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草原畜牧业最根本的基础是草原。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原的状况休戚相关。草和畜的关系问题,即草畜平衡问题,是维护草原生态、保护草原资源的关键性因素,而且同时也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  相似文献   

2.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现状 我国有丰富的草原资源,草原总面积为4亿多公顷,居世界第二。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草原大面积沙化、退化和荒漠化。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制约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加,而且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围封转移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畜、草之间的关系,改善草原生态,优化畜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的系统思路,是对草原畜牧业发展趋势的理性思考和制度创新。实施三年来,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三年来的实践,仅仅是一个开端,距离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变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结构调整调什么、怎么调,这个问题关系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前途,关系到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关系到广大牧民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5.
乌拉特草原是河套灌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巴彦淖尔市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基础。然而,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促使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舍登是乌拉特中旗的新型牧民,几年来,他以经营草原为理念,建成了集生态保护、草原建设,引种人牧、科学养殖、草原旅游为一体的家庭生态牧场,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发展“双赢”的目标,走出一条发展草原牧业的新路子,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我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十分脆弱。多年来,由于气候日趋干旱转暖、人口较快增长、人为破坏和不合理利用、资源过度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草原退化、沙化面积仍在加大,草产量不断下降。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在生态保护中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解决好我区"三牧"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制约我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牧区发展、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草原生态退化沙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特别是牧区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直接影响我区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8.
武文斌 《发展》2013,(2):29-29
《甘肃省草畜平衡办法》和《甘肃省草原禁牧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两部贯彻实施《草原法》和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加强草原保护工作,控制草原超载过牧的政府规章。它的出台。将对依法保护甘肃草原生态环境,维护草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明  永海  花蕊 《北方经济》2023,(4):29-32
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其中保护草原是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总得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借助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国家重大生态保护工程,不断加大草原生态恢复和保护力度,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生态的积极效果。然而,由于政策不完善、实施不到位、配套不完备、外部支撑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使局部地区依然存在草原植被盖度高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鼠虫害增多等生态退化现象,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建议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草原畜牧业扶持政策,增强可持续性、完备性的配套政策和外围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对牧区的发展现状给予了基本判断。我国草原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草原畜牧业粗放型增  相似文献   

11.
《北方经济》2011,(23):44-48
天然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草原畜牧业不仅是牧民的重要生产活动和主要生活来源,也是草原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主要动力和源泉。近年来,随着以超载过牧为主的传统草原畜牧业的加速扩张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造成草原生态功能逐渐减弱、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益日益下降、牧民收入增长减缓,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生态、牧区生产、牧民生活的“三生”矛盾。虽然国家和自治区十分重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推行了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草原生态的严重退化,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发生转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家草场承包到户政策的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生产方式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游牧到半游牧再到定居的转变过程。事实上,草原生态退化和畜牧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直存在争议。虽然,对于究竟是因为草原退化导致畜牧业生产方式被动转变,还是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主动转变导致了草原生态的退化,至今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但草原退化日趋严重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纵观内蒙古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历程,我们发现,其背后有外在因素的推动,也有内在因素的拉动。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天然草原牧草资源丰富,草原畜牧业在畜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环湖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行集约化草原畜牧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草原生态平衡,提高牧民收入水平,是今后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陈巴尔虎旗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牧业旗,也是国家草地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生产是牧民收入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畜牧业规模扩大,与保护草原生态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牧民持续增收和区域生态安全建设。西部大开发以来,  相似文献   

15.
草原资源既是经济资源,更是生态资源,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第二大生态屏障;然而由于盲目开垦、载超过牧等原因,使得现实的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其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不断下降,特别是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出现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的态势。探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的原因。从而推进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实现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霞 《魅力中国》2014,(6):333-333
草原荒漠化是当今世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草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我国草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导致草原荒漠化问题日益加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通过对我国草原荒漠化的现状进行探讨,了解国外草原荒漠化的立法状况,总结我国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分析我国草原荒漠化治理在法制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探讨并提出我国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现状及国外经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原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资源为基础,通过对牲畜的放牧获得畜产品的传统产业。也是内蒙古最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天然草原不仅是内蒙古牧区的最大自然资源和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及生活资料,更是维持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中分布面积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天然草地资源的盛衰状况不仅决定着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同样也决定着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冯雪娟 《北方经济》2006,(11):17-18
草原是陆地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有着重要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从草原面积来看,我国是草原大国,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但从人均占有草原资源来看,我国又是草原小国,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所以,在我国,如何保护好、建设好草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 草原畜牧业和矿产资源是西部的优势。西部应围绕着这些优势,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形成优势产业。一、草原畜牧业西部草原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我国五大畜牧业生产基地都分布在西部。西部草原畜牧业历史悠久,具有大规模发展的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报告》2007,(200):1-23
天然草原生态对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提高的承载力比农区低。当草原牲畜的饲养数量一旦越过生态负荷的临界点之后,政府就必然面临如何处理生态、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实施的“禁牧、休牧和轮牧"政策,是以项目补贴的方式运作,问题在于如何使短期的项目工程转化为可持续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