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是,逐步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湖南作为发展中的内陆地区,一方面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争取获得国家的全方位支持;另一方面也要跳出湖南看湖南,从更高的层次、更宽广的范围考虑湖南的发展。(一)建立环华南经济圈接轨区的基本构想华南经济困地处东南沿海,是一个大的“成长多角”,其边缘区域从东到西主要包括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省。这一边缘区域毗邻华南经济圈,实际上是次沿海地区或者说是华南经济圈次区域,它包括了四个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其中江西、…  相似文献   

2.
华南经济圈农业发展与相邻地区的比较研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迟维韵一、华南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华南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一,华南三省耕地面积虽只有410.8万公顷,仅占全国耕地面积(9543万公顷)的4.3%...  相似文献   

3.
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两廊一圈"中越经济合作和华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环北部湾经济圈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区域旅游合作成为地方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完善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交通建设、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整合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企业集团化等策略,以此推进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内涵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包括中国(广东西部、海南西部、广西南部)、越南,以及相邻北部湾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等七个国家。从地理位置来看,北部湾处于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结合部,是沟通两者的桥梁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东南亚,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交汇处,具有成为中国-东南亚乃至整个东亚海陆空交通枢纽的潜力,是中国南向发展的前沿;也是中国西南地区乃至西部的出海口。  相似文献   

5.
渤海三角经济圈的经济聚合与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经济区于1986年成立,经济聚合一直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实践上进展较?A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该区域聚合与合作的条件日臻成熟,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以后的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区域或现代化高地。在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经历区域经济一体化整合的带动下,渤海经济圈即渤海三角的一体化整合也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6.
程超泽 《开放潮》2002,(11):25-27
21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项内容是考虑和寻求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一体化进程中,中国将在21世纪初形成“规模经济中国”。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的时间构建亚洲自由贸易区。21世纪中国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复杂多变的世界经贸环境,按照经济联系和打通对外通道的崭新思路,从较大范围和区域不同特征出发,对包括国内与周边国家在内的区域经济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整合,形成多无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相互渗透的开放网络和国民经济有机系统,以整体协调参与国际竞争,迎接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区域化的挑战。华南经济圈 所谓“规模经济中国”,其范围除  相似文献   

7.
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是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的桥梁和纽带,发展面向东盟的商务总部经济,加快建设中国一东盟国际贸易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  相似文献   

8.
"华南经济圈"与"图们江开发区"的比较研究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金泓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并进的过程中,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由单一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不同,亚太地区由以"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6,(8):23-23
中国过去的区域经济以板块辐射为主,而非点状向四周辐射。不过,中国新一轮的区域经济规划,将改变这种现状。城市经济圈和区域经济带的点状辐射作用将增强,使更多的区域受益。  相似文献   

10.
卢韦 《亚太经济》1995,(3):40-43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中,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也加快了步伐。现在没有卷入这一潮流的发展中国家已属少数。 华南经济圈是发展中国家(地区)诸多经济圈、经济合作组织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然而经济交往发展相当迅猛,相互间的经济依存关系正在不断加深,甚至不亚于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其他次区域合作关系。我们应对其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研究,掌握其发展轨迹,从而展望其前景,选择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CEPA与华南经济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EPA的签署实质上是以政府间的制度性安排和正式体制去取代过去那种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按比较优势和市场选择进行产业配置、自由组合式的区域合作方式,这将使中国内地,特别是华南地区与香港间的经济合作产生一种质的飞跃,其效应所及,将超出中港两地,对以"两岸四地"经济合作为主体的华南经济圈的运作方式将起到一种提振作用,其发展趋势是,华南经济圈的经济合作将因此而被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进而走向成熟.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CEPA对华南经济圈的作用进行分析,对以CEPA为契机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的前景进行展望,并对合作模式作几种设想.  相似文献   

12.
区域发展不协调成为广东经济迈上新台阶的软肋,广东省提出深莞惠经济圈(3+2)以加速河源、汕尾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测度模型对深莞惠经济圈(3+2)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深莞惠经济圈(3+2)协调发展对策,改善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国内,长江经济带、华南经济圈、渤海湾经济圈、中国境内欧亚大陆桥经济带都已初具雏形;各省区在这种大形势下也都在培养各自的区域优势:诸如成都经济圈、沈阳经济圈、南京经济圈、武汉中。c、湖南一点一线经济带等等。其中只有湖南的“一点一线”范围很大,约占全省的一半,显然难以形成龙头──发展极。其长沙市的经济实力仅占全省的1/6,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远小于广州、沈阳、武汉等特大城市对各所在省的拉动作用。1981~1995年全国城市化水平为2…  相似文献   

14.
论南宁市会展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展旅游因其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成为许多城市的经济新增长点。南宁市地处中国与东南亚、中国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肩负着为中国与东盟、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提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平台的历史使命。发展会展旅游,成为南宁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对南宁市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和机遇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区域差距与区域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中国区域差距与区域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周民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近年来,区域经济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少研究者都在认识区域现状,分析区域差距,提出区域政策,描绘区域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的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40%,利用外资约占80%,出口贸易额约占70%。近年来,继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迅猛崛起之后,京津冀区域内信息、物流、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日益密切地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不断提速,京津冀区域经济的联合发展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河北经济研究》2005,(9):31-34
以“三区一县”为主的沧州市中心城市经济圈建设,就是把沧州市本级和沧县、新华区、运河区、市开发区作为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域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消除相互制约、相互分割、自我封闭运行的行政区划上的壁垒,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空问布局和经济总量,外对京津冀城市经济圈、石家庄经济圈、山东济南经济圈有承接能力,内对沧州区域有较强带动辐射的能力的中心城市经济圈。这个经济圈,首先是整体开放的经济圈,即经济圈区域内每个经济单元都呈开放型,公共设施、都市建设统一规划,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其次是整体互动的经济圈,即市级与区级之间,“三区一县”之间,“三区一县”与市直部门之问,本经济圈与周边县市以及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之间的经济互动,实现资源、产业、利益“三频共振”。  相似文献   

18.
秦蓁 《改革与战略》2005,(10):46-49
广西作为中国与东南亚两大市场的结合部,泛珠三角经济圈与大东盟经济圈的汇合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地带,有条件和基础成为沟通华南与西南、中国与东南亚的物流中心。建设广西绿色区域物流中心,需要树立绿色物流管理的观念,构建物流情报系统,扶持发展专业性、跨国跨区物流企业,加快物流资源整合,构筑广西区域物流人才链。  相似文献   

19.
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圈大循环致力发展开放的区域经济衡阳市市长贺同新在20世纪走过的历程中,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亚太地区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增长极。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圈的大循环,致力发展开放的区域经济,是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框架。同样...  相似文献   

20.
朱刚 《科技和产业》2006,6(6):51-54
在长三角、珠三角和首都经济圈的三大经济圈(带)的引领下,中国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产业集群式发展是区域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有效模式和新动力。本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下探讨产业集群、技术转移和专业孵化器的关系,以期专业孵化器在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