在贺岁档上映的电影"。不过,无论贺岁片的概念如何变化,对于"靠大片撑票房"的内地电影产业来说,贺岁档仍是电影市场一年中生意最红火的时段。从贺岁片面临的现状与挑战中。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核心之一的电影产业此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电影产业在近年发展形势喜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强国。然而如此大的发行量背后是巨额的电影产业对外贸易逆差,这不利于我国整体电影产业的发展。文章结合PEST对我国电影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美国、韩国、法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对我国的电影产业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4.
香港"新浪潮"运动、中国台湾新电影运动和大陆"第五代"电影运动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三次较为有影响力的电影运动,它们的产生时间基本相同.理论主张和实践风格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对现代华语电影的发展都起到了极为深远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这三场电影改革浪潮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三者的异同,探讨其对中国电影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煎饼侠》近日火爆荧屏,豪华的明星阵容、戏中戏的创新、屌丝化的自嘲风格、忍俊不禁的搞笑等,使得这样一部以"拯救不开心"为口号的纯娱乐性电影横扫国内电影市场,但大热的背后却是对这类爆米花电影的冷思考:只有感官刺激没有精神内涵,以低俗的审美标准迎合受众的中国的某些电影,要想既卖好又卖座,值得进行理性批判与深思.  相似文献   

6.
张兴玲 《重庆与世界》2016,(46):112-115
多年来,好莱坞电影一度作为世界电影市场的领跑者,在文化意识方面极力表达着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民主"主义、"拯救世界"的天赋使命、普世价值等,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为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对电影文化价值的辨识,理性观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揭示了美国利用好莱坞电影这种非政治的娱乐传播形式,企图实现其世界文化垄断地位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郭学勤  谢霞编辑 《宁波通讯》2013,(6):20-22,24,25
从1910年宁波本土上出现的第一家影戏馆为标志,宁波电影发端一百多年来,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成就卓著的宁波电影人,这个堪称"电影宁波帮"的特殊群体,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书写中国电影发展史绕不过去的重要话题。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的不同时期,百年宁波电影人大致可以分为四代,每一代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1910—1931年期间,是第一代宁波电影人崛起和主要活动的时期。第一代宁波电影人:在"蛮荒时代"开拓探索张石川、邵氏兄弟、任矜萍、裘芑香等为代表人物。20世纪初,一个新兴的行业——电影,随着西方人的洋船被舶进宁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后伊朗电影和韩国电影的异军突起,不仅给亚洲新电影注入了令人兴奋的强心剂,也令包括好莱坞在内的国际影坛为之侧目,伊朗电影和韩国电影在亚洲的崛起,已逐渐成为亚洲电影人探求亚洲电影如何融合世界电影发展潮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沪港经济》2005,(2):16-17
中国电影 "芝麻开花节节高"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影确实走 过一段很长的迷途,原因是多方面的。 过去由于电影垄断经营,发行公司 一般都拿票房收入的"大头"。例如:1992 年全国票房总收入是20多个亿,其中,发 行公司拿了11个亿,全国各个制片厂总 共拍了150部片子,却只拿到1.7亿,电 影院得到的提成就更少了。 各个电影制片厂虽然做了很大的投 入,但是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仅仅拿到  相似文献   

10.
施拟阳 《魅力中国》2009,(15):60-60
影视广告,借用电影拍摄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实现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宣传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影视广告应该可以算作一种小型的"商业电影"。当谈到影视广告的具体拍摄和制作时,电影的视听语言就被吸纳过来,成为影视广告的表现手段,同时电影美学法则也成为了衡量影视广告艺术美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电影作为强有力的传播手段之一,是文化传播的最佳宣传员.中国元素在苏联电影中表达了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在融入中国元素的苏联电影中体现了中国建筑、服饰、自然、动物等文化元素.作为"他者视野"的表达客观上强化了中俄文化的融合和电影文化的交流.电影人通过他们的创作,将精彩的形式和动人的叙事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中,电影用影像记录了那些故事、精彩画面和文化元素,苏联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已成为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12.
张艳红 《魅力中国》2013,(32):83-83
电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本文从电影音乐的产生和作用、表现形式、创作过程和美学功能等四个层面,结合中外名片加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丁青山  杨玉娟 《魅力中国》2009,(27):154-15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上海"题材成为电影界的热点,"上海"影像云集,以"怀旧"的名义去征询旧上海,对"老上海"的怀旧导致电影创作热潮。但是,隐藏于这种表现背后的观察视角,即文本叙述城市的电影语言方式却是异彩纷呈的。关于老上海的怀旧热潮是90年代集体记忆的一种反映,历史在这里不是单纯的怀旧,而是与现实具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风靡世界的电影《哈利波特》的延伸产品在中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人们对电影副产品的需求预示了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在哥伦比亚公司即将出品的几部电影正在发售专利权之际,我们的报道将力图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台湾影片《海角七号》不仅捧红素人演员"茂伯",也因为片中出现的"马拉桑"掀起一股原住民小米酒热潮,相信不少人看完电影都会很想去买一瓶"马拉桑"来喝。近来风靡台湾少女心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因为善用置入性广告引发业界一片讨论。岛内电影产业资金来源越来越多元化,民间企业将过去的营销费用转为投资本土电影制作,并且这项投资费用还能申请抵减应纳营利事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6.
张岩 《沪港经济》2005,(2):14-17
他是中国电影当之无愧的一员大将,中 国电影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闪烁着他的智 慧。他不知疲倦地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奔波。 "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爱人,但我问心无愧 于中国电影!" 他就是中国电影界的前辈--朱永德。 让我们一起聆听他讲述的"我与中国电影的 故事"。  相似文献   

17.
刘云飞  卢伟 《魅力中国》2009,(15):87-87
武士最能代表日本民族的民族性文化,它是日本民族在世界人眼中的一个特定符号,而武士电影同样作为日本电影的一个符号大放异彩。武士电影在日本电影史上是以一个群相的形式存在的,并没有一个完全的划分标准,而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各具特点和特色,所以要分析武士电影,必须从一个个具体的时期着手,为此本文的结构设置依据年代划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李冰 《魅力中国》2010,(10):131-13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娱乐业也随之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而在众多五花八门、异军突起的娱乐门类当中,电影是最为贴近人们、也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从无声的默片时代、到有声的黑白电影时代、再到陪伴我们多年的彩色胶片电影时代,直至今天的数字电影,电影在经过了多年的变革与发展以后,如今数字化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是中国电影难得的良性发展的态势。市场潜力会很快被激发出来,票房还会维持一个高速增长的趋势。"2013年末,一向低调的冯小刚连发八条微博,"捍卫"自己的最新贺岁电影《私人定制》。冯导骂的痛快,却也难抵挡《私人定制》两极分化的口碑。唯一可以让他欣慰的是,面对"影评人"的口诛笔伐,《私人定制》的票房仍然一路飘红,向7亿元的大关冲击。冯小刚的《私人定制》给201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画上了句号。中国电影票房在这一年刷新了历史记录,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34.63%,观影人  相似文献   

20.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表达着美国人对历史的独特思考,在大量的历史题材电影当中,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从影片的主题开始,就具有典型的美国风格,对历史进行着不同层面的理解与挖掘,尤其是通过表现历史中的"英雄"人物.美国历 史题材电影创造了无数各具特色的"英雄"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无数历史故事,从而展现了历史的多重价值观念和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