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方堵车了,它会提醒驾驶人提前绕道;旅途列队行车中跟丢了,它会显示出车队的位置;遇到交通事故,它可以一键操作请求救援……这些在以往看来遥不可及的个性化服务,如今已成现实,真正实现了人、车、路之间的信息感知和交互。这款多媒体娱乐导航系统正是武汉光庭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北斗+GPS双定位多媒体娱乐导航系统",它只是光谷北斗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内,几百家企业抢先搭乘上了这只被誉为"朝阳产业"的"先锋舟"。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1994年开始建设,2000年发射第一  相似文献   

2.
李红梅 《东北之窗》2010,(13):37-39
6月7日18时30分.中国第4颗北斗导航卫星准确进入地球静止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中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引起了关、俄、英、法等国媒体的极大关注,赞叹声、质疑声不绝于耳。那么,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底有多牛?会对美国的GPS形成怎样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近两年,随着北斗系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逐年提升,北斗相关产品已进入规模应用阶段。行业应用的发展风生水起,航天、航空、航海、公路与铁路、通信、测绘、气象、环境、农业、车辆导航与监控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日臻成熟。在民用领域,北斗系统在车载以及智能手机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但综合来看,北斗在全面走向大众应用、服务大众生活方面,思路还没有完全打开,市场空白较多,在与GPS的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卫星导航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导航服务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3年,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在亚太地区信号全覆盖之后,北斗导航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进军民用领域的时机已经成熟,北斗导航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将引领中国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产业步入高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当前通用航空器监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航空监视系统。该系统由便携式机载设备、北斗地面监视指挥中心和数据融合服务器组成。通过对ADS-B技术与北斗短报文通信原理的研究,设计一种同时兼容1090ES数据链和北斗卫星链路的机载终端,能够同时使用“北斗”和GPS双导航源进行定位,利用多链路,实现在北斗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监视数据传输。北斗地面监视指挥中心的双向通信能力弥补了传统ADS-B系统单向传输数据的短板。数据融合服务器将不同格式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实现监视数据的稳定显示。研究成果可为ADS-B技术与北斗系统在通航领域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从国家战略和国防利益层面来看,北斗的应用必须要覆盖原来被GPS占据的市场,即北斗"统一"中国,这是一项基本国策。作为企业和消费者,无论从何种角度,无论主动或被动都将参与其中。企业唯有顺势而为,及时抢占先机,才能有所斩获。随着北斗核心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市场推进,中国将迎来北斗应用产业化的高潮。北斗应用将从专业型、行业型、功能型走向社会化的兴  相似文献   

7.
"一般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你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让你自己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之外,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你的情况。把短信和导航结合,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发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持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  相似文献   

8.
国际卫星导航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导航服务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3年,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在亚太地区信号全覆盖之后,北斗导航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进军民用领域的时机已经成熟,北斗导航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将引领中国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产业步入高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将北斗产业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作为智慧北京建设的重点推广技术。北京市北斗产业现状北京市是北斗技术和系统研发的发源地,产业资源丰富,产业链完整。初步统计,北京市北斗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40%,产业资源占全国50%以上。主营北斗相关服务的企业90多家,占全国的57%;卫星导航领域上市企业10家,占全国的66%;全国自主研发北斗芯片的5家企业,3家在京;全国取得北斗民用分理正式服务资质的10家企业,5家  相似文献   

10.
正北斗的四大战略目前,包括北斗系统在内的全球导航卫里系统及其产业正处在大变化、大转折、大发展时期,GNSS多系统并存和信息技术系统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成为大趋势,从今以后的10~20年间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四大转变:从单一的GPS时代转变为实质性的多星座并存兼容的GNSS新时代,开创卫星导航体系全球化和增强多模化的新阶段;从以卫星导航为应用主体转变为定位导航授时与移动通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完善,利用北斗反射信号对海洋气象参数进行探测成为可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外开始着手研究GPS卫星反射信号技术(GNSS-R),并逐渐将其应用到遥感领域中,包括海洋、土壤、冰层等,其中利用GNSS反射信号探测海洋地理参数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1993年,M.Martion-Neria首次提出将一种被动的反射与干涉测量系统(PARIS)应用到海面测高领域;1996-1997年美国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战略和国防利益层面来看,北斗的应用必须要覆盖原来被GPS占据的市场,即北斗"统一"中国,这是一项基本国策。作为企业和消费者,无论从何种角度,无论主动或被动都将参与其中。企业唯有顺势而为,及时抢占先机,才能有所斩获。  相似文献   

13.
北斗守国门百姓得实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正式发布的英文名称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该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标准时间信号发播)服务。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统)为什么还要建立北斗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  相似文献   

14.
正北斗进入国际民航标准,是在民航领域推广应用北斗的先决条件和必经途径,也是北斗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自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首次应用于民用航空以来的20年间,美欧等国开展了大量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民用航空应用技术研  相似文献   

15.
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新时代北斗精神逐步孕育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自主创新的思想路线、万众一心的优良作风、开放融合的关键路径、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新时代北斗精神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形成于航天人员工作精神的凝练,新时代能展现出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培育勇于担当的时代青年、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铸造民族复兴之魂等方面展现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的改善,城际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大量的商务、休闲、探险活动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并不局限于自己熟悉的一小块区域,不认识道路,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车载导航系统成为了汽车上的基本装备。目前,我国卫星导航终端以GPS为主,其市场占有率超过95%。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运行和使用,我国的卫星导航市场将以北斗兼容GPS的GNSS产业体系为主,多星座多频段兼容的GNSS卫星导航产品将成为我国卫星导航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环球财经》2013,(2):16-17
1月14日安装 交通运输部要求9个示范省市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今年3月底前80%以上安装上北斗车载终端。6月1日后,凡未按规定安装北斗导航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戡至目前,北斗系统在中国和周边地区已经可以独立地提供卫星导航定位授时服务,总体性能与美国GPS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18.
北斗卫星终端短报文是指卫星定位终端和北斗卫星或北斗地面服务站直接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短报文功能意味着更加效率信息传递,北斗终端就可以通过短报文进行通讯。当前的短报文功能技术具有成熟度高,应用规模大,技术发展速度快的特点。本文描述结合了北斗卫星终端通信设备无线通讯方式的移动污水处理设备的远程监控的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南京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发展迅猛,硕果累累——1月,南京北斗基地企业自主研发产品首批用于60辆校车,保障学生出行安全;4月,总参测绘导航局、江苏省经信委、南京市政府三方签约,共推南京北斗产业应用和产业化进程;6月,我国北斗产业首个覆盖产业链各环节、汇聚有影响力企业的产业联盟——中国北斗产业化应用联盟在宁成立;是月,南京高新区被总参测绘导航局、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认定为"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江苏产业基地";8月,"南京造"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用于青奥会赛事保障车辆……  相似文献   

20.
正谈到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及应用,就不能不提到刘经南院士。他是中国提出分布式广域差分技术的第一人,在GPS技术领域的研究中创造了数个第一: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个卫星定位商品化的"GPS快速静态定位软件";提出了GPS网随机模型质量控制概念、有关理论和处理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大规模、高精度GpS网整体平差工程的一系列理论与实际问题;负责我国第一个GPS永久跟踪站(武汉)的建立、长年运行和维护,提出了一套永久站的技术标准。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