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全面风险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深化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改革,夯实企业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并以此作为论述的基础,论述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构建,强化对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角度,阐述了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必然性,指出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筑“三位一体”的外部监督体系;运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理论构建反腐倡廉风险预警体系,形成了构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林彤 《中国集体经济》2021,(15):121-122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需要更加关注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以便自身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与此同时,国有企业需要细化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并有效地落实这些工作,防止财务风险对自身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新特点,研究了财务管理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探究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应措施,希望为国有企业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能否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关系到项目的稳定运行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防范了国有企业规避和防范投资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以期为国有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烨 《中国经贸》2023,(13):19-21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投融资风险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投融资风险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然而,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决策机制不够科学、监管不力等。因此,探讨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的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其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阐释了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并结合笔者自身国有企业的长期工作经验,归纳总结出国有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我国招标投标行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以下统称"大型国有企业")特征及其投资项目特点的分析,提出大型国有企业建设专业化招标组织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关磊 《开发研究》2020,(1):154-160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及董事会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难以解决现有的代理冲突问题。内部控制理论认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风险,缓解代理冲突问题。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经过漫长的发展,也已经从单纯的财务管控发展至今天的与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相集成的新高度。然而,国内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两套治理体系的概念边界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模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实践困难。所以,以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对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开展概念和边界进行辨析,同时以英国上市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监管开展案例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公司治理标准、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环境的动荡,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剧.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从商业银行产权体系、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全面风险管理机制、风险控制激励机制及考核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相比西方成熟的制度体系,国内资本市场的制度还不够完善,仍存在许多问题。"过度投资"是我国财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有企业是我国制度下的特有形式,国有股控股,然而国有股权所有者缺位,经理层掌握着国有股的实际控制权,经理层为追求自身利益,盲目投资,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更加严重。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管理层持股比例越大、负债水平越高、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可以抑制经理层过度投资行为,而高股权集中度、充裕的自由现金流越容易引发过度投资。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期望能对改善我国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改革和开放是同时推进的,引进了众多外资企业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那么,外资企业的进入是否有助于我国内资企业的成长?本文分析我国工业企业超大样本数据,探讨外资进入的影响,研究我国内资企业的生产率能否向效率前沿收敛。结果发现,我国不同类型的内资企业均存在效率前沿的收敛趋势,内外资企业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外资进入对我国内资企业的短期影响主要表现为溢出效应,但是对于同行业的其他外资企业呈现挤出效应,特别是其他独资外企。我们进一步发现外资进入的长期影响是挤出效应,但是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对国企实行分类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大监督力度,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落实国企收益由人民共享,加强高管薪酬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主张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侧重探讨政府与国有企业这一关键层次的内在联系,分析其形成机制与运作方式,旨在从法律上来确立一种契约式的符合商业原则的委托代理关系,以作为支撑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常健 《南方经济》2014,(8):71-90
本文以2007-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在不同的环境下,高管团队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起促进作用。锦标赛理论成为近年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有效理论。随着企业员工薪酬的不同,高管团队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也会不同。具体表现在,与员工薪酬比较低的企业相比,在员工薪酬比较高的企业中,加大高管团队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将更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此外,企业性质也会影响到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作用。具体来说,与国有性质企业相比,非国有性质企业的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作为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市场主体,投资便成了其在该基本业务的重中之重。企业如何进行投资决策并有效进行投资风险管理,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甚至生死存亡。文章试就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作出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下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玉  张庆  张传平 《改革与战略》2010,26(3):43-44,52
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引导下,走上了大举海外投资之路。在承揽海外石油工程项目中,为确保工程能顺利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文章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境外石油工程承包企业带来的严峻考验,从汇兑损失、国际市场萎缩、安全形势严峻、经营环境恶化等方面阐述了境外工程承包企业面临的风险,结合我国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晋 《特区经济》2020,(3):158-160
近年来,我国不少出版企业开始将境外市场纳入自身发展版图,境外投资成为出版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如何科学分析国别风险,合理防控风险,是我国出版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以F出版公司收购美国P公司为例,分析并购发生前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风险变化情况,梳理F出版公司的应对举措,为我国出版企业管控境外投资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有外贸企业要谋求长远的生存和发展,首先要加快观念创新,以市场化为导向,正确确立战略目标。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发展目标,国有外贸企业必须通过组织创新、流程创新和体系创新,获取质的优势、量的优势及外部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质押监管业务作为一项新型的物流增值服务,近些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质押监管业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还不成熟,同时,其业务涉及到法律、信息安全和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物流企业在质押物选择、市场、管理、操作和出质企业资信等诸多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文章认为,物流企业应通过慎选质押物、加强市场信息搜集与整理、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操作流程以及严格审核出质企业资信等措施降低和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20.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can benefit domestic firms in the host country. Using firm- level data for China, we find statistically positive vertical spillover effects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firms through backward and forward supplier- customer relationships. The spillover effects are mainly from larg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are greater for state-owned firms and in poor regions. Our results are robust for both parametric regression and nonparametric matching techniques. Our findings have strong policy implications: while regulations relating to building business relationships with domestic firms when seek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hould be established, such policies should be aimed at private firms, big multinationals and less developed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